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論道|鄭任遠:發展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通過長期、定投、複利積累養老财富

時間: 2022-12-06 14:51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2月1日,由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鑫苑房地産中心主辦的第二期“清華五道口機構投資者系列講座”舉辦。富達國際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叢黎、富達投資大中華區投資策略及業務資深顧問鄭任遠受邀通過線上連線的方式,為師生們講述目标日期基金的沿革和發展。

叢黎首先介紹了富達國際近年來的業務發展情況。接着鄭任遠介紹了美國養老體系以及目标日期基金的發展,并分享了富達在養老資産管理領域的重要貢獻。在二戰時期以前,美國養老體系僅有第一支柱,資金來源于雇員或雇主,投資責任在于雇主,不存在個人賬戶。而在70年末、80年初,第二支柱、第三支柱出現,個人作為投資責任主體自主參與養老金計劃,投資範圍更廣,投資産品更多樣化,許多投資者因此踴躍參與市場投資。

然而在第二、三支柱發展初期,市場剛剛起步時也面臨着許多問題。在最初期,由于許多客戶不願承擔風險,投資多為銀行和保險類産品,導緻收益率非常低,而發展至80年代中,公募基金類養老金融産品作為優秀的投資工具進入市場,作為專為養老金客戶服務提供長期收益的基金,市場規模迅速擴大。然而,這一改變引發了新的問題。投資者由于自身的不專業,經常會在投資過程中出現不理性操作,如資産配置不合理、過于在乎短期收益、惰性投資,導緻最終收益虧損。鄭任遠分析了投資者年齡和風險承擔水平。按自然規律,投資者風險承擔能力遵循一條“滑降曲線”,年齡越高,風險承擔能力越低。然而數據顯示,大量投資者無法正确評估自身風險承擔能力,有80%的投資者将所有資産投入風險過高的股票市場,還有一部分投資者将所有資産都投入了收益過低的銀行資産,幾乎沒有人按符合自身風險承擔水平的資産配置方式投資。

為解決這一系列問題,鄭任遠根據物理學中的守恒定律,即不變量的核心概念,創設了目标日期基金(Target Date Fund,TDF):創設一隻基金,使之随着時間變化,策略自動日趨保守。在目标日期基金中,基金管理者根據投資者客觀的風險承受能力,對資産配置進行相應的調整,遵循投資者年齡越大,風險承擔能力越弱的規律。

TDF的推出在第二、第三支柱中被大量應用。通過TDF被加入到第二支柱401(k)計劃中的“投資默認選擇”産品清單中,投資者的養老資金将默認投向TDF,自動正确地配置風險适宜的資産,資産配置逐漸合理化,同時避免了不理性操作帶來的虧損。2006年,美國推出養老金保護法,正式立法建立“三自動一保護”制度:自動參加、自動投資、自動增加、法律明文保護雇主為員工做合規的三自動措施的法律免責權。即,在第二支柱中,員工“自動參加”401K計劃,“自動投資”目标日期基金或目标風險基金(Target Risk Fund,TRF)這類默認産品,“自動增加”儲蓄率,且雇主對此投資免責。這一法案進一步推動了TDF規模的擴大,資産配置合理的投資者數量與資金規模井噴式增長,由TDF作為核心支持的401K和IRA也鑄就了美國長期資本積累的基石。

鄭任遠随後剖析了目标日期策略類産品近年來的新趨勢。目标日期策略類産品包括目标日期基金和目标日期集合投資信托兩類産品。截至2021年底,美國目标日期策略類資産累計總量已突破3.30萬億美元,2015-2021資産年複合增長率達20%。在目标日期策略類資産中,從産品類别來看,共同基金類産品占大部分,但近年一直穩步下降,計劃發起人逐漸轉向目标日期集合投資信托型産品;從産品策略來看,被動型目标日期策略基金占比整個市場近60%,主動型正逐步将市場份額讓給被動型,集合投資信托類産品大部分都為被動型策略。

講座最後,參會同學就中國個人養老金制度發展、基金公司和基金經理的從業要求等等話題進行了提問。鄭任遠進一步分享了他的觀點,他認為中國的人口老齡化問題迫切需要解決,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出台非常及時且必要,個人可以通過個人養老金進行長期的養老資産積累,以獲得更多長期複利。同時,他指出,默認定投非常重要,可以極大地提升養老投資的便利性,幫助投資者克服惰性,實現長期投資、長期積累。另外他指出由于養老金超長的投資周期這一特性,針對基金公司的審查和考核應當非常嚴格,保證其合規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