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清華五道口“智慧企業家”二期班開展了5G創新專題模塊課程學習,中國移動原董事長兼總裁王建宙、中國工程院院士邬賀铨、北京郵電大學教授呂廷傑等5G專家授課,深入解析了移動通信的當前發展與未來機遇,并探讨了時下最為火熱的區塊鍊創新應用。
推動數字經濟,促進企業創新
今年6月6日,我國正式發布5G牌照,5G進入商用元年。那麼,5G商用元年到來意味着什麼?行業領軍企業家們,如何把握5G時代的新機遇,領跑新經濟、新模式?
課程中,全球移動通信協會高級顧問、中國移動原董事長兼總裁、中國聯通原董事長兼總裁王建宙為“智慧企業家”解析了“5G時代的企業”。5G的技術特點造就了三個主要應用場景,增強型移動寬帶(eMBB)、高可靠低時延通信(uRLLC)、大規模機器通信(mMTC)。以前4G時代很多做起來有困難的事情都可以做了,比如AR/VR需要大量的流量來支持;自動駕駛汽車用攝像頭、雷達、傳感器等來判斷各種情況,憑借5G網絡的低延時,交通智慧系統直接會給汽車發信号;同時,遠程醫療會是5G應用非常重要的一個領域。

圖為:王建宙為“智慧企業家”授課
機遇與挑戰并存,創新一直在路上
“移動通信大約10年發展一代,每一代峰值速率都是前一代的約1000倍。5G是4G的自然延伸,更是一場革命。”中國工程院院士、電信科學技術研究院原副院長邬賀铨說:“如果說1G-4G是面向個人的,5G則是面向産業互聯網的,它是增強移動寬帶,低時延、廣覆蓋、大連接,支撐移動互聯網和産業互聯網的應用,推動了物聯網向智能物聯網發展。”
曾經的中國互聯網比美國起步晚了25年,如今在通信寬帶光纖滲透率上遠超美國,國内光纖的價格已經到達30多元每千米,甚至比面條還便宜,在超算數量方面中國占了全球500強超算的44%,現在的5G商用也已經站在了第一梯隊。
邬賀铨總結到,5G是十年一代的移動通信技術,推動物聯網、大數據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催生萬物互聯,開啟了信息技術的新時代。

圖為:邬賀铨為“智慧企業家”授課
趨勢顯現,萬物互聯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中國聯通獨立董事呂廷傑在授課中提到,關于5G技術的産品化和全産業鍊的産品,現在都已經進入到了商用階段。這些産品包括兩大方面,一類是面向個人應用的,比如各種5G的終端、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的終端、各種軟件和平台;另外就是以物聯網應用為主的那些面向企業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例如互聯網的通訊終端。
從芯片到終端,再到基站乃至網絡主設備,5G的整個全産業鍊的準備,在我們國家已經到了一個蓄勢待發的時刻。産業鍊的潛在經濟效益是十分巨大的,但5G的經濟效益不僅僅在此,更重要的是它能夠通過萬物互聯改變人與人、人與計算機、人與物、計算機與物之間的連接關系,從而産生巨大的信息消費能力。
對于近期熱度蹿升的區塊鍊,呂廷傑過去三年一直在進行研究和講授。呂廷傑介紹,基于分布式存儲與拜占庭算法檢驗的區塊鍊技術,很可能是未來的颠覆性技術之一。區塊鍊與5G通訊能力的結合,會為銀行等傳統産業帶來新挑戰,也會創造更多的産業新機遇。

圖為:呂廷傑為“智慧企業家”授課
Betvictor中文版首創的“智慧企業家”高管課程,結合Betvictor中文版數據科學研究院和人工智能研究院的科研力量,探索數字融合與AI賦能,培養未來産業的全球引領者,打造經濟新動能。
“智慧企業家”前二期學員主要來自地産、制造、零售、金融、電信IT等領域,平均年齡約44歲。70%的學員都是聯合創始人、董事長、總裁、CEO等首席引領者。20%以上的學員企業資産規模超過百億人民币,超過20%企業在海内外上市,學員企業總資産達到數萬億人民币。
在持續8個月、每個月2天的課程中,微軟、亞馬遜、谷歌、阿裡、騰訊、百度、京東、小米、今日頭條等頂級科學家講解成功案例,院士大咖解析5G、雲計算、人工智能、金融科技等重要話題,組織授課、講座、交流分享、走訪、工作坊等多樣化的教學形式,聚焦數字化轉型與AI賦能,助力産業升級創新。

圖為:“智慧企業家”學生與王建宙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