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數字經濟時代,數據走向資産和财富的時代

時間: 2022-02-09 10:07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2數字經濟高峰論壇近日召開。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币基金組織原副總裁朱民在會上發表題為“數字經濟的時代:數據走向資産和财富的時代”的主旨演講。

數據資産的挑戰性

    朱民指出,目前我們正在離開信息時代,進入智能時代。信息時代的特點是應用先行,而智能時代的特點是數據先行

數據具有很多優勢,但同時存在很強的外部依賴性、時效性以及應用的場景性等問題,涉及隐私、合規、安全等多方面風險。因此,數據作為資産會帶來一系列挑戰。

第一,數據的産權模糊,隐私權、知情權和收益權的處理方式不明晰,也沒有隐私和安全相關的法律。

第二,數據的價值變動性問題。對于不同的使用者,數據價值存在不确定性,且數據資源無窮無盡,産權的歸屬和定價存在一定難度。

第三,數據的開放和流通。數據的監管、生态、法律合規是發展要解決的巨大問題。

第四,交易挑戰,即如何分離數據所有權、使用權、經營權和分配權。朱民以1978年改革開放時期家庭承包責任制為例,闡述了經營權、管理權分離的實踐。

第五,估值挑戰,即數據資産的金融化。它包括三個階段,首先是數據拆分,要依據行業或使用場景拆分為獨立數據集;第二步是市場化定價,要篩選部分需求方進入非獨占式競拍;第三步是數據交易,在第二步确認初始價格的基礎上,建立拍賣機制,根據市場波動調整成交價格。拍賣機制為數據集帶來預期現金流,進而決定數據集的金融價值,并可以資産化、金融化交易權益份額,解決其估值問題。

第六,商業模式挑戰。現有的商業模式是平台交易模式,數據采集經過加密後通過第三方管理來進行交易,解決了數據互信、數據保護及數據共性的主要矛盾,但存在範圍較小的局限性。朱民認為,之後的發展可能會傾向于數據銀行的模式,數據将類似于個人财産,可以像存款一樣存放在銀行。

微信圖片_20220209101106.jpg

圖為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朱民

數字經濟:走向數據驅動的時代

朱民指出,數字經濟是我國現在重要的發展戰略。展望未來,全球數據總規模将從現在的70ZB發展為2025年的175ZB。我國是數據大國,得益于物聯網的發展,我國出現了大量的結構性數據,如何運用好這些數據是接下來的重中之重。

數據、算力和算法都在加速發展,整個物理世界、經濟世界和社會生活都在加速數字化。朱民表示,數據資産化是下一個颠覆世界、推動時代發展最為重要的裡程碑。推動數據的資産化,對中國科技創新、經濟增長和社會發展意義重大。全面推進數據的資産化,将助力中國經濟走向高速度發展,改變中國經濟的曆史軌迹。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