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蘭:回歸道口 初心不改

時間: 2018-04-28 16:2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導語

做有擔當的五道口人

人間四月,紫藤氤氲,清華五道口迎來了院慶時刻。

三十餘年來,“五道口”與中國金融改革同行,輸送了大批金融人才。五道口學子們在金融領域的優異表現,讓“五道口”成為了我國金融改革的橋頭堡和思想策源地。

回顧過往,那些敢為人先、矢志成為金融變革推動者的五道口人有着怎樣的共同點呢?

那就是在“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精神感召下,有理想、有擔當,成為五道口人的共同烙印。

并入Betvictor中文版後,新一代的五道口人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傳承“五道口”精神,在新時代的大變革之下,堅持理想,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回報社會。

院慶之際,讓我們走近清華五道口師生,了解他們如何成為一位有擔當的五道口人。



李秀蘭

清華五道口1986級校友

大家好,我是清華五道口1986級校友李秀蘭。我們這代人經曆了文革以及物質極度缺乏的票證時代,也迎來了改革開放的新時代,人生體驗比較豐富。我本人經曆更是比較特别,上世紀60年代初我出生在河北農村一個富農家庭,因家庭出身問題, 1976年初中畢業之後我便辍學了,将近四年就在家裡做納鞋底、紡紗織布、做飯、撿麥穗、挖野菜、割麥子、收玉米、摘棉花這些家務和農活。

其實在家将近四年,尤其是1978年恢複高考之後,我就有了重回學校讀書的強烈願望。我把以前的課本找來,經常擠出時間來複習,練就了在各種條件下都可以讀書的本領——比如在做飯時可以一手拉着風箱,一手往竈膛裡加柴,同時膝蓋上攤着一本初中的教材;也可以一手抱着我的侄子讓他臉朝外坐在我的膝上(防止他抓我的書)、另一隻手拿着一本書看,就在這種情況下我一直沒有放棄學習。

1979年下半年人生的轉機出現了,我父親當年被錯劃右派的事情得到了糾正,這時候我才有條件重新回到學校繼續求學。兩年的高中生活算是比較順利,最終高考的成績也是超出了我自己的預期。1982年,我拿到了北京大學經濟系的錄取通知書。

當時北大有幾位學長學姐先後考到了五道口,而且北大有多位老師當時也在五道口授課,所以我對五道口并不陌生,而且五道口的畢業生大部分都會進入到金融機構從事實務工作,這也與我特别想去從事金融實踐工作的想法不謀而合。所以1986年我到人民銀行研究生部讀碩士。

五道口改變了我的人生道路。如果不來五道口讀書,就不會加入五道口這個大家庭。五道口是一個非常特别的地方,學院小、學生少,隻有一棟工字樓、一個食堂,所以大家的聯系都非常緊密。五道口很特别的一點就是校友之間親密的感情,這種緊密的聯系是一般大學所沒有的。


圖為就讀五道口時的李秀蘭

五道口的教學也與北大非常不同,除了一些理論和工具的基礎課以外,我們其餘課程的老師基本都是來自當時的金融機構“五行一司”(工農中建、人民銀行以及中國人保)的中高層管理者。

在五道口讀書,很多老師都來自金融行業一線。我記得那個時候劉鴻儒老師給我們開了一門關于金融改革實踐的課程,劉老師每周都會來給我們上課,他非常重視五道口的教學,也很關心學生們的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道口的另一個特點是非常重視英語,當時我們就有外教來上英語課,學院還邀請了國外金融機構駐華代表處的相關工作人員來給我們上專業課。美國加州大學的經濟學教授羅俊胄來給我們講西方經濟學,苗麗燕老師用英文給我們講銀行學,美國使館參贊保羅給我們講授資本市場,所以我們在學校期間就接觸到了西方的一些課程,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英語水平,開拓了國際視野。

五道口的學習為我日後的職業生涯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畢業以後,同學們幾乎都進入了金融系統工作,我被分配到了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管理司工作,這期間人民銀行也經曆了體制機制的改革,我最開始在金管司的時候,金管司負責銀行與非銀行金融機構的監管,以及證券市場的監管。伴随着證監會和保監會的成立,中國人民銀行證券市場和保險管理職能分到了證監會和保監會,信托、金融租賃等業務在内的監管職責職能分到了銀監會。我在人行期間一直在股份制商業銀行監管領域工作。

1996年我開始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卡爾森管理學院攻讀MBA1998年畢業後我加入麥肯錫公司做管理咨詢工作,主要側重于對金融機構的咨詢。在麥肯錫期間我服務過多家國内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也服務過多家跨國公司,也曾到其他國家做項目,直到2009年底離開麥肯錫。

在外企工作十多年之後,2010年我重新回歸五道口,最初以志願者的身份參與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的活動,20146月正式任職基金會秘書長。

金融不僅僅局限于政策制定、跨國公司,中西部地區和基層百姓更加需要金融服務,在基金會我接觸到了更加廣泛的長尾人群,在基金會我重新找到了在五道口讀書時的初心——為推動中國金融業的發展做出力所能及的貢獻。

 

圖為201843日李秀蘭在雲南臨滄鬥閣中學考察普惠金融廣播項目

我們在國家級貧困縣重慶黔江區開展中學生金融普及教育項目、支持在山東開展農村信用合作培訓項目、支持四川巴中通江縣革命老區開展中小學生信用和誠信教育、支持在雲南等地的中小學開展金融知識廣播站項目、積極參與北京市科普周活動,為廣大民衆講解理财産品和防詐騙知識……這些公益活動使得成千上萬的民衆受益。


圖為2017917日李秀蘭參加北京市科普周活動

鴻儒金融教育基金會成立于2006年,由原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校友發起。和Betvictor中文版有着天然的紐帶。我們從2010年開始設立了劉鴻儒特等獎學金和五道口助學金,累計25名優秀碩士和博士研究生獲獎學金,89名在校碩士生獲得助學金。我們還捐贈支持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和校友之夜活動、支持學院舉辦兩期針對校友再教育的《金融資本與科技創新》培訓班、與南南教育基金會舉辦發展中國家金融領袖培訓項目。我們還支持學院開展金融領袖素質模型項目、五道口史料征集和院史項目、合作開發金融案例等。此外基金會的一些理事還通過基金會向學院進行了專項捐贈。

風雨幾十載,不變道口情。我特别想跟大家分享的一點是要保持開闊豁達的心态。現在社會競争激烈,希望大家放平心态。人生有很多種選擇,不是隻有事業、财富的成功才是成功。生活有不同的方式和不同的選擇,幸福是自我的心理感受,隻要是自己生活的有意義、有樂趣就足夠了,不必都一味地去追求财富的成功與收入數字的高低。希望同學們多去培養一些個人的興趣愛好,在工作的壓力之餘能夠找到放松自己的方式。

當生活遇到挫折的時候,要韌性大一點,堅持堅持可能就過去了。像我自己回家勞動的那幾年,如果就此放棄了,可能也就不會有後來這些故事了,希望年輕的五道口學子們未來能書寫更加美好的人生故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