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禮:保險助力文化體制改革和産業發展

時間: 2018-12-10 09:4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文/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副書記、副主席,Betvictor中文版理事會理事周延禮


        12月6日,以“開放與融合——文化金融發展新機遇”為主題的2018中國文化金融峰會暨首都文化産業投融資年會在北京舉行。全國政協委員、中國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原黨委副書記、副主席,Betvictor中文版理事會理事周延禮在主旨演講中表示,保險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文化産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保險業與文化産業融合發展作用至少體現在三個方面未來随着“文化産品+金融創新”的步伐,保險業在構建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中還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以下為演講全文:


       近年來,随着北京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事業的發展,文化産業在北京經濟社會發展中的作用越來越突出,地位越來越重要。大力推動和發展“文化+金融”,不僅是持續激發文化産業創新活力的需要,而且是大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和實現文化強國夢的重要舉措。


       保險業作為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其特有的經濟補償、資金融通和風險管理的功能,在文創産品制作和營銷、市場開發和推廣方面可發揮“助推器”和“穩定器”作用。因此,積極推動文化産業發展是保險業義不容辭的責任。


       2010年底,原文化部與原保監會聯合下發《關于保險業支持文化産業發展有關工作的通知》。《通知》下達後确定了11個首批試點的文化産業險種,認定了中國人民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太平洋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成為第一批試點的文化産業保險公司,保險業與文化産業從而走向全面對接。


       2014年8月國務院出台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幹意見》中還特别強調了要“積極發展文化産業保險、物流保險,探索演藝、會展責任險等新興保險業務,促進第三産業發展”要求。


       保險作為一種推動現代服務業的有力金融工具,也是成熟的理财工具和财富管理解決方案,可為化解各類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和法律責任風險提供專業服務,是市場經濟條件下推動文化産業發展不可或缺的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文化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在融資方面往往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如大多數文化企業規模較小,輕資産運行特征比較明顯,有形資産較少,無形資産較多,往往靠聲譽和品牌“打天下、闖市場”,文化企業的抵押擔保物品相對不足,盈利模式不明确,過往的經營業績不突出等,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制約了文化企業的成長,阻礙了文化産業更好更快的發展。


       結合我國文化産業的現狀,保險業可以在文化産業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等方面提供信用保險、貸款保證保險和履約保證保險等金融支持,解決文化企業資金需求困境。未來随着“文化産品+金融創新”的步伐,保險業在構建文化産業投融資體系中還會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具體說來,保險業與文化産業融合發展作用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保險可為文化産業提供多環節、全流程的風險管理服務。


       一是借鑒世界上文化産業發展程度高的國家經驗,保險可助力文化企業在更多領域拓展。現在,國外比較成熟的文化産業保險産品非常豐富,主要有:個人美術、珠寶、收藏品保險;展覽保險;博物館保險;公司藝術品保險;藝術品經銷保險;藝術品修複師職業保險;音樂會保險;話劇、舞台劇、馬戲表演等演出保險;場地保險;公共責任保險;演出取消保險;設備損壞保險;天氣保險;關鍵人員保險;侵權損失保險;動漫侵權責任保險;延遲完工保險等。


       國外保險同行也有較為成熟承保條款和費率,定價機制科學可靠,保險理賠經驗豐富。如,美國國際集團(AIG)、法國安盛集團(AXA),以及保險市場勞合社(Lloyd's)等,都設立了專門的藝術品投保業務部或子公司。這些外資保險公司在我國都有機構,中資保險公司可多與他們交流合作,共同服務我國文化産業産業的發展。


       二是保險可為文化産品特别定制保險産品。随着文化産業海外市場發展和保險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許多保險公司可以為文化産業提供量身定制的一系列保險産品,采用特殊的定價方法且具有保密特點。比如,英國保險公司可以為演員的眉毛、頭發等進行投保;《哈利·波特》出版時保險公司會為其量身定做版權保護;為足球運動員貝克漢姆的腳踝提供保險等等。


       三是我國已有文創産品保險的成功案例。我國文化産業保險起步較晚,但是也做了很多積極的嘗試。我國早在1990年北京亞運會、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年世博會期間,幾大保險公司就曾為該類文化活動提供了相關的保險服務。當時,上海世博局要求所有展會參與者必須投保綜合責任保險、建築安裝工程險、财産保險、展品和藝術品保險等四項規定保險。這次在上海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我們的太平洋保險公司提供了全面的、多險種保險保障。保險服務業得到了外交部、商務部和上海市政府的高度贊揚。


       再比如,在演藝保險方面,2003年中國人保和平安保險共同為“滾石”北京演唱會提供了“偶發事件保險”。中國人民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率先推出了藝術品綜合保險、文化活動公共安全綜合保險等8個專屬産品,且于2011年7月與中誠信托簽署協議,為中誠信托擁有和保管的藝術品提供從館藏、展覽到運輸各個環節的藝術品綜合保險保障,保額高達1.2億元。


       中國太平洋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6月承保了影片《全球熱戀》拍攝制作的一系列保險,保險責任包括演職員中斷參演、拍攝使用的相關财産損壞、以及第三方損害賠償等。此外,太平洋保險也與國内出版社,尤其是動漫遊戲生産商,合作承保完工險、侵權險等特殊保險品種。


二、發揮保險功能,改善文化企業外部融資條件。


       文化産業有一個特點,就是中小企業較多,自身抗風險能力較低,很難獲得外部融資。如果有了保險的參與,中小文化企業風險能夠得到一個适當全面的保障,企業自身融資信用等級就會相應提高,進而就可以改善企業的外部融資條件。


       一是采取“銀證保”模式,提高融資增信功能。在這方面,國内保險企業做了很多積極的探索,比如信貸保證保險及“銀證保”模式。信貸保證保險是貸款企業不需要提供抵押或擔保,僅需将自身信用作為保險标的投保或按照貸款金額的一定比例繳納保費,保險公司為文創企業還款能力提供保證,以此獲得較低利率的貸款,降低融資成本,提高企業的經營效益。


       二是采取“銀行+保險”模式,提高融資規模。在企業“信貸+保證保險”的基礎上,政府負責提供保費補貼、貼息補貼和風險補償支持;銀行則放大政府資金的杠杆作用,為經營主體提供貸款;保險公司負責為貸款主體提供保證保險。


       三是發揮信用保險“多險種綜合保險”服務作用。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也積極開發和探索文化産業等服務貿易方向的承保業務,例如:為文化出口企業提供融資便利和風險保障;為海外演出、會展設施提供通關關稅擔保;避免合同履行中關鍵人員違約造成的風險;為文化出口企業提供強大的資信服務;為文化企業的海外投資提供政治風險保障。


       2006年,中國出口信用保險公司為總投資1600多萬美元《夜宴》提供1年的出口信用保險服務,保額在1500萬-2000萬美元,這是影視作品海外發行與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的首次合作。這份保額使《夜宴》以版權抵押的方式首次獲得深圳發展銀行5000萬人民币的授信。


三、保險資金參與,為文化産業提供直接融資便利。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保險業的資産規模獲得了快速的發展,保險資金的應用渠道也逐漸和國際接軌。保險資金需要較高的投資回報,而文化産業正處于高速發展期,資金需要量很大,且投資回報率很高,雙方在直接投融資領域有着強烈的相互需求。保險資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式與文化企業進行合作:


       1.投資文化企業發行的債券。近年來,文化企業以發行債券方式融資的比例逐年增加,其債券發行量逐年增大,且投資風險相對較小。


       2.投資文化企業股權,既有利于促進文化産業發展,也使保險業共享文化産業高速發展的成果。


       3.投資文化産業,合作組建文創基金。2009年以來,在文化部的積極推動下,文化産業投資進入了較快增長期,大量文化産業投資基金先後成立,這些投資基金積累大量投資文化産業的經驗,并有多家基金取得了豐碩的投資回報。


       4.文創企業與保險機構合作推動文化産業發展。近幾年,不斷湧現保險業與文化産業合作的成功案例,包括國家京劇院與中國人壽的戰略合作、新華網與中國人壽的戰略合作、中國人壽作為中國網球公開賽戰略合作夥伴、陽光保險5.4億保險計劃涉足體育産業等等。


       5.保險業與文化産業合作空間巨大。将保險業引入文化類企業的生産經營中應該是未來的普遍趨勢,保險公司應該針對“文化産業”設立專門的風險類别,要從多元化的角度來為文化産業設計産品,提供風險保障。


       6.要拓寬視野,學習借鑒國外保險同行在文創産品與服務方面的有益經驗。我國的保險公司需要進一步引進和學習外國成熟的文化産業保險模式,并結合我國國情加以調整和改進,研發出适合中國文化産業鍊前、中、後端企業的文化産業保險産品。


       7.結合我國文創市場的實際,探索中國特色的文創保險産品。特别是在傳統的意外險、責任險、财産保險等常規保險的基礎上,根據中國文化産業的經營邏輯和風險規律,細分出專業的保險産品,如影視類相關保險、博物館類相關保險、藝術品修複師職業保險等。在保險産品創新方面,一方面需要建立藝術品等高價值文化商品的國際分保合作機制,另一方面需探索開發一些适合中小文化企業的新業務類型,如信用保險業務、溢額再保險業務等,以解決中小文化企業輕資産貸款難、獲貸金額低等問題。


       8.加大宣傳力度,形成政府和政策支持長效機制。政府補貼方面也要不斷改進和優化,力圖幫助保險公司建立對文化企業的認知,并協助文化企業獲得保險公司的扶持。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