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名師大講堂|康奈爾商學院院長安德魯·卡羅伊:生物多樣性金融:下一個前沿?

時間: 2023-11-10 16:47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2023年11月8日,康奈爾大學約翰遜商學院院長、哈羅德·比爾曼管理學高級教授安德魯·卡羅伊(Andrew Karolyi)做客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發表題為“Biodiversity Finance: The Next Frontier?(生物多樣性金融:下一個前沿?)”的演講。本次論壇由Betvictor中文版主辦。

圖為安德魯·卡羅伊

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金融學講席教授張曉燕發表歡迎辭并主持本場講座。

圖為張曉燕發表歡迎辭

講座中,卡羅伊首先介紹,世界經濟論壇曾經做過一個調查,讓大家選出全球未來十年内最嚴重的風險,最終生物多樣性風險位列第三位。哺乳動物、鳥類、魚類、爬行動物和兩栖動物的數量在過去四十年中減少了60%。而世界經濟産出的一半以上,高度依賴于健康穩定的自然條件,生物多樣性風險已經成為擺在人類面前的重大問題。根據保爾森研究所、自然保護協會和康奈爾大學阿特金森中心2020年的一份聯合報告估計,2019年投入到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資金為1240億至1430億美元,而阻止生物多樣性惡化所需的資金高達7220億至8670億美元。現有的資金絕大部分來自政府,如何号召私人部門資本進入生物多樣性金融值得深思。

圖為講座現場

卡羅伊随後介紹了政界和業界為應對生物多樣性風險做出的努力。在政策方面,世界各國及相關組織紛紛采取行動,如美國馬裡蘭州的環境法規、TNFD風險管理和信息披露框架、英國的環境立法等。卡羅伊着重介紹了中國作為大會主席國引領和推動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COP15)。該會議第一階段于2021年10月在中國昆明舉行,第二階段于2022年12月在加拿大蒙特利爾舉行,最終通過了《昆明-蒙特利爾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該會議是最重要的環境會議之一,為共同遏制乃至扭轉全球生物多樣性喪失、恢複生物多樣性描繪了藍圖。生物多樣性風險也逐漸成為業界的熱點話題。其中,伯利茲的藍色債券成為了經典的海洋保護案例,其他的藍色債券、犀牛保護債券以及碳補償計劃的興起也展現了金融為生物多樣性保護賦能的巨大潛力。

卡羅伊接着指出,盡管金融在促進生物多樣性保護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但在學術研究上,金融領域的頂級期刊尚未構建出一個生物多樣性風險的研究框架。這些風險如何被定價,通過什麼樣的金融中介引導私人資本進入生物多樣性保護事業也都是未知的難題。卡羅伊表示,其他領域已經有文獻提出了生物多樣性的思考框架,如威爾遜在上世紀80年代就給出了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定義,引導社會關注和讨論生物多樣性問題。著名經濟學家馬丁·魏茨曼發表于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的兩篇文章所提出的多樣性理論,為生物多樣性的經濟學研究給出了框架性的指引。其他發表在經濟學期刊的學術研究也對多樣性如何測量、如何從經濟學角度理解生物多樣性進行了理論上的探索。卡羅伊表示,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生物多樣性金融也有望成為金融學研究中新的前沿話題。

最後,卡羅伊列舉了四個尚未得到解決的開放性難題,包括:如何搭建與生物多樣性交易相關的數據庫、如何衡量生物多樣性風險、生物多樣性風險會如何影響企業的運營決策、投資者是否真正關注生物多樣性風險。卡羅伊表示,盡管這些開放性問題具有很大挑戰性,但現有的數據和生物多樣性的指數可以幫助我們探索這些問題,我們需要群策群力,共同為生物多樣性金融的研究添磚加瓦。

120餘位師生、校友、社會各界人士參加講座,并與卡羅伊對生物多樣性數據的收集、政府政策和業界激勵等問題展開了一系列讨論交流。卡羅伊表示,目前生物多樣性領域金融的研究才剛剛起步,有很多重要的問題尚未有明确答案,他号召更多研究者加入這個新的領域當中,與業界一起為生物多樣性做出更多貢獻。

清華五道口全球名師大講堂是着眼于金融界的公益性系列學術講座,邀請全球知名學者、國内外監管機構高層管理人員、資深金融學教授等學術和實務造詣皆深的經濟學家,分享學術觀點,促進學術交流與進步,為同學們創造更多與大師近距離接觸的機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