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第二屆中國金融科技大會論壇三就以“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前景與風險”為主題進行探讨。嘉賓們就“新金融模式背後的技術變革”、“金融科技全球化,量子引擎禦風險”、“數字引領普惠金融未來”、“負債管理入口下的消費金融”、“用科技連接生活,為人類帶來多一點進步”以及“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前景和風險”六個主題發表講話。本場論壇由天沨資本、領沨資本創始人馬甯主持。

新金融模式背後的技術變革
智融集團CEO焦可從技術的角度講述了如何看待金融科技新的機會。他認為,技術是一個錘子,如果沒有金融這個釘子的話實際上技術是沒有太多用武之地的。焦可表示,金融下半場真正重要的一定是技術,要通過技術去賦能,通過技術解決傳統金融所無法解決的問題。
金融科技全球化,量子引擎禦風險
明特量化聯合創始人、CEO李英浩分享了他對中國金融科技近幾年整體發展和在線信貸爆發性增長的一些感受。他認為,金融科技在中國有非常好的發展,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是取決于中國消費金融市場的爆發性增長;二是随着近些年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普及,有更多大數據可以分析。李英浩認為,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不僅在中國發展非常迅速,對未來東南亞市場的發展也有很多借鑒作用。
數字引領普惠金融未來
恒昌公司創始人、CEO秦洪濤通過介紹金融科技在信貸風控全流程的應用,展示了技術給互聯網金融行業帶來的變化以及該行業存在的風險。他分享了如何通過金融科技、通過大數據的手段,規避欺詐的客戶(尤其是通過内外勾結欺詐)所帶來的風險。他表示,要想把小額信貸、消費金融做好,有兩個出發點和方向:一是通過大數據、通過風控,如何把中國的14億人口這樣一個客戶群體,變成10億、5億、2億,這是一個方向,如何尋找更好的客戶;二是有一個好的團隊來做這個業務,這是重中之重。
負債管理入口下的消費金融
51信用卡CEO孫海濤從51信用卡賬單管理的實踐中發現了消費場景在信貸中的重要性。他提出,有很多發展很好的公司都是深入場景的,也有公司現在還在追求各種消費金融的入口。這是信用卡所創建出來的場景,積少成多,把很小金額的支付做成了一個賬單。此外,孫海濤也指出目前沒有消費金融場景的公司發展也非常迅速,而這主要源于中國擁有大量沒有信用卡的人群。
科技連接生活,為人類帶來多一點進步
北京閃銀奇異科技有限公司創始人、CEO支正春表明了搭建閃銀最初的夢想是把客戶(customer)、場景(scene)、銀行(banks)用一個三角連起來,他簡單介紹了閃銀如何走出中國,并表示中國金融科技全球領先,中國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不斷把資本、技術和商業模式輸出海外。
互聯網消費金融的前景和風險
淺橙科技CEO朱永敏認為,未來中國的金融市場需求一定是多元化的,金融科技在大量數據的基礎上解決了傳統金融很難解決的很多問題。淺橙科技未來會發揮流量和數據優勢,解決目前的信用問題,幫助傳統機構完成它不能服務的人群。他表示,在中國做金融服務考慮的是兩個問題:一是怎麼防止欺詐;二是要看消費者的收入是多少、負債是多少。
最後,本場論壇的主持人馬甯也分享了感受,中國已經是金融科技大國,也是金融科技的強國,金融科技的覆蓋面非常廣,已經滲透到生活各個方面,他認為不需要過于擔心金融科技是否産生新的系統性風險或者帶來更多的風險。他最後也強調了金融科技的本質還是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