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茂林:幹事創業 一心報國

時間: 2018-05-07 15:0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導語

做有擔當的五道口人

人間四月,紫藤氤氲,清華五道口迎來了院慶時刻。

三十餘年來,“五道口”與中國金融改革同行,輸送了大批金融人才。五道口學子們在金融領域的優異表現,讓“五道口”成為了我國金融改革的橋頭堡和思想策源地。

回顧過往,那些敢為人先、矢志成為金融變革推動者的五道口人有着怎樣的共同點呢?

那就是在“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精神感召下,有理想、有擔當,成為五道口人的共同烙印。

并入Betvictor中文版後,新一代的五道口人秉持“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校訓,傳承“五道口”精神,在新時代的大變革之下,堅持理想,不忘初心,勇于擔當,回報社會。

院慶之際,讓我們走近清華五道口師生,了解他們如何成為一位有擔當的五道口人。


茂林

2014級金融碩士

       大家好,我是清華五道口2014級金融碩士李茂林,2016年畢業後進入國務院扶貧辦,成為一名扶貧人。2017年主動請纓到國家級貧困村——甘肅省定西市渭源縣田家河鄉香蔔路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投身到國家三大攻堅戰之一的脫貧攻堅戰。

       我來自重慶,那裡山險峻沖破雲霄,水湍急一瀉千裡,以此讓千裡為重、廣大為慶的重慶在神州大地上鋪展開來,而自己從小也在一腳水、一腳泥中浸潤着山城氣質。成廣大、緻千裡,始終是自己成長的指導原則,這離不開明确的方向和持久的動力。

       2008年我考入Betvictor中文版經管學院,拓展了生命的寬度;2011年休學入伍兩年,增加了生命的厚度;2014年進入清華五道口深造,完成了專業學習上的二次加油;2016年畢業後進入政府部門并來到扶貧一線。


圖為李茂林2012年參加重大軍事演練

       清華五道口雖地處繁華的宇宙中心,靜谧的書香氛圍卻與喧嚣隔絕,每一次回眸,車水馬龍旁的紅牆綠樹令人神馳。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是對這裡的最好注釋。


圖為李茂林在清華五道口畢業典禮上

       國内不缺金融名院,每一位金融學子都面臨多重選擇,但清華五道口有着一枝獨秀的獨特氣質。心有所屬,慶幸自己求學的一站是五道口。

       五道口小院有圍牆、卻無藩籬,因而能百花齊放、流光溢彩。從金融學原理到公司金融,小院有幽默的王正位老師也有嚴謹的田軒老師;從宿舍到書桌,小院的一百米串起了生活的五味雜陳,有限的空間幻化着無限的人生。我們有趣味運動會和各類晚會,歡聲笑語的陪伴替代了形單影隻的匆匆。這裡,我們不僅握住了劈波斬浪的利器,更繡成了溫情淡然的靈魂;這裡,不僅綻放了自己,更收獲了友人。

       從一名學生到一名公仆,從耳聞眼見到幹事創業,從華燈閃耀的首都北京到星星點綴的貧困村落,雖然我失去了在富饒都市工作和生活的舒适便利,但卻得到了與貧困在一線搏鬥的機會,第一次面對之前未曾面對的貧困農村與貧困人口,告誡自己要正視困難“不怕苦”。

       貧困地區要追趕發達地區的步伐,彎道提速勢在必行,這片土地需要以前所未有的節奏幹前所未有的事,對标先進、搶抓先機,淘汰貧困,必須“敢為先”。

       貧困村的脫貧攻堅不是少數人的事,少數人也幹不成這件大事,最大程度上組織和動員大多數人參與其中,萬衆一心、衆志成城,“講團結”是确保戰役勝利的關鍵。

       作為共産黨員,作為貧困村的第一書記,在實踐中“重奉獻”,以一名共産黨員和五道口學子的奉獻精神不斷校正前進的方向。

       感恩“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精神,字字千金,讓身處脫貧攻堅戰中的自己有了指南針。

       2017年駐村以來,無論是涉及全村的産業發展、抗震救災、環境整治,還是個體農戶的家長裡短,自己都全身心參與其中。

       我走訪了香蔔路村260餘戶農戶,尤其是91戶貧困戶,詳細記錄了解村民的生産和生活的實際情況,始終堅持與村民同吃同住同勞動,力求真正察實情、把窮脈。


圖為李茂林(左)入戶調研貧困戶、發放扶貧公益崗位工資

       在黨支部引領下,組建了村内專業從事生産發展的隊伍,包括蜜蜂養殖、蟲草雞養殖、肉牛繁育、旅遊發展、食用菌種植、中藥材種植等專業小組,先後帶領40餘名村社幹部、貧困戶和部分村民代表前往全國7個省份開展學習培訓。

       精準扶貧關鍵要增強香蔔路村的“造血能力”和自身發展動力,我協助光伏電站村集體控股,預計村集體年增收35萬元。同時,積極引進外部幫扶力量,駐村以來自己先後引進40.2萬元的社會幫扶資金和價值2萬餘元的幫扶物資,引進價值167萬元的世界銀行養殖項目和價值230萬元的鹌鹑養殖項目落地村内開工建設,與天津上市藥企——紅日藥業建立中藥材定向收購合作關系,與上海莘華小學建立教育扶貧定點幫扶關系,與中國建設銀行國貿支行建立黨支部共建關系。


圖為李茂林(中)現場協調扶貧項目開工建設

       如今,金融已是脫貧攻堅的重要支撐,金融扶貧是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支撐,發揮着彈藥庫的作用。無論是扶貧産業的落地、易地扶貧搬遷的實施,還是貧困戶個體發展生産、接受教育、生老病死時的資金需求,都離不開金融的保障。

       目前金融扶貧政策框架建立、産品服務具備,政策性、開發性、商業性、合作性金融機構共同參與,形成了銀行業、證券業和保險業“三駕馬車”合力攻堅的金融扶貧格局。

       從學校到部隊,從北京到甘肅,感恩學校和組織給了自己一次次機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認識我們的祖國,感受這片熱土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正是這樣的實踐和沖擊讓我明白,作為青年一代,理想并不遙遠,擔當就在眼前。

       每個人都有選擇理想的權利,理想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在曆經清華的教育,部隊的曆練和駐村的體驗後,自己也逐漸明晰了理想,那就作為一名黨員公仆,全心全意踐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到組織和國家需要的地方去,以自己的行動服務更多的人。

       作為一名以服從命令為天職的軍人,雖褪下戎裝,但本色不改,聽從組織的召喚前往貧困地區幹事創業正是追逐理想下的責任與擔當。

       貧困地區,條件艱苦而困難重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脫貧攻堅戰役中,我們不時能聽到扶貧戰友流血,乃至犧牲的消息,一座座豐碑在追求理想的征途上樹立起來。但這裡也是廣袤的平台,既能切實感受到自己所作所為給當地帶來的實實在在的改變,也能看到作為戰友的第一書記們作為黨的十九大代表和兩會代表,向全黨全國傳遞着扶貧的聲音與力量。

       到國家需要的地方去,到幹事創業的一線去,多算為國為民為長遠的大賬,少算為己為私為眼前的小賬,這就是我理解并要遵循的“有理想、有擔當”。

       希望各位校友更加關注基層,關注扶貧,用金融之智為這一戰役加油助力,親身見證我國乃至世界千年曆史上的一次偉大跨越。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