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檔案

陶安迪,牛津大學工程科學學科本碩連讀,劍橋大學化學工程與生物技術系博士, 2021年加入清華五道口“WIN·未來中國”青年企業家項目首期班。
臨危受命和快速疊代
“接班的第一年就長胖了二十斤。”陶安迪自我打趣道,被昵稱“陶胖迪”。曆經三年成長淬煉後,他身上沉澱着一份超出年齡的穩重成熟。從本科、碩士到博士,陶安迪在海外求學多年,經過長期标準理工科和嚴謹學術思維訓練,形成了嚴謹、缜密、理性的學術思維與方法論。本想畢業回國内高校繼續學術方向,但2019年父親突然病倒,隻能受命于危難之際,全面接手家族企業。
短短三年時間的多重挑戰與壓力,逼着陶安迪能力快速疊代成長。在企業内部,以最快的速度熟悉企業運作,進行戰略制定與調整,甚至自我革命;在家族内部,要與父輩快速磨合和溝通,在代際溝通、思維方式和傳承目标等方面磨合、妥協和統一,探索适合自己的家族傳承模型;在對外的市場行業環境中,則要面對高度不确定性的疫情之下的劇變和挑戰,學習快速認清大勢所趨,順勢而為将戰略從積極調整至保守務實。

圖為海外求學時期的陶安迪
快速接班和成長之路,更需要系統性、高度濃縮及實戰型的全面知識學習體系,作為強有力的支撐,陶安迪于2021年加入Betvictor中文版“WIN·未來中國”青年企業家項目首期班,了解金融市場和資本運作,學習智慧企業的經營與管理,掌握家族企業的經營與傳承。“老師們從基礎的上層建築構架,與中國的宏觀經濟形勢等國情的深度結合,為我的現實工作,包括企業和家族内部的溝通,都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邊學邊做,以行促知,以知促行,最終達到知行合一。”陶安迪說到。
2019年,剛剛回到家族企業,陶安迪心懷大幹一場的雄心。“我們搞學術的很容易陷入到理論的糾結中,沒搞清楚理論就不幹。而父輩們是先做了再說,所以這是互相妥協的三年。”
陶安迪父親于1987年創建公司,經過三十餘年發展,已經成為一家專業從事染料及數碼印花墨水研發、生産、加工、貿易的高科技集團公司,屬于浙江省級高新技術企業和國家重點扶持高新技術企業,是細分領域龍頭企業。父親曾獲中國染料百年企業家獎,見證和引領了國内染料工業浩浩蕩蕩的建設曆程。

圖為接手家族企業之後的陶安迪
雛鷹的成長依賴老鷹的扶持與包容,父輩等家族成員和老員工們給予莫大包容,不計前嫌,忠言相告,靜靜觀察,看着雛鷹一點點成長,“畢竟成長都是血淋淋的。但家族情感很牢靠,給了我有力的支撐,而父母的底子打得好,包容和允許我去犯錯誤。要有清晰的覺悟去認識錯誤,但也不用過于自責,犯了錯,要及時總結,快速疊代自己。”
濃縮學習和順勢而行
2021年,陶安迪成為“WIN·未來中國”項目首期班學員,“在校園裡待了二十幾年,一下子進入社會滾摸爬滾打,老是覺得脫離了學習狀态。在工作的時候,很難保持獲取新知識的開放心态,感覺特别空虛,又确實抽不出時間讀個學位,但還是想繼續在校園中讀書。”當他看到項目的課程體系正是以家族傳承為核心,勢、融、企、家四大主題的矩陣式課程,正契合他的痛點。更重要的是,清華五道口的學習項目,為類似陶安迪這樣正在接受實踐錘煉的青年企業人才提供了持續進行高層次學習的優質條件和良好氛圍。

圖為在未來中國項目學習的陶安迪
政治經濟學課程,讓他系統全面學習到中國政治體制和經濟形勢等,他開始能夠與長輩們對話并言之有物,漸入佳境。尤其結合自己經曆的教訓之後,讓他更清晰地反省和深刻意識到在企業實際運作層面,要順應經濟大環境去做事,“現在整個行業在經濟下行周期背景下,行業小環境和國際大環境同頻共振。”這也助力了他的知行合一,融入到企業戰略穩健調整中。
構建價值和傳承模型
令陶安迪感到困惑并思考、探索的核心問題之一,是找到真正屬于自己的家族企業傳承模型,這也是他不得不臨危接班之後一直在尋求的答案,“其實很我很想和父母達成共識的問題是,他們想傳承的到底是什麼?是公司經營的傳承?還是家族文化的傳承?”
他希望能夠賦予“接班”真正的意義,并真正厘清傳承基礎模型和機制。“就像我們讀博士的方法論一樣,既然開始做這件事,就要賦予意義,要有非常清晰的模型,分清楚權重,然後把注意力投入進去,有層次地推進。就像我們做工程一樣,要優化目标和指标數據。”
清華五道口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高皓老師的課程,通過鮮活的哈佛商學院經典案例教學,分析中國與世界家族企業領域的關鍵議題,詳解家族企業傳承規律,探讨新生代企業家的成長路徑、方法和有效的傳承工具,給陶安迪以深刻啟發:“接班人的能力、品德、志趣、接班意願很重要。”
迄今為止,陶安迪從“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理念出發,構建出三個層面的家族企業傳承的價值體系。第一層面是個人層面,是對自身能力的修煉,“企業管理學問很深,值得去深究,像社會學的一個投影。”第二層面是在家族層面,維系家族歸屬感和責任感,通過努力向父輩交出一份優秀的答卷,不辜負他們多年的基業耕耘。第三層面則回歸到企業的經濟社會功能,持續穩定地給社會提供優質的産品和服務,為社會做貢獻。“市場經濟下,為了讓企業有價值地延續下去,要緊跟時代、社會和市場的需求,追求創新與發展。”
擁抱變革的新生代企業家
接受訪談時,陶安迪剛參加完黨的二十大精神學習培訓班,對于新一代企業家的曆史使命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尤其是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民營企業的重要性,為未來的發展繪出壯美的圖景。前程錦繡,自當揚鞭馳騁。他表示中國民營企業中有90%都是家族企業,民營企業作為中國經濟體制下的有效補充和經濟主體,發揮着不可或缺的經濟和社會作用,黨的二十大精神更是強調激活民營企業的經濟主體的重要性。
“敢于奮鬥,以愛國思想為核心,堅持艱苦奮鬥的精神。企業家要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首先要搞清楚方向和做事的價值和意義,明确之後要有堅持幹下去的企業家精神,其實内核和幹革命是一樣的,有了宏大的目标之後要堅持做下去。而在家國情懷浸潤下的企業家精神,文化自信是中國民族企業家樹立人格之本,優秀的傳統文化是底氣,革命文化是硬氣。”這是陶安迪作為新一代民營企業家的最深體會。
(高管教育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