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7日,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副主任孫天印應邀遠程出席《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七次締約方大會(COP27)“清潔能源賦能非洲電力可及”中國角邊會活動。
會議由水電水利規劃設計總院副院長顧洪賓主持,中國國家能源局國際合作司司長魏曉威、非洲能源委員會執行理事Rashid Ali Abdallah、中國生态環境部應對氣候變化司司長李高出席會議。會議邀請中國、歐盟、非洲的行業團體代表作為嘉賓參加會議,分享信息并參與交流。
會上,孫天印在“倡議讨論”環節,從金融領域針對低成本資金在支持非洲清潔電力發展方面的重要性、面臨的問題和建議三方面分享觀點。孫天印指出,融資成本對于清潔電力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和可負擔性至關重要。非洲大多數國家面臨着清潔電力項目融資成本高,項目可行性和可負擔性低的困難和現實。
孫天印認為,需要設計新的國際融資體系,使得低收入國家可以獲得足夠的長期低息融資。政府在降低投資風險方面可以從四方面入手:一是加大政府資金的投入力度和引領作用;二是加大擔保;三是改善投資環境;四是幫助培育更強大的當地資本市場。

以下為孫天印發言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嘉賓,
大家好! 非常榮幸受邀參加“清潔能源賦能非洲電力可及”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中國角”邊會活動。借這個機會,我談一下金融或者低成本資金在支持非洲清潔電力發展方面的重要性、面臨的問題和建議。
首先,關于重要性。金融在推進非洲清潔電力發展方面非常重要。融資成本在清潔能源的平準化電力成本中占比很高,可以達到20-50%,相比而言,對應數字在化石能源電力占比要低得多。這是因為對于清潔電力來說,其成本不在于燃料,而是前期設施的投資;而這些項目前期設施融資的總額較高,導緻資金成本占比高。總結來講,融資成本對于清潔電力項目實施的可行性和可負擔性至關重要。
這說明了融資成本的重要性。實際上,廣大非洲國家在發展清潔電力的時候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融資成本太高。發達國家在其國家體系内擁有足夠的融資方式和渠道,為清潔電力提供資金支持。而真正缺乏資金的是這些世界上比較貧困的地區。據統計,在全球80多個中低收入國家中,隻有3個國家擁有投資級的國際信用評級,其他國家屬于次級投資等級。考慮到從政府基準利率加上廣泛的市場風險溢價,這些欠發達國家名義融資成本要比發達國家要高出七倍。因此,非洲大多數國家面臨着清潔電力項目融資成本高,項目可行性和可負擔性低的困難和現實。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我提出以下幾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我們需要設計新的國際融資體系使得低收入國家可以獲得足夠的長期低息融資。根據國際能源署的可持續非洲方案,到2030年,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的清潔能源在能源投資總額中占比将超過70%。調動這一規模的投資需要降低投資風險。政府在降低投資風險方面可以發揮重要作用。
一是繼續加大政府資金的投入力度和引領作用,利用有限的優惠公共資金,吸引更多的私人資本。
二是加大擔保,以合同機制或其他擔保為形式的政策支持增加清潔電力項目的現金流;
三是改善投資環境,大力發展氣候投融資、碳信用、可再生能源證書以及可持續債券等支持清潔電力的新融資方式。
四是統籌運用這些資源還可以幫助培育更強大的當地資本市場,進一步增強該地區能源部門融資的能力。
這是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内容,不妥之處,也請各位領導和專家指正,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