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沖擊,美國股市在上周遭遇“史詩級”暴跌。與此同時,債市、大宗商品和黃金市場也受到不同程度影響。在這次講座中,高濱以宏觀角度展開解讀,用數據說話,嘗試接近這次“超級黑天鵝事件”的真相,并圍繞伴随而來的機遇與風險、中國在其中所處的地位等話題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高濱表示,2008年金融危機之後,全球央行開啟了競相印錢的“軍備競賽”,從債市到股市,央行的貨币超發催生出一種虛幻的财富效應。他說:“多印的錢去哪了?都跑資産裡去了,這種模式是否可持續?沒人能說得清楚。我相信,即便是全球各大央行行長也不知道。這是一種特别大的風險。”早在去年,橋水基金創始人雷·達裡奧(Ray Dalio)就針對債券負利率提出過 “現有的模式将會終結”。與此同時,美股作為三十年來全球最好的投資品,其長期牛市的四大支撐要素(公司盈利、低利率、杠杆化、指數投資追漲)幾乎都在逆轉。“注定要發生的,疫情隻是捅破了窗戶紙。”他說到。
這種背景下,全球範圍的諸多潛在矛盾和沖突将暴露出來,在高濱看來,這既是機遇,也是風險和挑戰。在講座的第二部分,他分享了自己認為機遇與風險挑戰并存的七個方面,以及資産管理層面的應對之策。他認為,未來的市場将不再是持續的上漲或者持續的下跌,而是在不斷切換主要矛盾的過程中帶來大幅的波動,過去那種躺赢式的資産管理模式将走向終結,主動的管理才能帶來更大的安全感。“要通過研究找到好的公司,通過主動管理實現研究的價值。”
這些變化将對中國經濟和市場帶來什麼影響?高濱表示,自己對中國的看法是“相對樂觀”的,這種樂觀不在于認為中國經濟會回到過去那種高增長水平,而是體現在政策空間、适當水平名義增長的可持續性、資産估值和配置優勢,中等收入到高收入國家風險溢價下降等方面。與此同時,中國因子對全球的影響力也從過去的無足輕重變成現在的舉足輕重,這種實力的變化,将為了解中國的宏觀投資經理人以及以清華五道口等從事宏觀研究的機構提供巨大的優勢和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