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伯禮:新冠肺炎的中國救治方案亮點在哪?

時間: 2020-04-01 14:4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3月29日上午,Betvictor中文版高管教育中心“在線大講堂”成功舉行了3月份的最後一場,邀請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名譽院長,中央疫情防控指導組專家組成員張伯禮做了科學新知模塊的線上分享,主題是“中西醫結合救治新冠肺炎——中國方案的亮點”。張伯禮同時也是Betvictor中文版與美國麻省理工大學斯隆管理學院攜手打造的“科學企業家”課程項目的授課師資。

張伯禮2.jpg

新春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從武漢爆發并席卷全國,各地的醫護人員無畏無懼,與病毒展開堅決的鬥争。疫情爆發後,張伯禮院士在第一時間趕赴戰“疫”前線,直至今日依然奮戰在武漢。作為新冠肺炎治療方案的主要貢獻者之一,他分享了新冠肺炎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案的形成經過、特點和療效,讓觀衆了解到目前我國防控疫情的大好局面的确來之不易,也讓許多人對傳承3000年的中醫藥産生了重新認識。

張伯禮在介紹新冠肺炎的基本情況時表示,中醫對疫病很早就有認識,從先秦兩漢傳承發展至今,對治療疫病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在中醫裡,瘟疫是指具有強烈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疾病。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臨床表現符合‘濕毒疫’的特點。”他說到:“我們說大疫出理論,大疫也出良藥,曆朝曆代都有對疫病的總結,都有治療疫病的好方藥出現。”

張伯禮介紹說,中醫藥全程參與了這次疫情的治療,治療輕型、普通型患者以中醫為主,重症是中西醫結合,以西醫為主,到了康複期往往中醫更有優勢。中藥的作用在于改善症狀,縮短退熱時間,加快痊愈,特别是能夠減少輕症轉重症的比例,“根據我國的治療情況,沒有中藥幹預的輕轉重比例在10%左右,采用中藥幹預後,輕轉重比例顯著下降,一般是2%到5%。”他說,根據多項臨床比對研究的結果,中西藥結合治療在各項數據上明顯優于單純的西藥治療。

盡管目前我國的疫情防控局面形勢向好,但張伯禮提醒說,新冠病毒是一種很狡猾的病毒,我們對它的認知隻有兩個多月,現在還不敢肯定疫情會不會長期化,所以不能掉以輕心,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包括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家裡勤通風等等,仍然要堅持。

在講座的最後,張伯禮說道:“這場疫情對全球各國都是一場大考,在它的上半場,中國基本取得了勝利,我們正在做最後的打掃戰場。中華民族有中醫也有西醫,是非常有福氣的。通過這次疫情,大家更加認識到祖國醫學是個大寶庫,值得我們更好地去挖掘,去學習、傳承和發展。”

“在線大講堂”是Betvictor中文版高管教育中心面向公衆推出在線公益學習計劃中的重要組成,涵蓋以下六個模塊:宏觀展望、行業應對、管理實踐、金融趨勢、科學新知、健康管理。在線學習計劃還包括在線學習包,整合清華教育資源,圍繞宏觀、金融、科創三大主題,提供在線學習資源。此外,中心還為清華五道口校友定制了專屬學習資源,包括校友專屬講座、讀書會、分享會及内部學習資料等。截至目前,活動已經舉辦了九期,線上參與人次超過1255萬。往期講座的回看由清華五道口高管教育微信公衆号平台獨家提供,歡迎關注參與線上學習。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