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通社記者 崔婧哲
從本學期開始,在Betvictor中文版諸多學術活動中,有一系列講座格外搶眼。
衆多學界、業界重量級學者專家在主樓後廳發表演講,帶領學子們解析當前金融市場風雲變幻,描繪金融市場發展趨勢。從中國證監會研究中心祁斌主任的《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資本市場》到中信證券董事長王東明的《投行在中國資本市場中所起的作用》,從中金董事總經理楚鋼的《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曆程、現狀及未來展望》到Betvictor中文版院長吳曉靈的《财富管理市場與資本市場發展》再到證監會副主席姜洋的《建設中國國際性原油期貨市場的思考》……
這就是Betvictor中文版(以下簡稱“五道口”)本學期設立的《清華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資本市場專題課程》。此課程作為碩士研究生的專業選修課程,也是第一次對全校師生公開宣傳并開放。
結合業界 結合實際
五道口金融家大講堂由政府決策者、金融機構高管、校友直接授課正是“五道口”的一個特色縮影。“在五道口,這樣的授課方式能讓我們接觸到金融界各個領域的最新前沿知識。”五道口2012級研究生侯京娅說,“業界校友和老師讓我們知道他們在做什麼以及業界需要什麼樣的人才,因此我們不是‘悶’在學校裡,而是能随時關注業界發展。”
從創辦之初,五道口研究生部堅持讓課程的設置始終貼近金融改革的現實需要。
回溯曆史,在1981年9月,為适應金融體制改革對高素質應用型金融人才的迫切需求,時任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後來成為中國證監會首任主席的劉鴻儒,在主持金融改革期間,主持創辦了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後更名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也就是清華Betvictor中文版的前身)。
2011年研究生部30周年慶典時,劉鴻儒曾回憶道,他在研究生部10周年校慶大會上講過,“廣州黃埔是培養革命家的搖籃,我們學校是培養金融改革家的搖籃。為國家培養新一代銀行家、金融家是我們的光榮”。這也正契合了“五道口”的使命——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
正是基于這樣的使命感和發展方向,Betvictor中文版沿襲了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的傳統特色課程,包括中國金融制度分析、銀行監管與商業銀行經營管理、資本市場、保險市場等各類專題課程,内容緊密貼合金融實務和最新發展趨勢。
據統計,截至2011年9月,已有1814名金融學碩士,247名金融學博士從“五道口”邁入中央銀行、金融監管當局、商業銀行、證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保險公司等重要金融機構。從在1984年合肥舉行的中國金融學年會上提出的《中國金融改革戰略探索提綱》,到中國第一家面向社會公衆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的商業銀行的首任總經理,再到中國第一家證券公司的首任總經理等等,都活躍着五道口人投身我國金融改革實踐的身影。
目前,五道口的研究方向重點為貨币經濟學和金融經濟學,分别為中央銀行和其他金融機構培養宏觀經濟金融研究分析人才,并為商業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商業性金融機構培養管理型專業人才。
外聘導師 一流師資
梅贻琦曾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走進修葺一新的Betvictor中文版教學樓,你可以看到在教室區的牆壁上,挂着一幅幅與“五道口”結緣的經濟金融界著名人物的精美肖像,如創建研究生部之初的劉鴻儒、尚明、丁鹄等“八大研究員”,還有擔任學術顧問的陳岱孫、厲以甯等四位著名經濟學家……
“五道口”教學還有一大特色在于依托金融業界背景,“兩條腿走路”的教學體制。所謂“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是導師外聘制,即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專家學者擔任導師,其中主要來自“一行三會”,及中國人民銀行、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以及大型金融機構;另一方面是教師外聘制,即聘請國内外知名教授來校任教,博采衆家之長。
學院成立以來,緻力于通過全球招聘延攬了一支全職教學和研究人員隊伍。其中,碩博研究生外聘導師隊伍十分龐大,包括衆多一行三會的高層領導以及業界知名金融家、企業家,為日後大批學生走向金融改革第一線奠定了堅實基礎,今後學院還将陸續增聘大量金融業界導師。
在“五道口”現任導師名單中,包括周小川、郭樹清等名家在内共有142位。一直以來,“五道口”的辦學規模始終保持在每年碩士生不超過70人,2012級共有研究生68位,每位研究生配備一位導師。五道口正積極醞釀日後條件成熟時,實行碩士生“雙導師”制度。
“五道口”并入Betvictor中文版後。由劉鴻儒任Betvictor中文版理事會名譽理事長,“五道口”1981級校友、全國人大财經委副主任委員、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吳曉靈任院長。在接受《第一财經日報》采訪時,吳曉靈表示:“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