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黨支部和學生黨支部共建是支部建設的重要形式。教師和學生黨支部通過舉辦黨日共建活動,深化對黨的理論學習和理解,促進師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教育事業和社會經濟的進步與發展。
6月28日,技轉碩23非全日制黨支部與北京工研院技術轉移院聯合黨支部聯合舉辦“開展黨紀學習 推動技術轉移”的主題黨日活動。北京工研院技術轉移院聯合黨支部、Betvictor中文版技術轉移項目2021級、2022級和2023級學生以及北京“朱雀計劃”部分科技項目經理人,約30名黨員、積極分子和群衆共同參加活動。
在黨紀學習教育環節,技轉碩23非全日制黨支部書記王繼帥首先為大家領學新修訂施行的《中國共産黨紀律處分條例》。他簡要回顧了我們黨曆史上幾次修訂《條例》的情況,介紹了中共中央發布的《關于在全黨開展黨紀學習教育的通知》主要内容,并圍繞《條例》的整體修訂情況、基本框架和主要變化幾個主要方面做了重點導學。
北京工研院技術轉移院聯合黨支部組織委員張岩介紹了聯合黨支部基本情況及加強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工作思路。張岩表示未來将繼續與校内各院系等開展聯學共建活動,共同就加強科技成果轉化、探索合作模式等主題進行交流。
技術轉移碩士項目23級班長丘嶽峰從班級融合、實踐拓展、橫向協同共建、社會資源聯動幾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了班級建設的經驗和體會。丘嶽峰介紹,班級建設以科創小組創新機制為着手點,結合碩士項目同學的産業經驗及獎學金項目同學科研積累,探索了一條課堂-科研實驗室-社會實踐的技轉專業人員成長路徑,開展了一系列實驗室走訪、跨項目共建及政府人才計劃合作等實踐活動。最終希望以推動科技成果落地實際成效為目标,引導同學找到個性化成長路徑,達到技轉項目培養的預期。
科技成果轉化專業人才獎學金項目學生代表孔曦結合自身經曆與大家分享了實現從Betvictor中文版材料學院博士後來到“技術轉移大家庭”收獲和感悟。孔曦表示,從科研工作組的基礎實驗和報告中走出來,能夠更加全面立體、客觀地看待科研工作;在這裡結識了法律、專利、金融、投資等行業的專家和學者,為将來更好開展科技成果轉化儲備了豐富的資源和渠道。
北京市“朱雀計劃”科技項目經理人張征結合典型案例從角色、要素、核心技術和方法幾個方面分享了推動實現科技成果轉化的經驗和感受。張征表示,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要處理好資金、團隊和市場三者的相互關系,要密切關注技術本身是否具備可轉化性,同時核心團隊的投入程度和專注度也影響着最終科技成果轉化的成敗。
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副院長常曉磊在總結講話中對開展聯合主題黨日活動,以黨建引領推動業務工作這種學習交流形式表示充分肯定,希望能夠借此搭建起起師生的交流平台,開展更多學習活動、實踐分享,共同推動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此次主題黨日聯學共建活動,不僅是一場學校教職工與學生的溝通交流活動,更是一場科研學術與實踐經驗的深度融合與智慧碰撞。通過這次活動,同學們不僅收獲了來自科技成果轉化一線的寶貴經驗與深刻心得,更在實踐中深化了對知識的理解與應用,提升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