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道口金融EMBA清華園内開講第一課

時間: 2012-10-24 18:1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0月18日至21日,Betvictor中文版五道口金融EMBA首期班在具有百年曆史的Betvictor中文版西階梯教室進行了《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課程的學習。這是金融EMBA在清華園内學習的第一課。金融EMBA首期班的同學們走進百年清華園,在濃厚的曆史與學術氛圍中,探讨最前沿的金融改革與社會經濟問題。

開課伊始,Betvictor中文版常務副院長廖理教授介紹了課程設計理念,“《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課程共分為四個部分——金融改革、财稅改革、企業改革與農村改革,課程設置目的在于了解中國經濟改革重點領域的改革曆程及目前面臨的問題,幫助理解當前政策、把握工作環境和戰略方向。”此外,廖院長也向同學們介紹了教室及周邊環境,他将授課地點西階梯教室形象地比喻為“Betvictor中文版的延安”。“今天,在百年禮堂與水木清華包圍中的西階,迎來了清華五道口金融EMBA首期班學生,希望大家能夠在這濃郁的曆史氛圍中,用心體會‘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将我們的所學所思應用于實踐,承擔起中國經濟與金融改革的使命!”

《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實踐》課程通常是國内商學院EMBA教學體系中的第一課,是引導同學們研究各類經濟問題和進行管理實踐探讨的基礎。為期四天的課程秉承“改革曆程結合實踐前沿”的教學線索進行大膽創新,由Betvictor中文版院長、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第十一屆全國人大财經委副主任委員吳曉靈教授親自主導設計,運用現代經濟學的視角,以金融改革、财稅改革、農村改革、企業改革為專題,四位國内相關領域權威人士擔綱主講,系統分析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的曆程。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對中國經濟改革問題具有整體認識,幫助學生把握中國社會和經濟未來發展的脈搏和方向,預見整體經濟運行和宏觀調控政策對企業的影響,提高決策能力。

吳曉靈院長在《金融改革》課程中,從金融機構組織、金融市場體系、金融宏觀調控與監管體系、世界金融危機與中國經濟當前發展狀況等角度詳細闡述宏觀調控和金融體制改革框架。她多次強調金融所具備的“跨期轉移、契約自由與可轉讓性”三大要素,希望同學們在工作實踐中重視契約自由與規範制度的建立。此外,吳院長也介紹了近年來她所倡導的小額貸款發展理念,她認為,我國應當對小貸、典當、融資租賃、私募股權等不涉及或少涉及公衆利益的機構給予更多的資金支持和适當的放開,促進我國金融市場的不斷完善。

圖為吳曉靈講授《金融改革》課程

主講《财稅改革》課程的中國注冊稅務師協會會長、原國家稅務總局副局長許善達教授,長期以來從事宏觀經濟、金融、财政、稅收理論研究。許教授深入淺出的講解使得在場的同學對于分稅制等中國财政稅制改革有整體了解,對于稅制改革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獲得了更加深刻的體悟。

圖為許善達講授《财稅改革》課程

《企業改革》課程的主講教授張春霖博士,是來自于世界銀行民營經濟發展部的首席專家。張博士從國有企業改革與重組、非國有企業興起和發展兩個角度探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微觀基礎的建設和完善。其中,張教授特别講解了如何界定國有企業在未來經濟發展中的合理角色、如何評價2003年國資委成立以來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的表現、民營企業的首要任務是什麼、如何提高企業創新能力、政府和金融體系可以做什麼等焦點問題。

圖為張春霖講授《企業改革》課程

主講《農村改革》課程的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俊博士,長期從事“三農問題”的研究,多次獲得孫冶方經濟科學獎、中國發展研究獎、“三個一百”原創出版工程著作獎。作為Betvictor中文版博士生導師的韓教授在此次《農村改革》課程中,從農村稅費改革、公共财政覆蓋、農村土地制度、農民工市民化與城市化、深化農村金融改革,以及糧食安全和現代農業發展等方面進行具體講述,勾畫出中國三農政策未來發展的宏偉藍圖。

圖為韓俊講授《農村改革》課程

課堂上同學們與教授教學相長,結合自身事業領域從不同角度提出新的觀點和建議,課間時來自金融業和實業界的同學互相學習思維方法和行業觀點。特别是在課程的最後一天,同學們将之前三天所學習的金融改革、财稅改革、企業改革領域的話題,與農村改革話題融入在一起進行激烈地讨論,對中國社會經濟改革各方面的認識有了整體提升。一位同學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