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金融安全研究中心近日發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關于當前金融安全形勢的認識與思考》,全面分析了我國當前金融安全形勢的特點,對當前金融安全存在的隐患進行深入思考,并提出加強金融安全能力建設的具體對策。
關于金融形勢:當前金融形勢整體穩健
研究認為,穩健是當前金融形勢的最大特點。穩中有進、穩中向好、穩中有為、穩中有憂是當前金融形勢的具體特點。
穩中有進。2020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以及複雜嚴峻的國内外經濟金融形勢,我國金融業總體穩健運行。銀行業資産負債規模平穩增長;保險業資産平穩增長,保險密度和保險深度上升;證券行業平穩增長。
穩中向好。近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正确領導下,合理分工、相互補充、功能完整的現代金融體系初步形成:金融機構方面,銀行業初步形成多層次、廣覆蓋、有差異的體系結構。金融市場方面,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健全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設立科創闆、試點注冊制,并在今年9月2日設立北京證券交易所。
穩中有為。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效能明顯提升,表現為:進一步提升貨币政策傳導效率;積極發揮結構性貨币政策工具作用;有力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強化監管考核督導,确保金融支持力度;進一步激活消費市場活力;強化國家重大戰略金融服務,引導金融機構提供中長期建設資金供給,推動重大項目落地;積極發揮綠色金融“加速器”作用,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标。
然而,金融市場依然穩中有憂。一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一些國家采取超常規貨币政策,可能對我國金融安全形成外部沖擊。二是金融體系一些長期形成的隐患并未有效消除,疫情下新老問題相互交織疊加,結構複雜的高風險影子銀行容易死灰複燃,銀行業不良資産反彈壓力驟增,一些中小金融機構資本缺口加速暴露。三是不法金融機構依然存在,非法金融活動屢禁不止。金融機構常态化風險處置機制尚待完善,非正規金融體系交易活動缺乏有效約束。四是社會信用體系不健全,失信懲戒不到位,市場透明度需進一步提高。五是要高度警惕平台企業壟斷和資本無序擴張給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帶來的沖擊。這些隐憂都需要進一步采取措施加以應對。
關于金融安全形勢:當前金融風險總體可控,金融行業總體安全,但金融安全仍存在隐患
當前,國内金融存量風險不斷化解,各類高風險機構得到有序處置,影子銀行風險持續收斂,重點領域信用風險得到穩妥化解。同時,國内金融秩序得到全面清理整治,互聯網金融風險治理取得良好成效,違法違規金融活動得到有力遏制,私募基金、金融資産類交易場所等風險化解取得積極進展,對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商業銀行第三方互聯網平台的監管力度明顯增強;國内金融增量風險得到遏制,國際金融風險也得到有效的消化、抵禦和隔離;堅實嚴密的金融安全網為救助任何可能發生重大金融風險提供了有力保障。
但是,研究發現當前金融安全還存在三個方面的隐患:
一是金融違規違法犯罪的風險,包括規避監管獲得控制權、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失靈、以關聯交易掏空金融機構、風險長期隐藏導緻處置困難等。
二是技術不安全的風險。人工智能、區塊鍊、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在技術上并非是完美的,在空間上也不是絕對安全的。要通過提高金融科技核心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防範金融科技自身風險,包括從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高度來謀劃金融科技自身安全的提升、從技術安全觀的角度,形成一系列提高金融科技安全能力的策略。
三是數據不安全的風險。數據獲取、數據使用、數據處理、數據保護、數據跨境監管等環節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隐患。必須在這些環節構建數據安全的五道防線,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堅持安全風險防範與數字經濟發展并重,切實維護金融安全,努力實現保護利用數據和維護國家安全兩大目标。
加強國家金融安全能力建設,切實保障國家金融安全
金融越發展,科技越進步,金融安全越重要。要研究如何以制度為抓手,統籌國内金融安全和國際金融安全兩個大局,從國家與金融、國家與科技和國家與國家三個維度來構建新的國家金融安全網,全面建設國家金融安全能力。
從國家與金融的維度看,就是要保障信用安全。從國家與科技的維度看,就是要保障金融信息安全。從國家與國家的維度看,就是要保障國家金融安全的基礎上,促進國際金融安全和全球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依托于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以金融安全作為核心研究領域進行系統性研究,以大數據分析為依托,聯合高校、監管機構、行業、企業等相關機構和專家,專注于金融安全理論的研究和實際操作相結合,定位于金融安全研究交流合作平台,努力建設國内領先的金融安全研究機構。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