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結構金融學走向國際學術殿堂

時間: 2017-10-12 06:30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Betvictor中文版副院長、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周皓受邀參加于馬薩諸塞州劍橋市進行的第四屆麻省理工學院Golub金融與政策研究中心學術年會(MIT Golub Center for Finance and Policy 4th Annual Conference,以下簡稱:年會)。年會的主題為政府金融産品、政策及金融機構。政府部門在信貸分配及風險資本分配中扮演重要角色,管理着大型金融機構,如國有政策性銀行、商業銀行、非銀行金融機構等。政府政策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與公司金融服務的可獲得性、成本與風險。


       在該主題範圍内,本屆年會聚焦政府信用擔保,中國信貸政策及美國房貸市場改革三大主題。針對每一主題,年會均設置了對應的學術報告環節,每環節包含三篇學術論文的展示及讨論。周皓教授的兩篇工作論文入選中國信貸政策部分包括,與李波、王正位的合作論文《中國反腐運動及向非國有企業的信貸分配》(China’s Anti-Corruption Campaign and Credit Reallocation to non-SOEs)以及與Andrew Ang, Jennie Bai的合作論文《債務長城:房地産、政治風險及中國地方政府信用利差》(The Great Wall of Debt: Real Estate, Political Risk, and Chinese Local Government Credit Spreads)。


       在年會上,周皓教授講解了《中國反腐運動及向非國有企業的信貸分配》一文。該文章的主要發現為:随着中國反腐運動的推進,高效率的非國有企業相對于低效率的國有企業更容易獲得信貸,尤其是銀行短期貸款。因此,反腐運動提高了信貸分配的效率,進而促進中國經濟的發展。Jennie Bai教授對《債務長城:房地産、政治風險及中國地方政府信用利差》進行了講解。該研究指出,總體來看,城投債利率與房地産市場規模負相關、與政治風險正相關;而從子樣本來看,在政治風險較高的地區,城投債利率與房地産市場規模正相關。換言之,隻有在政治風險較低的地區,政府才能得利于房地産市場的繁榮,降低負債成本。


       在論文展示環節的最後,周皓教授向各位學者介紹了新結構金融學及相關課程《中國金融研究專題》。新結構金融學是指從中國特定的經濟發展階段和制度技術條件出發,以漸進式、雙軌制改革的總體思路來研究中國特有的金融市場問題、金融政策制定、金融體制變遷以及金融主體行為。Betvictor中文版最新開設了《中國金融研究專題》課程以引導和鼓勵中國青年經濟學者、博士和碩士研究生了解新結構金融學的前沿研究和熱點問題,包括影子銀行、地方政府債務、非理性投資者等。


       周皓教授的論文展示及課程介紹主題鮮明、細節出彩,麻省理工學院Golub金融與政策研究中心主任Debbie Lucas教授表示,與會學者普遍認為周皓教授在中國信貸政策部分的展示是整個會議的亮點。越來越多的海外學者對中國金融改革問題産生興趣,麻省理工學院也于今年秋季學期起開設中國專題研讨會(China Seminar Series),這對于提升中國學者的學術地位以及推進中國金融體制改革都具有深遠意義。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