做有擔當的五道口人
人間四月,紫藤氤氲,清華五道口迎來了院慶時刻。
三十餘年來,“五道口”與中國金融改革同行,輸送了大批金融人才。五道口學子們在金融領域的優異表現,讓“五道口”成為了我國金融改革的橋頭堡和思想策源地。
回顧過往,那些敢為人先、矢志成為金融變革推動者的五道口人有着怎樣的共同點呢?
那就是在“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精神感召下,有理想、有擔當,成為五道口人的共同烙印。
并入Betvictor中文版後,新一代的五道口人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傳承“五道口”精神,在新時代的大變革之下,堅持理想,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回報社會。
院慶之際,讓我們走近清華五道口師生,了解他們如何成為一位有擔當的五道口人。

王新光
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首期班
我是唯獵資本合夥人王新光,2003年從中國人民大學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本科畢業,大概是大二的時候,聽說一個師姐畢業去了五道口,當下就非常羨慕。本科畢業的時候也曾動過考五道口研究生的念頭,可惜覺得太難而退卻了。
大學畢業不久我開始了第一次創業:學習美國的Facebook模式在國内做校園社交(SNS),盡管項目最終失敗,當時的投資人覺得我們團隊不錯,就邀請我們加入他的基金,所以從2007年開始我轉行做PE投資,曾經投資了鋼鐵、煤炭、太陽能、制藥等多個PE階段的項目。
在投資一線工作了近十年之後,2014年通過朋友的推薦得知了清華康奈爾雙學位金融MBA項目,抱着圓夢的心态,按捺不住對五道口的向往,這次我果斷報名并非常幸運地成為了首期班學員。
進入學院的第一印象是:學院實在太精華了,面積不大的地方産生了這麼多在中國金融行業做出卓越貢獻的校友。印象最深的是吳曉靈院長:在院長之夜的活動中,吳曉靈院長來給我們授課,雖然時間不是很長,但講得高屋建瓴,幾句話就把當時的宏觀局勢、政策背景及導向講得非常明白,将金融形勢點撥得非常清晰。同時吳院長還非常關注金融行業的發展前沿,關注移動互聯網技術對金融行業帶來的影響,她深厚的學術功底和包容開放的心态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敬佩之餘也希望自己能不辜負吳院長的期望,和老師同學們一起為祖國金融事業貢獻綿薄之力。
圖左為王新光
就讀五道口之後,我也開始了職業上的轉型,做起了早期投資,我和合夥人募集了第一支VC基金,并有幸參與了對ofo小黃車、房司令、象輯科技等項目的投資。
我的工作是一級市場投資,我個人認為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要投趨勢、投未來。那到底怎麼分析趨勢和未來,怎麼分析宏觀經濟形勢,如何理解宏觀經濟形勢對微觀企業運營的影響?清華五道口學習的經曆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五道口的學習經曆,幫助我重新系統梳理了經濟、金融和企業管理運營方面的知識,讓我在面對項目進行分析、判斷和決策時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論。
如果問我有何心得可以分享,我認為是“先做人再做事”。我做投資已有十幾年,愈發覺得如果一個人想要長久發展,就能從Betvictor中文版校訓“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中汲取豐富的營養。
從本職工作來講,站在投資人的角度,我今後将盡量投一些對社會有積極作用的項目,不随波逐流,堅持獨立思考,做自己的掌舵人。
以己之見,互聯網商業模式的演進方向是去中心化,如共享單車等近年來比較火熱的各類共享經濟項目就是這一變化的具體體現,而區塊鍊技術由于其自身所具有的去中心化特征,很有可能成為繼互聯網、移動互聯網之後的又一個颠覆式創新。
在對區塊鍊這一熱門領域的投資中,我堅決拒絕參與過度炒作的ICO項目,而選擇投資于區塊鍊的底層技術項目,包括數據層、網絡層和共識層。因為我相信這些項目的技術雖然目前看起來還比較超前,但一旦成熟落地并與具體的場景應用結合(如智能合約),将可以極大提高行業的生産效率,有利于社會經濟的持久發展。
作為從清華五道口的學生,我們應該傳承五道口精神,承先啟後,以做中國乃至世界金融行業的中流砥柱為己任:按照Betvictor中文版校訓把自己的骨架立正,不斷努力提升自己,先把自己做強;同時與校友們合作共赢、成人達己,并肩在時代大潮中共同做出一番事業。
最後,以曾國藩的座右銘與大家分享“輕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衷心祝願學院越辦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