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藝璇:以赤誠之心 抵理想之境|吾道青年

時間: 2021-10-26 14:5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專題介紹

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研究生階段就是緊要處。當剛入學的躊躇滿志,化為日複一日的上課和科研;當初見小院的欣喜雀躍,成為日日相似的風景,在小院中的這批青年,他們還初心如故嗎?

答案是:“宗旨既定,自行正軌。”

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家國天下,五道口學子們在專業學習的道路上,踏實前行,日積跬步,躬行不辍。青春正當其時。來“吾道青年”專題,看看小院中的青年們,聽聽他們在五道口的成長故事。

青年檔案

1.jpg

張藝璇,Betvictor中文版2019級直博生。現任學院黨建助理、金博19黨支部宣傳委員、全校新生黨支書專項培養計劃“新雁四期”輔導員。獲國家獎學金、Betvictor中文版未來學者獎學金、優秀研究生黨支部書記、優秀共青團員、綜合優秀獎學金、社會工作優秀獎學金、社會實踐優秀個人等榮譽。

學無遺力,且行且思潛心尋

記得剛開學時,我寫下對自己的期許充分利用學校和學院資源,認真完成基礎理論和工具課程的學習,打下“術”的基礎;大量閱讀經典書籍和最新文獻,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培養“道”的直覺。

兩年時間中,我雖未能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潛能,但至少做到了學無遺力、問心無愧,順利通過了六門博士生資格考試。正是在聆聽老師諄諄教導和與同學并肩奮戰的日日夜夜中,我逐漸培養了嚴謹有效解決問題的能力,磨練了不怕吃苦、迎難而上的品格。這是我博士期間迄今收獲的最寶貴的财富。

學術研究是博士生的本職工作。我對學術方向的探索起源于博一的寒假,在幫助校對《金融科技研究前沿與探索》一書文稿的過程中,我感慨于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對傳統金融的重塑,逐漸對金融科技相關研究産生了興趣。後來,在導師悉心指導下,我開始嘗試進行網紅經濟相關研究,聚焦于網絡直播打賞這一新型财富支配行為,在全新的領域中摸着石頭過河,感受學術的嚴謹性和不确定性帶來的無窮魅力。目前我已完成一篇完整的學術論文,處于國内一流期刊投稿複審階段,同時據此形成一篇研究報告,為當下“飯圈”的整治提供了行為金融學基礎。未來,我希望能夠繼續瞄準社會經濟發展最前沿,在本專業學術領域深耕細作,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做到學問無遺力,功夫自蘊心。

黨建引領,踐履笃行勇擔當

在黨建主線貫穿下,我先後在班級、學院、學校多個社工崗位上發光發熱,為大大小小的集體作出積極的貢獻。

帶動集體,凝心聚力。入學時我被同學們推選為金博19黨支書。兩年來,我動員8名同學遞交入黨申請書,發展4名同學,轉正1名同學。我創新性地提出了“打造‘1+X’支部共建模式”的工作思路,面向全校5個院系進行宣傳推廣。支部聚焦中心大局,把握重大契機,因勢利導開展組織生活,強化思想引領。基于紮實的支部建設成效,金博19班也因此獲得了Betvictor中文版研究生先進集體的榮譽,成為“聚是一團火,散是滿天星”的優秀典範。

2.png

圖為張藝璇(居中)和同學們在一起

   思政引領,潤物無聲。擔任金博20新生助理期間,我堅持黨建引領與集體聯動“雙促進”、整體覆蓋與個體關懷“雙結合”,用心用情做好這一“良心活兒”,也收獲了金博20“小天使們”帶來的溫暖與感動。一年将至,我梳理大家取得的各項成果,剪輯成視頻發布在個人視頻号上,獲得了近3000次播放量。

今年秋季學期,我開始擔任黨建助理,深知重任在肩,唯有努力盡職。我緊緊圍繞嚴把黨員發展“入口關”、編織聯學共建“同心圓”、帶好黨建隊伍“領頭雁”、形成課題項目“經驗庫”四個模塊,守正創新,砥砺前行。在黨建課題項目申報上,我在中國基層網署名發表文章《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堅定青年理想信念》,并輔修了馬克思主義學院兼修碩士來夯實自身理論基礎。

3.jpg

圖為張藝璇(舉牌者)參加馬杯運動會方陣

服務大局,擔當責任。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我在這一年擔任校研工部思教辦助理,密切參與到學校疫情防控大局工作中。作為鄂北臨時黨支部對接人,我聯系了十堰和随州兩市84名同學,協助支委開展7次組織生活,引導4名同學遞交入黨申請書;作為清華研工小站運營者,我審核發布日常推送,并整理形成《研究生黨建宣傳工作錯誤案例四十講》,面向全校各院系分享;作為“新雁四期”輔導員,我組織新雁之聲宣講隊,獲得了熱烈反響和一緻好評。

 躬耕實踐志願奉獻共芬芳 

4.jpg

圖為張藝璇所在支隊在浙江嘉興南湖基層實踐

今年暑假,我來到浙江嘉興南湖這一紅船起航地開展社會實踐,于活力新區貢獻金融力量,于黨建高地傳承紅色基因。作為南湖新區主任助理,我參與亞馬遜中國與南湖新區的合作洽談,并在南湖基金小鎮的招商、風控和投融圈三大核心部門進行輪崗,形成一篇萬字調研報告;作為實踐支隊臨時黨支書,我圍繞“學習講話談感想”“南湖紅船憶黨史”“我為群衆辦實事”“宣講之聲入人心”組織開展7次黨組織生活,并在人民網發布兩篇署名文章。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支隊先後得到了央視新聞聯播、中青網、清華新聞網、清華官微等媒體報道。我代表支隊進行評優答辯,使得支隊從十幾支隊伍中脫穎而出,斬獲社會實踐金獎支隊的榮譽,我自己也被評為社會實踐優秀個人。

5.jpg

圖為張藝璇參加建黨百年文藝演出志願服務

志願服務是黨員為群衆辦實事做好事的重要途徑。我先後參加了“清研愛勞動”、疫苗接種、無償獻血等日常志願服務,也積極參與了清華110周年校慶大會和建黨100周年文藝演出等專項志願服務。尤其是在建黨100周年文藝演出期間,我頂着期末考試和博資考的巨大壓力,按時參加每次演練,與成千上萬志願者一起,為盛事的圓滿舉辦保駕護航。此外,實踐期間恰逢台風“煙花”登陸浙江,我和同學們堅守崗位,沖鋒在前,深入抗台救災一線,與廣大群衆一起共渡難關,用實際行動诠釋了清華學子的使命擔當。

文體兼修,目之所及皆風景

我始終認為,生活不應該隻有奔跑和忙碌,還應該有駐足和欣賞。于是,我不斷跳出舒适圈,發掘自己在文藝和體育方面的潛能。從四肢不協調的舞蹈小白到敢于在新生晚會和學生節上台表演女團舞;從跑幾步路都會喘氣的體育廢柴到跳4000個繩都面不改色甚至把繩跳斷;從握拍姿勢都不标準的網球菜鳥到現在能夠和别人對拉幾個來回……現在想來,這些經曆構成了我兩年回憶中的一抹獨特亮色,将平凡的日子點綴得五彩斑斓。

正所謂勇往無前,不是因為迷茫,而是更加明白心之所向;徘徊溯洄,不為道阻且長,而是熱愛那泗水之濱的風光。未來,我會将自己的愛好堅持下去,努力在文體兼修、全面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邁進。

博士求學生涯即将過半,兩年的積澱讓我深刻明白,每一滴汗水,每一份努力,都有它的價值與意義,正如《時間之書》中所說,你隻管去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凡是過往,皆為序章。此刻,站在新的征程上,我會繼續懷着一顆赤誠之心,一步一個腳印,一年一個台階,奔赴自己的理想之境。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