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
“更創新、更國際、更人文”
清華五道口着力開拓國際交流渠道
打造國際化人才培養體系
培養具備全球勝任力的拔尖創新人才
海外學習、實踐、交流
五道口學子從小院出發
走上世界舞台

呂昱婵,Betvictor中文版2022級博士生,于2023年7月至9月赴亞洲開發銀行(菲律賓馬尼拉總部)開展為期2個月的實習。期間,呂昱婵作為PSMG部門(Public Sector Management and Governance Sector)的實習生,主要負責對亞太地區發展中成員國非正規經濟部門征稅問題的研究。
從接到亞洲開發銀行實習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起,我知道一段嶄新的旅程即将開啟。
01 一扇門
一直以來,征稅難、稅收低是發展中國家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面臨的普遍難題。在本科期間,我有幸參與過有關我國稅收征管數字化轉型的學術研究,希冀于未來可以繼續深入研究稅收領域,并可以将研究與政策實踐相結合。因此,當看到學校在選拔學生赴亞洲開發銀行開展有關“Tax and informality, taxing the Hard to Tax”的實習時,我便抱着“試一試”的心态提交了申請。
經過學校和亞開行兩輪面試後,非常幸運地在最後時刻收到了錄取通知。我非常感謝學校提供的寶貴機會以及學院老師的大力支持和推薦,讓我可以推開一扇嶄新的“大門”:去涉足一個新的研究領域、來到一個新的城市、第一次走上國際舞台,發出屬于中國青年的聲音。
02 一座城
對于馬尼拉這座城市,我起初的想象和生活兩個月後的印象,相差萬分。當獨自一人提着行李箱第一次奔赴一個陌生的國家時,我的内心是忐忑不安的。“槍擊”、“綁架”、“治安差”……來之前,我從互聯網上最常能捕捉到這些關鍵詞。但是當我抵達馬尼拉後,大街上随處可見的持槍警察和保安,讓我産生了一絲安全感,更有熱情好客且樂于助人的馬尼拉本地人,讓我倍感溫暖。尤其是在亞開行所結識的馬尼拉當地員工,他們不但會關心我是否适應這裡的工作與生活,也會主動邀我一起在周末出去感受馬尼拉的本土風情。
然而,抛開人土風情,馬尼拉肉眼可見的貧富差距也深深觸動着我。一河之隔,“左眼天堂,右眼地獄”。河一邊是擁擠破爛與風雨搖曳的貧民窟,而另一邊則是高樓林立與秩序井然的商業街和富人區。此外,馬尼拉近年來所蓋起的高密集戶型的高樓住所似乎成為了一種新型的“貧民窟”。這種出現在同一張畫面裡的貧富差異讓我看到了一個更真實的世界——有歡聲笑語,也有無奈歎息。

圖為呂昱婵所拍攝的馬尼拉城市景觀
我逐漸意識到,真實的世界是需要用腳步丈量、眼睛發現和用心感受的,互聯網上再多的照片和文字也隻停留在虛拟的想象。這份真實的體驗,讓我觸碰到了世界一隅更為真實的脈搏,從内心深處産生了想要去做點什麼的願望。
03 一份曆練
亞開行的實習一般會預先給每位實習生指定一個實習話題,并分配1-2位實習老師(supervisor)。這種實習模式不但可以讓實習工作相對聚焦,也可以賦予實習生自由探索的空間,更能給予我們來自經驗豐富的亞開行專家的幫助和支持。一般實習項目主要分為兩類:偏運營(operation)和偏研究(research),而我在亞開行的實習屬于後者,着重研究亞太地區發展中國家非正規部門的征稅問題。
雖然之前有接觸過稅收方面的研究,但是僅局限于中國征稅背景,且未曾涉足與非正規經濟部門的聯系。因此,這項實習對我是一次全新的挑戰。我需要在大量閱讀相關學術文獻和政策研究報告的基礎上,梳理出目前對這一問題的研究進展和脈絡,并提供相關政策建議。更為重要的是,先前研究都是站在一個學者的角度進行實證研究,但是這裡的項目更需要站在政府的角度提供實踐策略和可行的政策建議。這種思維和身份的轉變也是對我的一次挑戰。
當然,在亞開行的實習也并非是一帆風順的,也有對工作環境和節奏的不斷适應。相較于朝九晚五的坐班,亞開行的工作模式相對更加靈活和富有彈性。實習生可以自行安排工作的時間和地點,但同樣也意味着因為缺乏外界的有效監督和詳細規劃而趨于懈怠,這就需要自身有較強的主動性和驅動力。在實習期初,主要負責我實習工作的老師正好出差,因此沒有人實地監督和安排我每日的工作。但為了讓自己的實習工作穩步推進并有所獲,我主動和他約定基本每周一次的線上彙報。
從如何定義非正規經濟,并與地下經濟相區分;到非正規經濟背後可能的驅動因素;到已有稅收政策和體制的實踐經驗;再到政策建議,每一個研究環節我都與老師進行了仔細探讨,且每一次彙報都長達至少一個小時。
我非常幸運遇到了一位知識淵博、經驗豐富且樂于分享的實習老師,不但在學術方面給我提供指導,也與我分享了諸多實際經驗。在最終的實習彙報中,我收到了團隊其他專家的紛紛贊賞,以及老師的高度認可——“As a former professor, I have been asked many times what I liked about being an academic. And I always thought that once in a while, you come across a wonderful student who is keen to learn. That is what makes teaching worthwhile. You are a great student and I enjoyed your journey.”
04 一群人
在短短兩個月的實習中,除了優秀的專家、導師和所在的團隊,我也無比幸運地遇到了許多樂于分享且提供給我幫助的前輩。他們無疑是我前進路上的“引路人”,激勵着我未來在更廣闊的舞台上發聲。他們不但在自身專業領域有很高的成就、在國際舞台上發光發熱,而且還樂于與後輩交流所見所想,并提供真誠的建議和幫助。
除此之外,我也同樣幸運地結識了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實習生。雖然文化背景各異,但都是心中有夢、眼裡有光的優秀青年。在與他們的日常交流中,我不
但對亞行各部門的工作有了更多了解,也從中學習到來自不同國家的文化習俗。所謂“和而不同”,大抵如此。

圖為來自 8 個國家的2 023 年亞開行暑期實習生合影(前排左二為呂昱婵)
05 一種願景
我無比感歎于兩個月所發生的一切。從推開這扇“大門”開始,我觸碰到了一個更大的世界、在點點滴滴的努力中完成了一場從未想過的曆練、更有幸遇見一群閃閃發光的“引路人”和“同行者”,深表感謝,并深感幸運。
在飛機落地北京的那一刻起,我知道這段旅程已經畫上了句号,但是我也知道新的篇章已經展開。它将指引我向更廣闊的天地前進,腳踏實地并仰望星空,希望在未來為亞太地區乃至全世界的可持續發展做出自己的一點點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