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曉晗:選擇金融學,源于我心底的理想主義

時間: 2023-09-11 16:1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新生檔案

單曉晗,Betvictor中文版2023級直博生,本科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應用統計學專業,于高禮研究院金融科技雙學位實驗班輔修經濟學二學位。曾獲中國人民大學學習優秀一等獎學金、“優秀畢業生”、“優秀團支部書記”等榮譽。


新生故事

本科期間,我的老師曾經告訴我們 “一個合格的統計學專業學生,應當能夠有效地應用數學工具與計算機工具,研究具體領域的問題。”我最早接觸的是理論直觀、上手較快的商業分析領域。将課堂上學習到的模型,應用于樣式豐富的海量電商數據;通過多模态預訓練模型,檢驗傳統營銷學理論和探究消費者的網購行為,讓我初嘗大數據視角下實證研究的魅力

選擇金融學方向,源于我心底的理想主義。我曾經學習《宏觀經濟二十五講:中國視角》,書中提到“經濟和金融研究的不隻是枯燥無味的數據,因為數據微小變動的背後,是千百萬個像我們一樣有血有肉的人生活境遇的巨大改變。”這個觀點深深觸動了我,同樣是研究數據中的規律,我關心的問題不應該隻是某個電商的運營收益,則應該将目光投向那些更貼近國計民生的議題:風雲詭谲的國際局勢為經濟金融環境帶來了哪些變化?高通脹和全球加息背景下中國貨币政策當何去何從?疫情過後金融部門應如何支持經濟複蘇,并維持金融系統穩定?這些問題影響着我們身邊每一個人的生活,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帶給研究者的不隻有好奇心的滿足,還有研究者人生價值的實現。

       随着信息化滲透率的提高,能夠精确反映經濟變化與金融市場波動、為決策提供有力依據的數據,将以更多樣的形式呈現。在進入五道口之前,我就積極關注學院老師的學術觀點,并為其中的精彩魅力所深深折服。我讀到過這樣的觀點:“另類數據與傳統數據相互補充,将共同組成數字經濟時代的生産要素,其行業本身也會成為經濟增長的新亮點。”這加深了我對未來研究方向的認同。此外,我一直關注鞠建東老師及其團隊的學術成果,鞠老師及其團隊基于文本和視頻數據,構建的美國對華政策态度多維度數據庫,則展示了另類數據于學術研究中的最新應用。基于大數據分析的實證研究以Y=f(X)的模式看待問題:Y是研究目标,X是數據,f是研究的模型和方法。作為統計學背景的學生,我希望發揮數據處理與分析的技能優勢,在未來的學習中以金融學問題為研究目标,應用合适的模型方法結合不斷湧現的另類數據,探索大數據時代下解釋與預測金融現象的新可能。

圖為單曉晗到學院報到

五道口自創立以來始終與中國金融改革同呼吸、共命運。張曉慧老師曾說到:“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主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當今中國青年學子的使命是研究中國問題、講好中國故事、發出中國聲音,為構建中國經濟話語體系做出邊際貢獻。我深知完成這個使命需要深厚的領域知識積澱,無數經濟金融變量彼此糾纏構成的系統遠比我所接觸的要複雜,因此,我希望在五道口通過金融學專業的系統學術訓練去提升我的知識水平,更希望在博士學習研究的生涯中構建對金融領域的完整認識,對中國經濟金融現象的解讀貢獻自己的努力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