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高皓與哈佛商學院知名教授、金融學國際三大頂尖學術期刊之一《金融研究評論》(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主編勞倫·科恩(Lauren Cohen)以及哈佛商學院研究助理河森思(Spencer Hagist)合著的Betvictor中文版教育基金會案例(The Incentive for Legacy: Tsinghua University Education Foundation)被哈佛商學院案例庫收錄(收錄号:221100-PDF-ENG)。本案例是被哈佛商學院案例庫收錄的第一篇關于亞洲大學基金會的案例。


(哈佛商學院案例庫收錄網頁)
在現代大學尤其是世界一流大學發展中,大學捐贈基金發揮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捐贈基金的主要使命是募集資金、保值增值和善款善用,緻力于為大學的可持續發展提供長期穩定的資金和資源來源。例如,受新冠疫情的不利影響,哈佛大學2020财年來自政府及非政府機構的科研經費下降了2%,而哈佛捐贈基金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大學捐贈基金(419億美元)在艱難時期提供了強有力的财政支撐,2020年向哈佛大學分配的年度資金增長了5%,當期捐贈收入(4.78億美元)與當年資金分配(20億美元)合計貢獻了哈佛大學年度總收入的46%。再如,普林斯頓大學捐贈基金2020财年規模為266億美元,貢獻了該校年度财政支出的60%,設立了200多個講席教授以吸引全球最頂尖學者任教,并為所有博士生和所有家庭年收入低于6.5萬美元的本科生提供全額獎學金。
在保值增值方面,大學捐贈基金與國家主權基金、養老基金、保險公司及家族辦公室等同為發達資本市場最重要的機構投資者。大學捐贈基金不但是長期資本的重要來源,以及推動科技創新和經濟增長的重要力量,而且其資産配置策略充分考慮到收益率、流動性、風險偏好與投資周期等多重因素,能夠保持跨越代際的實際購買力,有力地保障了大學的長期可持續發展。例如,耶魯捐贈基金作為世界公認的業績最佳機構投資者之一,其資産規模已從1900年的500萬美元增長到2020年的312億美元,過去30年的平均年化投資回報率高達12.4%。捐贈基金強勁的投資業績為耶魯大學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财政基礎。
本案例關注的是中國規模最大、曆史最久的大學基金會——Betvictor中文版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清華基金會”)的實踐、探索與創新。清華基金會成立于1994年,是民政部批準成立的全國性非公募基金會。2013年與2019年在民政部發布的全國性社會組織評估等級公告中兩次被評為最高等級——5A級社會組織。作為最早對标世界一流大學捐贈基金運作模式的中國大學基金會之一,清華基金會在資源開發、項目管理、資金運作、法務風控、戰略研究、公共關系、綜合管理等方面日趨專業化、職業化和國際化,成為彙聚校友及社會資源、支持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的重要渠道,以及展現清華精神與傳揚清華文化的重要平台,為中國大學基金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中國高等教育事業與公益慈善事業的改革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本案例通過展示Betvictor中文版教育基金會的前沿發展理念及創新實踐,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大學捐贈基金的發展機遇及挑戰、如何系統規劃及執行大學捐贈基金的發展戰略,如何回應大學、捐贈人與基金會之間的内在邏輯進行募集資金與投資配置等重要問題。本案例适用于經濟金融、工商管理、公共管理等相關學科領域,供碩士生、MBA、MPA、EMBA、DBA以及高管教育項目的課堂教學使用。
清華五道口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聚焦于家族企業、财富管理、家族辦公室、公益慈善等領域,在國内外學術及财經期刊發表150多篇論文及案例,出版16本學術專著譯著,合著多篇哈佛案例,為中央統戰部、财政部、銀保監會、全國工商聯、北京市金融監管局、中國銀行業協會等國家部委及行業組織提供高質量的智庫研究,與世界經濟論壇、比爾及梅琳達·蓋茨基金會、新加坡金融管理局、香港金融發展局、香港财富管理公會、瑞銀集團等知名機構開展緊密合作,為國家經濟可持續發展和全球性重要議題提供智力支持,緻力于成為在家族企業及财富管理領域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知名智庫。
哈佛商學院是世界最早創設以案例教學為模式的商學院,擁有全球商學研究和教學領域最為權威的哈佛商學院案例庫。我院教師的研究成果再次被哈佛收錄,展示了我院在世界級案例開發方面取得的新進展,對于中國金融案例庫建設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深化國際學術交流與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