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為何将第四屆學生節的主題定為“詩·生活·遠方”,主題透露出道口學子對現實與未來哪些期許?
A:這個主題反映的是現代年輕人對于生命的态度,而我們學院又恰好凝聚了富有才華、積極向上的年輕人。我們小院兒是個充滿朝氣的地方,對于生活,每個人心裡仍保留着星星的火種,懷揣對未來美好的期望,雖然現實往往困難重重,但回首起來都是生命路上的一首首詩。
我們的學生節晚會是一年一度的學生聯歡,反映得就是真真切切的學生風貌,它記錄着走過的“詩”的校園、普通而又感人的學生時代“生活”、和受教之後擡頭望向的“遠方”。因此,可以說“詩·生活·遠方”既是美好的贈言,也是我們的心聲。
Q:接過第四屆學生節的接力棒,請自我評價一下你在學生節中的角色與作為?可以談談學生節籌備的具體過程,之前你還有過哪些籌備活動的經驗?
A:我主要負責整個學生節的統籌工作、着眼于框架,文藝部的同學們和所有演員是整個學生節精彩内容的創造者。第四屆學生節從今年2月底開始籌備,從前期規劃準備,到節目創意,節目籌備,再到節目審查,路演籌資,再到彩排,整個晚會像是嬰兒一樣一點點成長,直到最終盛大的呈現。
大學時期我曾經做過社團的晚會籌劃,研究生開學我也參與了新生晚會的節目籌劃,但從沒有過從節目創意到晚會現場整條工作線的籌劃經驗。因此這次學生節對于我也是一次挑戰。
Q:晚會節目與之前相比有何創新與特色?除了《道口棍盟》之外還有哪些經典保留節目?
A:創新點來講,這是一台有整體态度的晚會,首次采用了晚會小主題的形式。另外,節目形式比較新穎
,例如T台秀、沙畫、現場搖滾、家庭合唱、方言朗誦、現場伴奏京劇等等。這次的經典保留節目并不多,推陳出新的節目相對多一些。
Q:學生節除了一場晚會之外,還有其他哪些闆塊同步進行?
A:我們的學生節主要包括節目籌備、場務宣傳、衆籌三個闆塊。節目籌備主要是節目内容方面的籌備、場務宣傳主要側重後勤、衆籌則是資金來源。
Q:除了在校碩博生之外,晚會還吸納了MBA、GFD、金媒班等其他同學,與他們對接過程中感受如何?這場晚會對凝聚學院“講團結”的氛圍有哪些作用?
A:這次晚會的參與者包括GFD、EMBA、金媒班、MBA,包括了學院的所有項目的同學。在與他們接觸的過程中,感受到了他們對Betvictor中文版和學院強烈的認同感。盡管項目同學年齡多元、工作生活忙碌,但對于Betvictor中文版一年一度的院系節日,他們每個人都非常珍惜。
這次GFD同學們給了我們很大的财力支持,還出了兩個高質量的節目,他們發動了自己的寶寶們代表自己演出,又請到了著名的王冼平導演策劃節目;EMBA同學請到了國家級京劇表演藝術家出演節目;金媒班同學在表演的同時更派出了兩位專業主持人;MBA同學的一個音樂劇節目包含了5種表演形式,甚是用心……
在Betvictor中文版的牌匾之下這台晚會凝聚了學院各個層面的同學們,參與中更加深了同學們共同的認知,對于學院“講團結”的氛圍有非常大的幫助。
Q:籌備此次學生節中,工作組還保存了以往前三屆詳細資料,先期的經驗總結對此次學生節籌備有何幫助?
A:主要是在籌備方面得到了很大的經驗支持,在這一方面,尤為感謝上一屆學生節的兩位主要籌備者——14級碩士我的兩位同學:常晶和戴豐年同學。
Q:雖然是學生們自籌自編自導自演的晚會,學生節又從哪些方面得到了學院老師們的支持?
A:在整個學生節籌備的整個過程中,處處都受到了學校老師的幫助,每一位學院老師都非常支持我們的工作。
首先要感謝各位直接支持學生節的學院領導:廖理老師、顧良飛老師、康以同老師、周皓老師、趙岑老師、王正位老師、袁源老師,擁有他們的支持是我們學生節順利進行的前提。其中,感謝廖理老師熱情飽滿的開場緻詞,感謝王正位老師在學生節籌備審查中給予我們的建議和鼓勵,感謝袁源老師幫助我們邀請學院領導。在此,要特别感謝趙岑老師,他不僅全程關注我們的學生節進展,更接受了我們的邀請,在《斯是道口》的節目中用他的歌聲與幽默打動了在場所有的觀衆。
要感謝三位大力幫助我們的學生辦老師,劉國堯老師、任媛媛老師、楊愛東老師,感謝一直關注着我們學生節籌備進展的王曉靜老師,感謝為學生節出點子的李夢然學姐。
要感謝籌備節目的各個項目負責老師,包括王雯老師、花玲雲老師、劉婧老師、顔小雅老師、刁曉瓊老師。他們每個人都為節目的籌備付出了非常多的精力,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們的學生節不會如此高朋滿座、豐富多彩。
另外,還要感謝學院各個工作部門老師,感謝行政辦何曉春老師、聶嘉老師在運送物資方面的幫助,感謝綜合辦、科研辦的老師們邀請嘉賓,感謝信息辦老師衆籌路演中提供擴音設備。
最後,感謝每一位為學生節捧場的老師們。
Q:盡管學生節結束了,但當晚的精彩會留在每個人心間,最後請你給所有參與學生節的同伴們與老師們說幾句話吧。
A:首先,要感謝學生節晚會在場的每一位同學、觀衆,你們的到來是對我們工作的最大獎賞。
一次學生節的成功舉辦少不了一個團隊的共同協作。除了以上對于老師的感謝,其實最要感謝的要數文藝部的七位小朋友們:葉子、侯哲佳、高尚、張姝君、陳渤陽、林晨超,還有小特務喬丹,以及我們的元老級舞監張笑瑜。學生節每一點點精彩紛呈的背後,都是 他們付出的努力。
除此之外要感謝學生會外聯部、學術部、體育部、辦公室、生活部的幫助。
最後,感謝初衆師姐和蔔嘉鋒主席對學生節的大力支持。

吳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