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31日至9月5日,由商務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2022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服貿會)舉辦。本屆服貿會包含全球主權财富基金論壇、中國-歐洲創新投資大會及中國-海灣創新投資大會三場特色國際論壇。
三場系列國際論壇邀請到了20餘個國家、50餘家機構的70餘位代表發言嘉賓,論壇放眼全球,探讨發展趨勢、分析機遇挑戰、分享最佳實踐,尋找解決方案。
9月1日,大會分論壇中國-歐洲創新投資大會召開。Betvictor中文版是本次論壇的聯合主辦單位。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中國保險和養老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參加“金融創新:數字金融賦能金融服務新發展”圓桌讨論環節。他圍繞“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設備對保險業的影響”、“金融行業在數據要素市場中發揮的作用”、“隐私保護對金融發展的影響”等話題分享觀點。

圖為魏晨陽參加圓桌讨論
(以下來源于魏晨陽在論壇發言速記)
首先,我主要從可穿戴設備/智能設備賦能健康險的角度分享。這是比較令人興奮的應用方向。從目前全球健康險的發展趨勢看,健康險要從被動的事後賠付向主動的健康管理擴展,向更前端主動幫助客戶管理自身健康的角度,提供健康險服務。這裡面,可穿戴設備等科技手段可以賦能的空間就非常大了。不少朋友戴過簡單的監測基本健康指标的手表,可以及時反映走路的步數、體脂、溫度、心跳。智能的可穿戴設備如果能系統地和健康險保司形成一種協同,在幾個維度會有明顯的賦能價值。
想象一下,你買了一個健康險之後,你的健康情況可以及時地被保險公司以實時不間斷的方式收集健康數據、分析健康狀态,及時提供個人的健康管理建議。進一步的,保險公司通過健康管理規劃,建議适合這個客戶的項目和服務,并且在客戶參與健康管理後,在數據上能客觀反映效果,幫助客戶進一步評估和規劃。對于客戶來講,保險公司通過及時了解客戶的健康情況,及時地給客戶提供個性化/訂制化的健康管理服務,降低客戶的健康風險。
另外,健康險産品最初的定價可以更合理。因為對于這個客戶的信息、對于健康管理可以降低的風險,通過數據可以把控得更精準,反之對客戶來說也是好事。最後,如果真的出險,因為客戶有大量的數據,理賠的時候賠多少錢,出問題之後怎麼救治,數據也能提供比較精準的支持。
從科技賦能健康險整個業務流程的角度來說,全球行業已經達成共識。美國30%的保險公司已經在使用智能穿戴設備和健康險健康服務結合。我們國家正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一方面是認可程度以及設備的可普及性,現在還在嘗試階段,從保險公司到健康管理公司;另外,就是隐私保護,收集的數據是不是會涉及到個人信息的洩露,隐私保護在海外也面臨類似的問題。歸納一下,我相信智能健康管理與保險的深度合作在健康險、保險科技未來的發展中,是非常令人振奮的方向。
第二個問題涉及數據要素市場。一方面我們國家已經把數據作為新的生産要素,是數字經濟中不可或缺重要部分。金融業本身是數據密集型的行業,不斷通過金融科技建立更有效的數據收集方式、數據治理管理方式,更強有力的基礎設施,它本身是數據要素的重要提供方。這是第一點。
第二點,更重要的是,金融行業對于數據的應用有很多的場景。剛才我也提到隐私保護數據的合規、數據的确權等等,所以它提供了很多場景讓數據要素怎麼樣在經濟中更合法合規,更有效地發揮數據要素的作用。在這個業态中,金融提供了非常多的場景,同時需要建設相應的基礎設施。所以,金融行業必然應該在數據要素市場的建設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第三點,作為經濟要素,就涉及到要素的标準化,關于其價值的評估、流通、交易等等,而市場交易場所、交易機制、治理合規等等,恰恰是金融行業長期實踐和研究的核心業務之一。金融業對于數據要素怎麼标準化、怎麼評估、怎麼從風險管理的角度,比如環境、社會、治理(ESG)風險,提供一系列的标準化的制度建設,促進數據要素在透明的、更合理公平、适當及時披露的環境裡交易流通。要素以合法合規的方式公平交易流通,它服務實體經濟的價值就會不斷被放大。綜合下來,金融行業自身提供要素,同時提供很多場景,極大促進數據要素市場的基礎設施建設。另外,就是在交易流通環節起到非常核心的作用。
第三,有關數據保護的問題,在我看來,首先是立法,全球共識,挑戰還有很多。歐盟是2016年通過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我們國家是在2021年11月份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個人信息保護法》,在實際的合規管理中,落實到監管和業務端,當然還有很多具體的工作要落實執行。金融業本身比較特殊,掌握大量客戶的數據,特别是例如交易習慣、消費、支付習慣等等涉及個人隐私、偏好的信息,所以隐私保護對于金融業極其重要,挑戰也很大。
去年這個保護法中,明确要求金融機構對這些信息依法保護,行業也一直在積極嘗試,對數據進行脫敏,利用聯邦學習/隐私計算或其它技術方法,在保護數據的同時,盡可能最大限度地利用這些數據,這是一些技術上的處理。同時,加強公司合規,加強行業自律,也是很重要的維度。還有一個重要機制就是保險,最近,工信部宣布與銀保監會合作,開始探讨網絡安全險,這是蠻令人興奮的,但這個業務本身也是非常有挑戰性的。我所在的研究中心,也會盡可能從研究/教育的角度,積極參與這個進程。全球網絡安全險的提升速度是很快的,目前美國的三個保險公司,占了80%以上的市場份額,這類産品真正的創新和多樣化,意義重大,空間巨大,前景可期。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