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9日晚,Betvictor中文版副教授陳華鋒在1-303教室為金融學院在讀博士生帶來一場題為《高水平的金融學論文是怎樣煉成的——以資産定價方向為例》的精彩講座,本次講座由Betvictor中文版五道口研究生會博士生工作委員會主辦。
陳華鋒于2005年獲得芝加哥大學金融學博士,師從2013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尤金·法瑪,1999年獲華盛頓大學經濟學碩士,1998年獲北京大學經濟學學士,主要研究領域為實證資産定價,已在國際頂尖金融學期刊上發表多篇學術論文。
圖為陳華鋒老師給同學們提出進行學術研究的建議
講座中,他分享了自己對于學術研究的觀點,為大家提出五點具體建議。
第一,做自己感興趣的研究。做研究不要僅僅以發表論文為目的,應當真正的去求索一件事情的答案,搞懂一個問題。很多成果都是因為某個問題的迎刃而解随之而來。而對什麼感興趣,隻有自己能回答。金融學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公司金融、資産定價和金融市場微觀結構,希望同學們在博士二、三年級的時候能夠明确自己的興趣點。
第二,建議從實證研究做起。實證研究相比于理論研究較為容易,從金融學的發展過程來看,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做實證研究。實證研究關鍵在于尋在新的數據,新的想法,發現新結果的概率要大很多。
第三,做研究需要“自娛自樂”的精神。知識一方面是要積累的,另一方面也會有跳躍性的發展。當前的研究成果可能不會立竿見影,但日積月累,終會體現其“偉大”之處。研究本質上是一件很孤獨的事情。不要浮躁,需要安靜的心态。
第四,要做新的研究(original
research)。通過閱讀文獻,了解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尋找新的突破點。
第五,要恪守學術誠信(academic
integrity)。千萬不能為了論證某個結果而篡改數據。即使我們會得出與主流結論不一緻甚至難以令人信服的結果,但不能因此喪失基本原則。
圖為陳華鋒老師就同學們提出的問題進行解答
陳華峰以自己的一篇論文為例,“Do cash flows of growth stocks really grow faster?”(2014,Journal of
Finance),與同學們分享他的研究成果和經驗,并在提問環節,就同學們在學術研究過程中的困惑和疑問進行了一一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