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訪問學者鞠建東舉辦“非線性資本流動稅(準備金):中國資本流動管理與金融危機防範”聯合研究成果發布會

時間: 2016-07-13 16:0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713日,我院訪問學者、Betvictor中文版國際經濟研究中心主任、上海财經大學國際工商管理學院院長鞠建東教授在上海舉辦“非線性資本流動稅(準備金):中國資本流動管理與金融危機防範”聯合研究成果發布會。該研究項目由鞠建東、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魏尚進、複旦大學教授林曙、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施康、上海财經大學助理教授聶光宇、上海财經大學助理教授黎莉合作承擔。

1.png


(圖為項目組成員代表)

項目曆時近兩年,解決了長久以來困擾學術界和政策界有關發展中國家資本賬戶開放的問題,榮獲2016中國金融學術年會最佳論文獎。

研究在過往的金融危機模型上實現突破,理論上成功論證了政府通過征收非線性資本流動稅保證了國際資本的流動性,同時防止金融危機的發生。該項研究為中國資本市場開放進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從而有利于我國加快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步伐。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明确指出“推動資本市場雙向開放,有序提高跨境資本和金融交易可兌換程度,建立健全宏觀審慎管理框架下的外債和資本流動管理體系,加快實現人民币資本項目可兌換”的要求。同時,我國當前金融改革正處于關鍵時刻:一方面,各項改革措施正在穩步推進,資本賬戶開放進入最後也最為敏感的時期。另一方面,宏觀經濟又恰處“三期疊加”狀态,局面錯綜複雜,國内國外都面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因此,如何在穩步推動資本市場開放的同時保持宏觀經濟的穩定,防範金融危機就成了至關重要的問題,這也是此項研究所力圖解決的問題。

通過利用79個國家從1973年到2010的跨國年度面闆數據分析,項目組發現資本賬戶開放對金融危機的影響并非簡單的線性關系,這表明選擇正确的開放時點對于防範危機有重要作用。就目前我國宏觀經濟形勢來看,經濟增長面臨下行壓力,人民币彙率存在一定的貶值壓力,彙率改革也尚未完成。從外部看,美聯儲的貨币政策正處在由松到緊的轉變的關鍵時點。因此,需要特别關注資本賬戶開放可能帶來的風險。

研究發現大規模的資本外流會觸發資本外流/實際彙率貶值的惡性循環,引發金融危機。因此,為了防範金融危機,最大化社會福利,理論上要求對資本的跨境流動進行管理。在此基礎上,項目組提出最優的稅制應當是對資本流動加征非線性資本稅,即邊際稅率随資本流動量的增大而增加。基于理論模型,項目組進一步研究非線性資本流動稅在微觀層面的實現機制,進一步考慮了非線性資本流動稅制下企業可能産生的避稅行為,以及機制設計上應當如何對避稅行為加以解決。

項目組得出研究結論,即非線性資本流動稅使得中國資本市場有了一個防範國際金融危機的防火牆,使得資本外流/實際彙率貶值的惡性循環被阻斷。在此基礎上,中國國際金融體制改革的路線圖清晰的浮現。

2.png

(圖為鞠建東在發布會現場)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