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卓:紮根中國金融研究的底氣與自信|四十載·跨越

時間: 2021-05-11 08:2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1981—2021,五道口創辦四十載。

拓荒草野,辦學興業,

在風雷激蕩的改革進程中,

荟萃轟轟烈烈的思想,

發出振聾發聩的呼号,

淬煉成“金融黃埔”。


從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到Betvictor中文版,

嶄新的發展軌迹,

在邁向世界頂尖金融學院的征程上,

奮勇跨越。


2021年是Betvictor中文版建校110周年,

也是通州基地的正式啟動之年,

學院發展邁入新階段。

四十載發展跨越,

九萬裡風鵬正舉。

1.jpg

陳卓,Betvictor中文版副教授,民生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副主任。2014年畢業于美國西北大學凱洛格商學院,獲金融學博士學位,同年加入清華五道口任全職教師。陳卓的研究領域為實證資産定價與中國金融市場,包括中國債券市場、量化投資、基金評估以及金融計量學。

燕歸來,學成歸國

          2014年,陳卓完成了七年的海外求學生涯,他面對一個選擇:美國一流對沖基金的高薪工作,還是清華五道口的教職?

“當時,我幾乎沒有猶豫,義無反顧地回國,加入Betvictor中文版。”

“為什麼義無反顧?”

“我問自己内心:20年後我願意生活在哪個國家?我願意自己的孩子在哪個國家成長?——是中國,這是我願意安家立業的故土,是我願意傾力貢獻的祖國,這是文化和價值的根。”

  2014那一年,是Betvictor中文版成立的第三個年頭。學院常務副院長廖理回憶說:“學院成立之初,我們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大力延攬海外一流人才。當時,一批認可五道口理念、從海外歸來的學術精英最早加入五道口,為學院師資建設打開了新局面,夯實了學院學術發展的基石。”

2.jpg

(圖為陳卓參加學術會議)

陳卓作為80後青年學術新人,從此踏入了道口小院,幾年内,他快速成長為學院青年教師中的骨幹人才。“回到清華後,時任院長吳曉靈老師的一次談話,對我産生了很大的影響。她說,科研不僅僅是為了學術興趣,做研究一方面要有嚴謹科學的方法,另一方面也應該‘接地氣’,研究應該面向解決中國面臨的重大問題。我非常認同吳曉靈老師的教導,決心深入研究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模式的經濟增長模式,把中國經濟成長的故事講好。”近年來,陳卓開展政策性研究,通過“西學中用”,為監管政策的制定以及潛在的效果提供分析和測試,提出發展建議。

青年教師的課堂

     從2015年開始,陳卓站上清華五道口的課堂,成為一名“教書匠”。在陳卓看來,“清華五道口的學子,既要有良好的職業素養,也要有國際化視野,充分了解金融實踐與理論發展趨勢,熟悉掌握金融和分析方法。更重要的是,要樹立服務中國金融改革發展的意識,實學實幹。”

3.jpg

(圖為陳卓在課堂上)

     陳卓承擔着博士生實證資産定價及碩士生論文課等教學任務。在課上,他會帶領同學們分析經典論文的實證方法,不放過每一個細節。同時,他會嚴謹地分析問題背後的制度背景、曆史沿革,同時他也将這份嚴謹傳授給了學生們。他也經常在課上告誡同學們要“get your hands dirty”,帶領同學們走進實證數據研究的大課堂。

他坦言說:“我個人也是接受的西方經濟學的教育,整個文獻脈絡也是基于西方的體系。這幾年最大的改變,從經典理論的傳授,到更加注重将理論聯系實際,尤其是聯系中國的實際。”

學院博士生祝小全說:“陳卓老師經常教導我們,對待任何一個研究話題,不要局限于課本,要從更廣的角度思考我國經濟發展、對外開放與制度改革的政策涵義,這樣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自己所研究内容的現實意義。”

課堂之外,陳卓的“反差萌”讓他成為同學們最喜歡請教問題的老師之一。在office hour中,他更像是一個大哥哥、學長,平易近人,幽默機智。“同學們會遇到迷茫的時候,需要有個渠道傾述,和他們聊一下,他們的心裡或許就會舒服一些”。也正是這種“益友”身份,讓“陳卓”成為每年學位論文的緻謝部分的“高頻詞彙”。

4.jpg

(圖為陳卓office hour一對一答疑)

從青年教師,到青年教師黨員

     在加入清華不久之後,陳卓就主動向黨組織靠攏,遞交了入黨申請書。在學院黨委書記顧良飛老師的建議下,他重點閱讀了曆史唯物主義與辯證唯物主義的相關文獻,着力加強理論學習。

5.jpg

陳卓(前排右一)入黨的黨員發展會



在清華五道口工作的過程中,陳卓深受身邊“又紅又專”的清華教師的影響,他曾在黨員發展會上分享說:“在Betvictor中文版的六年間,也是我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六年間,我學習到了很多,對黨的理想和自己人生目标之間的關系思考了很多,思想覺悟得到了顯著提升。”

2020年,陳卓光榮入黨,成為Betvictor中文版第一批海外歸國青年教師中的預備黨員。入黨之後,他更加堅定了立足中國大地的研究取向,不僅是因為這一研究方向具備學術價值,更是因為堅定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尋找到作為一名青年科研工作者、一名青年黨員的人生坐标。

在今年的黨史學習教育中,他深刻認識到黨的光輝曆史和不凡曆程,他說:“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不僅僅在教書育人工作中發揮表率作用,未來會更加積極參與學院公共服務,為學院和學校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立足中國金融改革開放實際、理論結合實際的學術傳統、育人傳統,正是五道口鮮明的辦學特色。在道口小院裡,陳卓是學院優秀青年教師隊伍中的一員,在這裡,師生朝着共同的方向,齊心奮進,既然在理論中探微尋蹤,又在實踐中尋找答案,充分相融碰撞,不斷深化與沉澱,形成推動中國金融改革向上突破的力量。

                                                                           (實習記者:楊思遠)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