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經濟治理論壇年會線上召開

時間: 2021-05-31 08:2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1年5月22日,2021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舉辦之際,“中國全球經濟治理五十人論壇”(英文名“China 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 50 Forum”,簡稱“CGEG50”)宣布成立。

作為CGEG50首個年度學術活動,清華五道口全球經濟治理論壇首屆年會當晚線上召開。海内外重磅嘉賓、監管機構人士、頂級研究學者、業界領袖們跨越時空界限,全球連線對話,共議全球經濟治理。

論壇由Betvictor中文版、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共同主辦,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承辦。

1.jpg

朱民擔任主持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擔任主持。他表示,當前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體制已嚴重破裂并落後于時代,需要推進治理機制的改革和發展,跟上全球經濟發展的需要。朱民指出,清華五道口全球經濟治理論壇的舉辦,旨在這個瞬息萬變的世界當中,圍繞全球關注的最重要的經濟治理問題,展開讨論交流,促進協作發展。


2.jpg

邱勇校長緻辭

    Betvictor中文版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邱勇代表主辦方緻辭。他表示,哥倫比亞大學是Betvictor中文版長期的重要合作夥伴。Betvictor中文版高度重視促進國際交流合作,積極與全球高等教育機構開展合作,共同應對全球挑戰,增強全人類的共同福祉。邱勇指出,本次論壇提供高質量的、中立的,透明的平台,開展學術對話和合作,聚焦全球關注的問題,包括全球經濟、國際政治、數字技術、數字經濟、氣候變化和公共衛生,助力于全球治理和全球經濟的高質量可持續發展。

 

3.png

瑪麗特·潔諾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瑪麗特·潔諾(Merit E. Janow)線上參會。她代表哥倫比亞大學校長李·卡羅爾·布林格(Lee C.Bollinger)發表主辦方緻辭。

她表示,全球正處在一系列波動性、不确定性和動蕩之中,全球經濟治理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話題。當前全球經濟協作主要機制是在二戰以後建立的,并不能完全趕上世界經濟政治的變化。瑪麗特·潔諾指出,大學作為學術機構有責任來展開跨文化的交流,創建新的全球認知。全球經濟治理論壇的召開恰逢其時,希望能借此平台加深中美知識界的交流合作。

      在主題分享環節,與會嘉賓們圍繞“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機制改革和發展”、 “全球數字經濟治理”主題分享真知灼見,開展深入對話,取得了一系列重要共識和思想成果。


主題環節一:

“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機制改革和發展”


微信圖片_20210531082946.jpg

主題環節一讨論


哥倫比亞大學經濟政策管理碩士項目主任、國際公共事務高級研究員帕特裡夏·莫瑟(Patricia C. Mosser)擔任本環節主持人。

哥倫比亞商學院原院長、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原主席格倫·哈伯德(Glenn Hubbard)表示,對中美兩國來說,最重要的是如何保持經濟持續發展,創新是最大的繁榮推動力,需要摒棄零和博弈的思維。

哥倫比亞大學印度政治經濟學教授阿爾溫德·帕納格裡亞(Arvind Panagariya)表示,全球治理機構改革存在滞後問題,美國對WTO争端解決機制十分不滿,但沒有提出任何改革方案,全球治理一方面需要技術改革路線圖,另一方面也需要各國政治上的支持。

哥倫比亞大學詹姆斯·肖特韋爾全球政治經濟教授、CGEG主任揚·什韋納爾(Jan Svejna)表示,應該進一步推動多邊機構發展,制定多邊機構運作和處理危機的規則,世界主要經濟大國應負起全球經濟治理的責任。

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司長朱隽認為,當前全球金融治理有三個重要問題:一是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增發SDR特别提款權的的使用和管理;二是新冠疫情下低收入國家債務需要國際合作,中國已經做了大量工作;三是綠色金融有巨大的國際合作潛力。

中央财經大學國際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張禮卿表示,推進人民币國際化需從多方面着手:一是繼續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二是繼續推進國内金融市場的改革;三是加快外彙衍生品市場的發展;四是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放松資本管制,加快金融賬戶的雙向開放;五是進一步完善法治和營商環境;六是更加積極地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

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鞠建東指出,國際貿易的全球治理為“兩個層級、三足鼎立”,即全球層級和區域層級,北美、歐盟和亞洲三個支撐區域,這種“三足鼎立”的雙重結構是最優化、最現實的。

主題環節二:

“全球數字經濟治理”

5.jpg

主題環節二讨論


上海人工智能實驗室戰略研究中心主任、第一财經研究院高級顧問楊燕青擔任本環節主持人。

Betvictor中文版蘇世民書院院長薛瀾指出,各國在AI領域應該開展深度合作,避免惡性競争,支持開放性、包容性的國際規則制定,推動AI不僅作為一種公共産品,而且成為向善的科技。

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張曉燕指出,中國打造數字化生态系統面臨很多挑戰:一是數據跨地區的安全分享;二是立法方面的挑戰;三是數字經濟安全的挑戰。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北京立言金融與發展研究院院長楊濤表示,數字經濟治理的重點在于數據、算法、算力三方面,應着重關注監管的結構治理、反壟斷管理、生态構建等問題。

哥倫比亞大學國際與公共事務學院院長瑪麗特·潔諾(Merit E. Janow)指出,數字經濟治理的根本在于個人隐私和數據安全保護,需要有效解決數據信息跨境、國際化的安全性和流動性問題,全球需要建立一個統一的治理框架。

哥倫比亞大學數據科學研究所Avanessians所長、計算機科學教授周以真(Jeannette Wing)認為,在全球範圍内,我們應該尊重差異性,并通過除了監管規則以外的技術手段來解決隐私保護問題,構建可信賴的AI技術,以确保AI成為向善的、讓社會更美好的力量。

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公共政策與商業責任教授、電信信息學院院長艾裡·諾姆(Eli Noam)對公共治理和防範數字金融風險發表了觀點,他認為中美之間應建立高層熱線協調機制,用于防範數字金融風險,共同協商行動以應對未來潛在的風險。

     CGEG50緻力于圍繞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和變革,展開獨立的、前瞻性的和具有學術支撐的政策研究,并為中國更好地參與全球經濟治理提供方案。論壇将堅持貫徹新發展理念,圍繞全球經濟與金融、國際政治、數字技術與數字經濟、氣候與環境變化、公共衛生等各個領域,深入開展學術與政策研究,舉辦論壇會議和報告發布等活動,加強國際交流,促進相互理解與支持,也将為主要國際組織、大型經濟體、跨國企業與金融機構等提供政策咨詢與方案建議,努力促進全球經濟治理體系朝着更加公正、公平、高效、有序的方向變革,推動全球化繼續向前邁進和全球經濟的可持續與高質量發展。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