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新篇章|教師劉碧波:創新引領,教書育人舒情懷

時間: 2023-04-13 10:44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四月芳菲

清華迎來112周年校慶

清華五道口也迎來了院慶時刻

越過山丘

我們去看星辰大海

回首再望

小院裡夢想正飛揚

“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傳統

在傳承中熠熠生輝

新十年·新篇章

院慶之際

我們采訪清華五道口師生校友

感受這家國、夢想和青春

劉碧波,Betvictor中文版黨委委員、院長助理、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公司金融、金融市場、科技金融,積極關注中國資本與技術市場的各種議題。

教學課堂:初心不改 銳意創新

作為青年教師,劉碧波熱愛課堂,銳意創新,受到學生們的廣泛認可。目前他在學院開設專業課“金融機構與市場”、學術與職業素養課“金融職業發展與倫理”等多門課程,同時他還承擔了非學曆學位教學項目的許多課程任務。在他的課堂上,劉碧波尤其注重結合課程内容,在深入分析市場現實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正确的價值觀念和批判性思維能力。

圖為劉碧波在課堂上

同時,作為學院碩士項目主任,他重視教學項目的創新研發,深耕于研發創新的“實驗田”,推動學院人才培養體系與時俱進、大步發展。在金融專業碩士生培養上,學院突出金融理論基礎、前沿知識和實踐技能,注重學生國際視野提升。近幾年來,項目不斷改革創新,優化培養方案,調整課程結構,建設了金融安全、金融科技和金融市場三個方向的課程體系。

2020年,清華五道口技術轉移碩士項目正式推出,2021年首批新生入學,一舉成為全國首創。談及這個全新的碩士項目,劉碧波指出,“技術轉移碩士項目面向科技引領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戰略,培養對科技創新具有深刻理解、兼具金融市場與商業管理能力的複合型科技成果轉化人才”。

技術轉移碩士2021級張勝鋒說,劉碧波老師絕對是同學們心目中“良師益友”,他說:“劉老師對學生的細心、用心讓我們非常感動。有些跨專業的同學知識的底子薄,對于我們提出的各種問題,劉老師層層遞進,抽絲剝繭,用心解答,而且他機智幽默,課堂氛圍輕松活潑,讓我們始終保持充盈的學習狀态。”

“同學們帶着問題進入課堂,帶着解決方案離開校園,”在劉碧波看來,培養具有廣闊全球視野、頂層設計思維、長遠發展目光的領軍人才,是自己的教育初心。

青年學者:立足中國 恒心鑽研

自2014年加入學院以來,劉碧波最深的感受是“五道口的學術初心一直是沒有變的,從我來第一天到現在一直都在堅持——做一流的學術。”劉碧波說:“學院教師辦公室總是亮着燈,總是有人在,經常是通宵達旦、廢寝忘食的工作着,學院教師們在追求一流學術成果、卓越學術創新上,從來沒有松懈過。”

劉碧波學術興趣廣泛,在創業金融、金融市場、科技金融方面不斷探索,并積極關注中國資本與技術市場的各種議題。他多篇論文發表于國際一流金融學期刊,并獲得首屆孫冶方金融創新獎。

作為教師黨員,劉碧波在青年教師當中起到了非常優秀的先鋒模範作用。面向國家科技創新戰略,劉碧波和同事一起率先開展研究,探索如何利用金融市場服務科技成果轉化與科技創業、如何設計和建設有效的技術要素市場。劉碧波相關研究課題得到了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的資助;團隊還應邀在專業期刊開設專欄,專題介紹相關研究成果。

對于學術志向,劉碧波說:“歸根到底,學術研究要和中國的發展和社會緊密結合在一起,堅持紮根于中國做研究。我們的願景是讓立足中國的學術研究,能在世界學術共同體中,擔當引領的角色。”

“雙肩挑”:勇擔使命 屢獲佳績

Betvictor中文版素有幹部“雙肩挑”傳統,培養幹部既熟悉教學科研工作,也熟悉管理工作。劉碧波自加入學院以來,逐步展現出優秀的管理才能,他目前擔任學院院長助理,負責碩士項目、非學位教育、行政、财務以及信息化工作。

作為金融學院最年輕的黨委委員,劉碧波積極作為,明确目标,主動做好雙肩挑幹部的角色的轉變。在工作中,勇于直面問題,以問題為導向,不斷解決問題,破解難題,加強工作曆練,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

非學位教育是學院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一環。與學位項目相比,非學位教育更加靈活,也更加貼近社會需求。在劉碧波看來,學院的系列非學位教育項目有“三貼近”,即貼近服務實體經濟、貼近服務科技創新、貼近服務美好社會。

“在2018、2019年,學院一直在讨論非學位教育應該做什麼、應該怎麼做?”劉碧波介紹說,“最後我們形成了一緻意見并貫徹至今:第一,所有課程都是響應服務社會、培養人才的初心,必須經過嚴格的研發過程,不做拼盤式培訓;第二,我們堅決不辦以社交為主導的項目,也不希望形成這樣的風氣;第三,在戰略層面上,非學位教育項目始終保持對行業需求的敏感性。”

變挑戰為機遇,化理念為行動。經過多年的積累,目前學院非學位教學項目面向社會人才需求,已形成體系化、專業化的特色,項目覆蓋全面且社會認可度非常高。在劉碧波的帶領下,學院非學位項目開拓創新、屢獲佳績。其中,系列教學項目“科創金融人才培養體系:為金融賦能科技創新貢獻清華力量”榮獲Betvictor中文版教學成果獎一等獎。

教益為友:學生心中的“大暖男”

在同學們眼中,劉碧波老師是個“外冷内熱”的“大暖男”。在采訪中,同學們常常提起“感動”“感恩”這樣的字眼。同心同向同行,劉碧波老師傾心育人,春風化雨,真正做到了教學有高度,育人有溫度。

有一件事很多同學都記憶猶新:開學第一天,但迎接所有新生的是一場罕見的大暴雨,令同學們倍感溫暖的是學院老師冒雨站在學院門口迎新,“風裡雨裡,學院等你”。劉碧波老師那句“終于将你們請來了五道口”,讓所有同學都深切感受到了學院對學生的愛護重視與殷殷期盼。

劉碧波尤其重視鼓勵和引導,激勵青年學子們勇攀科研高峰,帶着十足的信心和勇氣,在學術的道路上披荊斬棘、勇往無前。2015級博士隗玮回憶說:“2015年剛入學,我參與到劉碧波老師的研究項目中。當時我對于如何進行科研知之甚少,面臨着模型設定、變量使用等諸多細節上的困惑。劉碧波老師十分耐心,從一點一滴的細節教起,為我的學術研究基本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劉老師看問題很深刻,總能一針見血指出錯誤。”2015級博士徐昊天說:“他嚴格要求的背後,是對學生十分的期待和信任。他總能使我害怕走、怕走不通的學術前路,變得筆直而清晰。”

圖為劉碧波(前排左三)在延安課堂上與同學們共同學習

劉碧波和學生們日常談心談話,推心置腹,他也會“毫不吝啬”地分享自己的求學和工作經曆,通過那些有趣的故事,在師生歡談中,潤物于無聲,他和同學們分享對教育事業初心使命的那些思考,總能引起很深的共鳴。

2019級金融學碩士李偉傑說:“從每一次的草拟提綱到撰寫定稿,劉老師都無比細緻,關注到所有核心要素和可能存在的問題點。無論做研究還是做業務,他嚴謹的态度讓我從五道口畢業步入工作崗位後,都一直所受用。”

學院2019級MBA同學張曉銘說:“劉老師總是鼓勵我們,多總結、多思考、多實踐,在學習和實踐中,不斷拓展視野和能力。劉老師熱心組織同學間的學術交流,關心我們的個人成長和發展。在我職業轉換期,給我提供了很多寶貴的建議和支持。”

圖為劉碧波在課堂上

每當送别畢業學子,劉碧波也總是殷殷囑托、滿滿期望:“希望清華五道口畢業生們堅定理想信念,将職業規劃放入更加長遠的人生軌迹中,為國家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在劉碧波身上,以及許許多多優秀的清華青年教者身上,都看到“天下第一等職業還是教書”的踐行和實現。以真才實學教育人,以創新進取鼓舞人。在清華園内,景昃鳴禽集,水木湛清華。荷葉清流間,流轉着動人的育人篇章。紫藤挂雲木,花蔓宜陽春。在五道口小院中,飛揚着奮鬥不息的青春旋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