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鴻儒:立志成為研究型金融人才,做“講故事的人”

時間: 2023-09-04 14:3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新生檔案


郭鴻儒,Betvictor中文版2023級金融專業碩士生。本科就讀于北京大學經濟學院金融學系,期間曾獲國家獎學金、五四獎學金、北京市優秀畢業生等榮譽。

新生故事

  我與五道口的緣分,始于大一的金融市場課堂。在介紹中國金融市場拓荒發展的曆程時,老師引用了我國首任證監會主席劉鴻儒的論述,“中國金融改革每一步都是被市場經濟的逐步形成和發展推動着前進的。”說完,老師笑着說,“劉鴻儒是一位偉大的金融學者,也是如今Betvictor中文版的奠基人,我們班好像有一位和他同名的同學,希望你以後也能在金融領域有所作為。

 這段源自《陋室銘》的淵源,在入學伊始的我心中埋下一顆種子。随着我對學院的了解逐漸加深,這顆種子逐漸成長為對五道口的強烈向往。在我眼裡,Betvictor中文版具有嚴謹治學、求真求實的氛圍和金融開拓、為國為民的情懷,它不僅僅是一個校園,更是一片滋養着知識和夢想的沃土。我希望能夠在這裡追随前輩的腳步,為金融事業的發展做出自己的貢獻。因此,我不斷提升自己的綜合素養,為進入五道口讀書而努力并最終如願以償。

    在本科階段,金融學的多元化吸引着我,它既與尋常百姓家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又對學習者的數學和計算機能力提出一定要求。在嘗試各類方向後,成為一名研究型金融人才逐漸成為我的發展目标。我認為,金融學研究是一門從數據中發現故事的學問。在這個數字化時代,金融市場不再是孤立的個體運作,而是在海量數據的交織中呈現出複雜的格局和趨勢。從股票價格的波動到貨币彙率的變化,從債券市場的走勢到經濟指标的波動,每一筆交易、每一個數字背後都蘊含着一段無聲的故事。然而,數據往往并不直白,這些故事并非輕而易舉地浮現在表面,金融學家們通過收集、整理和分析大量的數據,解讀這些數據所蘊含的内在規律和趨勢。 

    記得田軒老師曾在五道口招生說明會的公開課中,從公司内部治理、外部宏觀環境、以及内外聯動的金融市場表現等因素出發,系統性地為我們描繪了公司金融的研究圖景,田老師的講述在讓我驚歎“居然還可以有這樣的因果關系”“這個變量居然還可以這樣刻畫”的同時,也讓我更加體會到,從海量數據中利用經濟學理論和思維發現各類經濟行為的因果關系和邏輯鍊條,并通過統計學方法和計算機工具對經濟故事加以支持和完善,已成為金融學研究中的重要範式。

     從多種形式的數據中挖掘知識,并講好一個故事,是金融研究工作的最大魅力。在“一切皆是數據”的時代,數字、文本、圖片中都包含着豐富的知識供我們探索。如何從專利文本及引用中,挖掘行業間、地區間的創新網絡關系,探尋我國創新質量和創新模式的發展變化?如何從股票交易數據中建立投資者行為模型,刻畫非理性投資者的行為偏差,引導金融市場有序發展?如何依據年報、業績說明會等企業文本信息,結合各類企業财務指标,測算較為抽象的“企業數字化轉型”這一概念,進而為我國數字化發展建言獻策?此類問題的答案,隐含于數據,更根植在數據背後的故事中。

    保持初心,在信息海洋中寫好自己的故事。個人的發展規劃,同樣是一個從信息流中提取故事的過程。在學習與競争環境中,我們總會接受來自同齡人、學長學姐和老師的大量信息,這時就需要我們對信息進行篩選和研判,根據自我定位,對信息進行取舍和整合,從信息中找到一條最适合自己的發展道路,寫出自己獨特的故事。來兩年在道口小院學習中,我将進一步學習各類數據分析和軟件編程的方法,豐富自己數據挖掘的“技術庫”,同時也要學習各類金融學理論,了解更多的金融學故事。同時,我要積極增進與老師和同學們的交流,參加各項學院活動,譜寫自己的“道口故事”,依托五道口這個廣闊平台,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追随前輩的腳步,講好金融領域的 “中國故事”“清華故事”。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