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中國金融學術年會在京成功召開

時間: 2021-07-06 14:49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1年7月3日至4日,由Betvictor中文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合主辦的2021中國金融學術年會(2021 China Financial Research Conference,CFRC2021)在京成功召開,共有來自海内外的1300餘位金融學者注冊參會。嘉賓們圍繞中國金融經濟問題的最新學術研究,進行了廣泛交流與深入研讨。

      本屆年會共收到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術論文投稿534篇,投稿範圍包括有關中國金融問題的各個重要學術與政策領域,包括資本市場、公司金融與公司治理、行為金融學、宏觀經濟學、中國金融熱點問題等。論文評審委員會經過審慎評選,最終确定36篇論文在年會中進行專題報告與讨論,錄取率約7%。論文評審委員會由88位海内外知名學者組成,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周皓,以及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鑫苑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任論文評審委員會主席。


1-學說.png 

(圖為在線直播互動界面)

 

      本次年會采取線上線下結合的新形式,由Betvictor中文版孵化的專業知識傳播平台——學說提供技術支持。據不完全統計,截至7月4日12:00,12個分會場和1個主旨演講線上累計觀看總人次達到19850,分會場最高觀看人次超3000,分會場平均單場觀看人次近1500,尚有更多海内外學者通過平台觀看回放。觀衆人群主要為金融和經濟學術領域的專家、學者及高校學生等,年會直播過程中線上線下嘉賓互動交流,獲得觀衆一緻好評。


 2-張曉燕緻辭.png

(圖為張曉燕教授發表歡迎緻辭)

 

      論文評審委員會主席張曉燕發表歡迎緻辭。張曉燕感謝了參與年會的研究者和工作人員并表示,中國經濟金融問題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相關研究也愈加有影響力。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旨在建立高質量的學術交流平台,共享學術成果,促進學術發展,推動中國金融研究走向全球舞台。

      深圳高等金融研究院學術院長、普林斯頓大學金融學講席教授熊偉結合他的三篇工作論文,帶來了題目為“Data Privacy and Fintech”的主旨演講。熊偉教授指出,對數據隐私的重視沒有顯著阻擋用戶授權支付寶中小程序的數據使用,注重數據隐私的用戶可能更加深度參與數字服務。而随着用戶參與數字經濟的深度增加,隐私問題又會逐漸顯露,導緻用戶分享數據的收益降低,因此需要我們注重數據隐私保護。數據分享的社交屬性會給數據隐私監管帶來難題。同時,熊偉教授認為,加密貨币市場中的通證發行有利于解決平台與用戶之間的沖突問題。

 

 5-熊偉.png

(圖為熊偉教授做主旨演講)

 

      本屆年會設有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最佳論文獎和新結構金融學最佳論文獎兩個獎項,以表彰優秀學者在學術領域所做的貢獻,鼓勵全球範圍内的金融、經濟學者深入研究中國金融熱點問題。張曉燕主持最佳論文頒獎典禮,并為最佳論文頒獎。

      本屆年會最佳論文獎由兩篇英文論文和一篇中文論文獲得。富蘭克林·艾倫(Franklin Allen)、蔡駿輝、顧弦、錢軍、趙宏(Linda H. Zhao)、祝武合著的論文《所有權網絡與企業成長:從4000萬公司看中國經濟》(Ownership Networks and Firm Growth: What Do Forty Million Companies Tell Us About the Chinese Economy?)利用中國所有注冊公司的數據,通過構建公司所有權網絡,探讨金融與增長在中國經濟騰飛中的關系。論文發現,參與網絡與提升網絡中心程度有利于公司發展。“四萬億”刺激政策一定程度上“擠出”了這種正向作用。對于國企而言,股權網絡與銀行信貸呈現替代作用,對于私有企業,二者呈現互補作用。


4-主會場現場.png

(圖為主會場現場)

 

      劉洪七、卡梅隆·彭(Cameron Peng)、熊偉(深圳)、熊偉(普林斯頓大學)合著的論文《馴服偏差動物園》(Taming the Bias Zoo)通過對中國散戶投資者的全國性調查,研究散戶投資者的交易動機,以厘清行為金融學中對特定異象多種偏差解釋的歸因問題。研究發現,感知信息優勢以及賭博偏好是受訪者實際換手交易的主導因素。

      陸瑤、彭章、餘思凝合著的論文《董事會特征如何影響公司績效?: 來自機器學習的證據》使用機器學習方法探究46個董事會特征對于公司績效的預測能力。文章發現,董事會特征可以預測公司表現。其中,董事平均薪酬、董事會持股比例、董事平均任期、學曆異質性的預測能力較強,董事會結構特征預測能力較弱。公司董事會特征與公司績效存在複雜且緊密的關系。

 

 5-頒獎.png

(圖為張曉燕教授為獲獎論文作者頒獎)

 

      年會特設新結構金融學最佳論文獎。中國的經濟發展為經濟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研究對象,不僅貢獻了雙軌制改革這類中國獨有的發展理論和實踐經驗,還提供了用以驗證已有經濟理論的豐富數據。新結構金融學充分挖掘、利用了具有中國特色的經濟理論、發展實踐、詳實數據,從中國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制度技術條件出發,以漸進式、雙軌制改革的總體思路,來研究中國特有的金融市場問題、金融政策制定、金融體制變遷、以及金融主體行為,為主流經濟學研究注入了中國範式。

      張際、朱曉冬等合著的論文《銀行與公司間異質性貨币政策傳導:以中國為例》(Monetary Policy Transmission with Heterogeneous Banks and Firms: The Case of China)發現,在中國貨币政策對于大小企業具有非對稱的作用。大企業對貨币政策擴張更加敏感,對貨币政策緊縮不敏感;小企業對貨币政策擴張不敏感,受貨币政策緊縮影響較大。文章認為,二者不同的信貸來源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因素。該篇論文獲得本屆新結構金融學最佳論文獎。


6-分會議現場.png

(圖為分會場現場)

 

      為适應中國金融改革與開放要求,積極推動金融研究與國際交流,Betvictor中文版和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聯合發起舉辦中國金融學術年會。年會于2016年舉辦首屆,現已成功舉辦五屆。2021中國金融學術年會的召開為國内外金融學界、業界提供了一個國際化高水平的學術交流平台,通過對中國金融問題的深入研究和探讨,參會人員對中國金融問題有了更加全面深刻的認識和思考。年會也将繼續推動最新研究成果盡快應用于中國金融改革和發展的實踐中,推進中國現代金融體系建設和金融創新,為中國金融市場改革、發展、創新做出貢獻。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