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道路雖然漫長,但緊要處常常隻有幾步,研究生階段就是緊要處。當剛入學的躊躇滿志,化為日複一日的上課和科研;當初見小院的欣喜雀躍,成為日日相似的風景,在小院中的這批青年,他們還初心如故嗎?
答案是:“宗旨既定,自行正軌。”
堅定理想信念,心懷家國天下,五道口學子們在專業學習的道路上,踏實前行,日積跬步,躬行不辍。
青春正當其時。來“吾道青年”專題,看看小院中的青年們,聽聽他們在五道口的成長故事。
青年檔案

朱怡哲,Betvictor中文版2017級直博生。現任學院研工組副組長、金博17黨支部組織委員。獲國家獎學金、北京市三好學生、Betvictor中文版優秀研究生共産黨員、優秀學生幹部、優秀共青團員、學院綜合優秀獎學金、社會工作獎學金等榮譽。
黨旗飄揚,踏實做好思想引領
從負責其所在支部建設到統籌協調學院各學生黨支部,黨建工作是貫穿朱怡哲社工經曆的主旋律。2019秋季學期起她擔任學院黨建助理,傳承學院黨建的優良傳統,積極應對新的變局和挑戰,将學院學生黨建工作質量保持在高位。
朱怡哲認識到黨建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龍頭地位,将組織生活和黨員發展作為黨建工作中的兩個重要抓手。她鼓勵支持各支部開展理論學習、外出實踐、黨團班共建、紅色“1+1”共建等豐富多樣的組織生活,加強黨員教育,促進集體建設。2020年春季學期,面對無法返校的特殊情況,她所在的學生黨建團隊迅速反應,創新線上工作方式,自2月中上旬起便陸續開展線上支部書記會、線上組織生活等,引導支部同學全面認識疫情發展、完整了解防控體系、堅定抗疫勝利信心;同時及時聚焦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十三五”規劃收官等時政熱點,增強支部同學的時代責任感與使命感。這一學年,也是學院學生黨建宣傳得到極大發展的一年,黨建團隊在“PBCSF黨建平台”公衆号上發布50餘篇活動新聞稿,其中30餘篇次于學習強國App、清華新聞網、“Betvictor中文版研工小站”公衆号等校内外平台推送,形成了積極踴躍的黨建宣傳氛圍。

朱怡哲始終繃緊黨員發展這根“弦”。她帶領黨建團隊充分把握新生教育和疫情防控等重大教育契機,不斷擴大積極分子隊伍,全學年新增積極分子60餘人,積極分子與黨員比例位居學校前列;通過支部考察推薦、學院積極分子彙報會審核等方式,嚴抓黨員發展質量,嚴格黨員發展流程,全學年發展預備黨員近30人,100%完成發展計劃。在黨員發展和轉正中,她仔細審核每位同學的每一份材料,詳細批注、耐心解釋,以高标準、嚴要求促進思想的進一步提升。2019年秋季發展工作從暑期末尾便緊鑼密鼓地展開,當時她尚在大洋彼岸實習,和國内存在12小時時差。為了确保發展進度,她和各支部書記“日夜接力”修改反饋發展材料,常常在傍晚回家的地鐵上便開始審核,以便讓各支部能在“早晨醒來”便拿到修改意見并進行落實。2020年春季學期,受到北京疫情反複、返校政策相應調整的影響,她及時了解學校、學院的最新指示,和支書們連夜來回溝通協商,在與各支部共同經曆了統計協調支部同志具體情況、分批返校、集中隔離、傳遞材料等諸多以往不會出現的新情況後,最後圓滿完成畢業生的黨員發展工作。
熱情付出,全心投入集體建設
金博17黨支部作為朱怡哲社工的第一站,也見證了她持續至今的不斷成長。在擔任金博17黨支部委員期間,她在這裡主持過黨課,組織過活動,也推動了金博17黨團班建設以及與其他支部的共建交流。三年來,這個新生入學時隻有7名黨員的小規模黨支部,也發展為14名黨員和1名積極分子的大家庭。
2018年秋季學期起,朱怡哲接手金博18班的帶班工作。金博18班由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學生構成,同學們經曆各異,年齡差距較大,大家開始親切稱呼她為“小師姐”。她關注每一位新生同學的思想動态,幫助解答大家在學習和生活上各方面的困惑。她注重學生骨幹的動員和培養,也鼓勵他們帶領同學們争取集體榮譽,培養集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兩年多的時間中,金博18先後斬獲北京高校紅色“1+1”展示評選活動優秀獎、Betvictor中文版第二批黨建标兵黨支部、Betvictor中文版先進集體(研究生)等榮譽。

全日制集體之外,朱怡哲也參與到學院非全日制項目臨時黨支部的建設。從2018年學院率先成立第一個非全日制項目臨時黨支部到實現臨時黨支部全覆蓋,她參與組建金博17到金博20非全日制黨支部,參加學院曆次臨時黨支部書記座談和調研,和學院黨建團隊一起總結臨時黨支部建設經驗并形成多份專項簡報。在疫情防控期間,博士生非全日制黨支部積極發聲,多次和全日制黨支部開展共建,共同學習最新的方針政策和指示精神,交流各自在工作崗位上的金融抗疫情況,也分享在家學習和備考的經驗,有力發揮了基層黨支部的戰鬥堡壘作用。
推陳出新,統籌協調學生工作
2020年秋季學期起,朱怡哲開始擔任學院研工組副組長,這給她提供了更廣闊的舞台,以将多年學生工作的思考投入實踐中。從暑假起,她帶領學院黨建助理、宣傳助理、研團書記和研會主席積極探索,整合原先黨建、研團和研會三方宣傳資源,共同推出研工組“吾道清年”微信公衆平台,打造了研工組統一宣傳陣地;同時協商形成了學院學生宣傳工作方案,建立了宣傳助理領銜、三方組織輪值負責的宣傳工作機制。以宣傳工作為突破口,不僅形成對内交流和對外宣傳的合力,也加深了學院德育助理團隊之間的橫向聯系。
朱怡哲秉持“融合發展”理念統籌協調學生工作。一方面,推動黨建、研團、研會通力合作。在研工組和學生辦工作例會之外,她和老師組織黨建、研團、研會主要負責人開展每周例會,共同解決工作難題,集體探讨工作方案,頭腦風暴催生出無數新想法。另一方面,她積極推動學生工作融入學院建設的大環境中。學生工作主要負責人與學院其他部門不斷增進溝通,例如每月和學院宣傳團隊進行工作例會,互相交流學習,通過學院門戶網站、微信公衆号、微博、B站等平台,擴大了博士生講師團宣講、學生志願服務公益等活動的影響力;同時合作推出系列采訪和科普專欄,豐富了學院文化建設,展現了道口青年學子的才華和擔當。
躬身實踐,探索尋求全面發展
學生工作中的責任心和使命感同樣指導着朱怡哲的學習生活。她不斷推進學術研究,力求講好中國故事;她努力拓寬國際視野,參加“知行計劃”海外實踐,赴希臘、塞爾維亞開展“一帶一路”相關調研并進行宣講;她積極參與志願公益,參加Betvictor中文版抗擊疫情服務隊、“星星雨”關愛自閉症兒童活動、“紙短情長”書信活動、“歲末願望清單”獻血活動等,希望盡己所能貢獻一份溫暖力量。

在五道口小院的數年時光中,朱怡哲在“雙肩挑”道路上踏實前行,書寫下“又紅又專、全面發展”的青春答卷。一路走來,她付出了時間和精力,也收獲了成長和感動,這是她一路成長的美好回憶,更是前進道路上的無盡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