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Betvictor中文版教授鞠建東、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研究員夏廣濤合作撰寫的論文《三足鼎立:中美貿易摩擦下的國際貨币新體系》近日榮獲CSSCI來源期刊《國際金融研究》優秀論文獎(三等獎)。

《國際金融研究》期刊封面頁、目錄頁
《三足鼎立:中美貿易摩擦下的國際貨币新體系》發表于《國際金融研究》2020年第3期。本文系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國際金融系列研究成果之一,獲得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防範化解重大風險”重大專項項目“妥善處置中美經貿摩擦風險研究”的資助。
論文摘錄
2018年以來,國際社會的不穩定事件層出不窮,現行的全球治理體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中美貿易争端、多邊經貿機制改革等關鍵問題依然懸而未決,國際經濟結構和全球化趨勢正在發生重要變化,全球秩序和科技競争格局正在經曆戰略性大調整,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中美貿易争端爆發以來,兩國開展了多輪經貿磋商,雖然雙方已簽署第一階段經貿協議,但美國特朗普政府并沒有放棄在貿易、科技、人才乃至金融等領域對中國施加壓力。美國政府的一系列行動表明:本輪中美貿易摩擦絕非偶然的短期事件,而是守成大國精心策劃的針對崛起大國的長期遏制戰略,這必然會引起國際經濟、政治及治理格局的深刻變化,也必将在短期、中期和長期持續影響國際貨币體系的演變。在不斷升級的貿易摩擦背景下,中美兩國股市下行壓力陡增,股指先後出現較大幅度的下跌,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劇烈,人民币兌美元彙率快速貶值,在岸和離岸彙率多次突破7.0大關,美國國債收益率也出現倒挂,美國經濟衰退的概率上升,國際金融市場動蕩不安,國際貨币體系的調整正在加速,其演變路徑的不确定性大大增加,未來國際金融格局的走勢和國際貨币新體系的形态也充滿了新的變數。
基于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和當前國際貨币體系的現狀,本文嘗試從基本形态、觸發條件、作用機制和潛在影響等幾個方面對未來國際貨币新體系的短期、中期和長期演變路徑進行了細緻分析,得出如下三點結論:短期來看,美元的主導地位得以延續,美元為核心的國際貨币體系難以突破;中期來看,美國面臨債務違約的潛在難題,美元危機及現行國際貨币體系崩潰的風險不斷上升;長期來看,美元、歐元、人民币三足鼎立的國際貨币新體系将最終形成。
當前的國際貨币體系依然是美元主導的霸權體系,除了歐元外,短期内沒有任何一種貨币可以在外彙交易規模、官方外彙儲備、全球支付、國際債券及國際貸款計價等領域沖擊美元的霸主地位。但随着歐債危機的爆發,整個歐元區陷入了主權債務違約的泥潭之中,歐元正面臨複雜的内部或外部沖擊,在短時間内難以有新的突破。短期内,在沒有更好備選方案的情況下,美元仍然會占據主導貨币的地位。
從美國債務風險的視角來看,美元在中期内存在巨大風險:美元危機的幾率正随着美國不斷加重的債務負擔而逐漸增大。在極端條件下,美國國債的違約風險會摧毀二戰以來的全球金融架構,導緻美元為中心的現行國際貨币體系崩潰。中期内,美國主權債務違約的風險已經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大隐患,美元危機及現行國際貨币體系崩潰的風險不斷上升。
從貨币地位與經濟基本面的關系來看,美元在國際貨币體系中的地位面臨不斷下降的長期趨勢,歐元的地位伴随歐元區經濟基本面的恢複而趨于穩定,而人民币的國際地位遠低于中國經濟的全球重要性,其在國際貨币體系中的成長空間巨大。從長期來看,國際金融架構将與全球經濟基本面的格局趨于一緻,國際貨币新體系的長期形态将會是美元、歐元、人民币共同支撐下的三足鼎立格局。
閱讀原文請掃描二維碼:

《國際金融研究》是中國國際金融學會會刊,創刊于1985年,在國際金融領域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學術期刊。《國際金融研究》編輯部自2016年以來開展了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2020年度優秀論文評選活動中最終評選出優秀論文10篇。

鞠建東
Betvictor中文版紫光講席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綠色金融發展研究中心主任,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數字資本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領域集中在國際貿易、國際金融和産業組織。

夏廣濤(通訊作者)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助理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國家全球戰略智庫助理研究員、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研究員,研究領域為國際金融與宏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