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古拉斯?斯特恩(英國倫敦經濟政治學院政治經濟學帕特爾講席教授、格蘭瑟姆氣候變化與環境研究所主席、英國國家學術院院長、世界銀行前首席經濟學家):
非常感謝朱民的邀請,你是我一個非常特别的朋友,我也是盡可能利用這個機會來進行互動,我也特别高興您能夠邀請我來這裡,同時也能夠跟漢斯?保羅?博克納先生一起,他的确是時事方面的專家,我是一個學術人士,我做了很多研究,但是我想描述的是能夠做到什麼,和真正幹實事的還是有很大的區别,因此我也特别高興和漢斯?保羅先生共處一台。
我給大家講一個樂觀的故事,那就是全球能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當然,我們的這種樂觀主義還是要設定一些條件的,因為我們要讓它能夠發生,而且要在未來的20年裡面發生。實際上改變我們增長的模式,改變我們做事的方式,讓它變得更具有可持續性,這樣的窗口期是非常短的,因為我們在未來20年裡面有固化的風險,因為我們到目前為止建立了很多結構是固化的,我們有巨大的機會來進行變革。我們也知道要怎麼做,但是我想說的是,要将這個機會利用起來,我們需要和中等收入國家以及多邊發展銀行一起,以更加強有力的方式進行合作。我們也可以看到這個故事有了一個開始,但是我們必須要進行加速。
這是一個樂觀的故事,是一個有關我們能夠創建世界的樂觀的事,但是還是有一些設定條件的,如果我們損失了這個機會,未來将不會非常樂觀,而是會有一個極大的困難,下面是我想給大家講述的故事。在這個故事裡面有5個部分。
首先,我講會描述一下新的全球議程。第二,我也提到了有關延遲的風險與危機。第三,我将會介紹更多技術層面的,也就是經濟學,對經濟學這塊的講解我會非常簡短,我會把PPT留給大家,大家可以去看,而且裡面有很多資料。第四和第五部分,這些部分是我們關注的重點,也就是說怎麼樣将新的故事變成真實,怎麼樣能夠進行實現,為什麼它是一個具有吸引力的故事。
整體上來看,我們有一系列的國際的協議,2015年以及2016年可持續發展目标。我們知道2015年在紐約,對發展的融資這塊達成了協議,2015年氣候的協議在巴黎達成了,這是我們所謂的21屆巅峰會議,21屆巅峰會議實際上它的生效是非常快速的,我們是要55個國家需要批準才能夠生效,現在已經有130個國家已經批準了《巴黎協定》,協定在去年11月份就生效了。
因此這是一個非常棒的、非同尋常的協議。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還有有關氫氟烴的一個修訂案。2015年、2016年一系列非常大的國際協議的簽訂,對我們未來至關重要,使得全國的升溫能夠控制在在2度以下。《巴黎協定》以及可持續發展目标,都開創了未來全球發展的目标,從2015年到2020年,再到2030年。再回顧一下上一次,我們有全球議程的時候。在這之前,還有二戰,也就是1940年中期到1950年早期,當時有聯合國以及創造布雷森頓體系包括《人權宣言》、歐盟的創建等等,這些也都是非同尋常的階段。
為什麼當時合作會發生?在40年代的早期,以及在之後10年裡,我們經曆了兩次世界大戰以及大箫條,到處流血,在這種狀況之下,我們可以看到在這樣的一個世界裡面,合作是至關重要的。當時這個布雷頓森林體系是44個國家,還有美國。而2015年,已經有了200個國家,他們已經預測出了問題,共同設定了集體的目标,并利用這樣的能力進行前瞻,防止流血性的沖突發生。我們缺乏合作是非常危險的,而現在不再是這樣了。所以這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具有重大意義的發展。
2016年,我們也看到了一些不利于合作的事件,比如說美國的總統大選,還有英國脫歐等等,但是我們不要去忽略規模極大的全球的議程的意義所在。我認為在中國具有的領導力一直在持續而且是強有力的,我們不僅僅要關注富裕的國家,還尤其要不斷的關注這些中等收入的國家,來使得全球的議程往前推進,這是我想說的非常重要的一點。2015年12月份在巴黎,我們對氣候達成共識,包括使得地球的升溫控制在2度以下,防止對于氣候變化未經管理或管理不當對全球帶來負面影響。
第二,為什麼在巴黎能夠簽訂這個協議?因為人們了解替代性的方案有多麼大的吸引力。我們在學習,也在對外界展示,我們怎麼樣能夠以不同的方式進行增長。我們可以看到城市的問題,城市裡面的堵塞以及空氣污染不能呼吸的問題,同時也在思考怎麼樣應對他們,所以如果要去管理氣候變化我們要做什麼,要去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我們要做什麼?我們現在可以看到,這種替代的方案是很有可能實現的,而且相比我們之前的發展模式更加具有吸引力。
實際上第二部分是真正的《巴黎協定》,也是與之前2009年哥本哈根未能達成協議的重大區别,在這6年内我們也更多的認識到了,不僅僅是管理不當的氣候變化帶來的代價,我們也了解到我們能夠做什麼,而且這種可替代的方案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這就是我們增長的故事:轉變成低碳經濟,追求可持續的發展。
短期來說,基礎設施這塊,現在全球增長比較緩慢,投資也比較緩慢,剛才朱民先生也提到了,短期之内能夠極大的推動基礎設施投資,使得經濟不斷的發展;從中期的角度講,我們也會有一系列的發展與創新,這就是一個非常偉大的經濟的故事,也就是熊彼特講到的增長的過程。當有一個新的科技出現時,将會替代舊的技術,你會看到這種創新和發現、投資和增長的故事。
我們也知道,這是唯一可行的長期發展策略。如果是高碳的經濟,實際上它會在一個非常敵對的環境下自掘墳墓,所以我們這裡所描述的就是,在短期内保持增長的故事,中期的探索和創新非常令人興奮,同時也是唯一的一個長期的增長方式。
未來的20年是至關重要的,為什麼如此?全球的經濟在未來10-20年裡面,可能會有3%的增長率,也許會高一點或者是低一點,但是3%在未來20年裡面翻一番,這個沒有關系,但是我想強調的是,在未來的20年裡面,我們可以看到第二世界經濟體的經濟将會翻一番,基礎設施也将會超過翻一番的規模。
因此我們要問我們自己的是,如果你更青睐第二世界經濟,我們建立的這些基礎設施可能會翻一番,現在的照明設施會發生完全不同的翻天覆地的變化,如果我們還是按照以前的方式來做,那麼就不用再談可持續發展目标了,也不可能再控制2度的升溫,而且也沒有這種宜居的、空氣清新的城市了,因為如果也是按照這個模式的話,我們污染排放量會上升、空氣污染會上升,這與未來15年裡全球的排放必須要下降20%背道而馳。所以未來的20年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
所以,你可以看到,通過城鎮化,在世紀中期時,城鎮人口會成倍增長。這些城市肯定會受到我們接下來10-20年政策的影響。
我覺得未來的20年當中,我們這些比較年輕的,以及中年的人,應該攜手改變行為的方式,否則我們講的美好未來無法實現。可持續發展我就不說了,就是說下一代有同樣跟我們這代人的機會,或者說能夠有同樣的生活水平、同樣的福祉。對下一代來講,對他們的子孫後代,也會像我們對待他們一樣,也就是将自然資本、物理資本、社會人力資本等不斷地傳承下去。
這就是可持續發展的故事,它針對不同的資本,我們主要是從經濟的可持續角度來講,也就是說我們的增長速度要穩健,實現社會、環境可持續發展,有三個緯度,這個定義我不再贅述了。
大家可以看到,從氣候的角度來講,或者說其他的生态系統角度來講,實際上全球有共同的利益,也就是說,我們需要推動可持續發展,這會影響到我們的增長引擎。這就是SDJ可持續發展目标,一共17個大目标。這裡面我想跟大家強調,可持續基礎設施,實際上是所有的核心,所有的目标都是我們SDJ目标的一部分,可持續的基礎設施來講是個關鍵的工具,來推動其他的目标實現。
這就是全球的議程,我希望言簡意赅給大家一個大的背景,這實際上是曆史的一個重要時刻,未來20年是非常重要的,從2015年、2016年開始了,我們現在着眼于未來大的目标,而且我們針對未來的議程在全球範圍内達成了一緻。
下面幾張幻燈片關于氣候變化,相信大家對氣候變化比較熟悉了。
現在你可以看到,我們現在二氧化碳的當量(濃度)450PPM,這是從二氧化碳當量的角度來講,你可以看到每年增加2.5PPM,現在也不斷地增長,如果你要運行100年的話,就是在350PPM基礎上,再增加額外300PPM。
這樣的話,在未來一個世紀裡面如果我們要是不采取幹預的話,會再增加300PPM,未來一個世紀裡面會達到850PPM二氧化碳當量的濃度,相當于溫度升溫4-5攝氏度。過去300萬年以來,實際上還沒有升溫3攝氏度。我們不知道30度是什麼樣子的。我們從上一次冰河世紀到現在,也隻升溫了1攝氏度,從此之後,如果我們要是氣候變化管理不好的話,就會進入非常危險的境地。我們一定要進行很好的管理:如果你想使得溫度比較穩定的話,你一定要确保大氣當中的二氧化碳的當量濃度要穩定,因為二氧化碳會吸收熱,如果濃度高溫度就會上升,要使濃度穩定的話,氣溫穩定的話,你的排放就要實現淨零排放。要控制2度的升溫,就要在未來50年要确保穩定性。
現在可以看到每年是5000萬的二氧化碳當量的排放,現在我們要把它變成淨零排放,這就是未來50年的目标,因為你必須要濃度穩定,降低排放才能夠确保溫度能夠控制。延誤是比較危險的,會有固化的效應,比如說你要是高碳的、高排放的基礎設施,就會産生比較危險的結果。
這部分我就給大家看一張PPT,就是市場失靈。我們知道很多經濟政策都是BETVlCTOR伟德官网所做的工作,如果市場出現問題我們應該怎麼應對,當我們排放溫室氣體的話,會使得其他人的生命受到威脅,溫室氣體的排放就會傷害别人,所以這就是市場失靈。市場釋放出了錯誤的信号,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錯誤定價。當然還有其他方面我們要考慮,研發、資本市場,以及網絡,比如說電網等等,還有寬帶,以及回收再利用,還有公交,還有新興領域也要考慮。
另外還有一個協同效益,如果我們能改變我們的行為方式,關于污染,我們采取不同的行為會産生協同效益,上百萬的人認為污染造成了死亡,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燒,所以我們需要解決這個市場的失靈。
下面,因為我們已經描述了我們需要做什麼,我會簡要的跟大家介紹一下經濟政策怎麼來幫助我們,怎麼樣使得日程落地并得以實現。
朱民先生也說了,我們現在的世界來講,确實有很多的儲蓄,那麼實際上大家講的,這裡面尤其關于基礎設施方面,是投資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我們就是把這些投資的機會,就是可持續性的基礎設施的需求變成真正的項目。在這個過程當中政策非常重要,因為現在世界是缺乏投資的需求的,整個投資環境并不是那麼穩健,所以第一個挑戰就是要把投資環境變得更好,這樣更有利于投資,也就是說要比較好的、清楚的、可信賴的長期的政府的政策,這個是促進投資非常重要的部分。中國政府比其他國家做得好,但是從這個角度講仍然至關重要,值得繼續關注。
另外,你還需要融資,除了政策之外還要有正确融資的渠道,尤其是在早期的項目比較有風險的階段,一旦項目啟動了之後,有回報之後,融資自然就水到渠成了,其實早期的時候比較重要,而且比較有風險,那個時候怎麼樣獲得融資的支持是很關鍵的,這就是為什麼多邊發展銀行在這個過程中可以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因為多邊發展銀行他們的參與有助于政策的改善,而且能夠在早期的階段提供一些擔保、股權投資,不同的貸款的安排可以給他們引進基金,所以這種多邊的發展銀行非常重要。而且中等收入國家也非常重要,因為它占整個全球增長的70%,可以說大部分的基礎設施的投資都來自于中等收入國家,而且在扶貧方面也非常重要,因為基數比較大,所以中等收入國家也是扮演這種角色。
從這個角度講,你要有正确的政策再加上正确的融資,這樣的話中等收入國家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确保所有能夠實現,這就是我要大家講的故事的精髓,我們要使中等收入國家推動環境政策的改善,能夠跟這些多邊發展銀行進行合作,來實現正确的融資,在正确的時間使得這些項目能夠落地。
那麼這就是增長的故事,可以說過去我們已經講了很多,比如說我們采取行動的成本,比如說選擇替代的方案成本是什麼樣的,當然以前可能成本比較高,當然現在我們在不斷的學習,其實這種所謂的行動的成本來講并不是所謂的成本,因為我們過去已經投入了很多,找到了做事的方式,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方法,雖然沒有污染定價或者是碳定價,現在已經有很多的技術使成本越來越便宜。在這個過程中,中國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就是技術的發展降低了成本,電力方面的成本不斷的在下降,而且太陽能光伏發電還有電池成本都在下降。我們要利用很多的新的技術,這些技術已經是出現了,而且會有更多的新技術,我們要從電力的需求側方面進行管理,我們可以通過不同的運行的方式,用數字的技術等等進行需求側管理,這樣更好的組織一天當中需求的安排,确保在不同的峰值峰谷的時候進行匹配需求。
這些其實都給我們帶來很多的機會,我們也了解到,這些新的做事方式非常具有吸引力。我們也越來越意識到,過去的墨守成規是不好的,比如說污染的社會成本,每年有這麼多人死亡,在過去的十年當中大家越來越意識到污染有很多社會成本,對污染有了更多的理解,而且對于社會組織也進行了更多的分析,也就是這種污染可能會造成人的死亡,而且規模會比較大。
大家也可以看一下,這個是因為大氣污染所造成的緻病的疾病,在福祉方面的損失,可以說接近上萬億了。在印度,占據5%到10%的GDP,是非常殘忍的數字,死亡的人數再乘以人的生命的統計的價值,當然這是比較粗略的計算方法。在英國,這個成本也是很高的,英國每年也有3到4萬人,因為大氣污染而死亡,如果你要看一下這些計算,比如說死亡的人數乘以統計的生命的價值,也是占GDP的3%到4%。
我們可以看一下采取新的方式确實具有吸引力,我們不能墨守成規,另外如果要是還延續過去的方式的話,會對人們的生命産生非常大的代價,人的生命的成本是很高的。
就是說多邊開發銀行為什麼這麼重要?首先多邊開發銀行可以給我們帶來能力,比如說歐洲的複興銀行,我做首席經濟學家時,在俄羅斯工作,其中俄羅斯的一個項目太大了,那個時候如果它想的話,可以都把我們的銀行都給收購了,當然我們肯定不會賣。其實它根本就不需要我們給他錢,他就希望我們歐洲的複興銀行能夠加入進去,這樣的話政治的環境會更加穩定,因為世界一切都是不确定的,但是我們希望在這個過程中減少不确定性。這種多邊的開發銀行可以把人們團結起來,給大家打電話說這有一個非常好的機會,你願不願意加入到我們的項目裡面。如果是來自于高盛的電話呼籲你加入,你可能在想你是為了錢還是為了什麼目的,但如果是這種多邊開發銀行,是有召集的力量的,而且有不同的工具,他們有股權、政治風險擔保、長期貸款,當然我可以舉很多理由,這種多邊開發銀行存在,可以将資本的成本降低,讓人們更加的進行能力建設,資本的成本非常重要,因為很多基礎設施的項目,可能如果你要想在市場上借貸的話,利息是8%到9%,如果你能降到4%,就可以非常好的,有很多的倍數效應,也可以讓私營資金也進來,資本的成本本身就會下降,這樣的話就使得這樣的項目更加具有吸引力,資本的成本可以說就可以降低,而且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發展。
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說多邊開發銀行非常重要,像世行、亞行之類的,這個成本也是比較低宜的。如果必要的話,可以再繳一些資本,但是基本上來說是不需要的。
所以多邊開發銀行它的借貸的力量就比較大,杠杆效應就比較大,在中國裡講,你們也跟合作夥伴創造了AIB(亞洲基設施開發銀行),還有金磚銀行,這都是中國所推出的非常關鍵的行動,中國未來可以更好的幫助多邊發展銀行進一步的發展,因為真的很重要。
總結一下,我給大家講了這個故事,你可以再看一下細節,就是一個增長的故事,可以轉向低碳的經濟,這是我們的機會,實現可持續發展目标的機會,而且我們可以更好的改進我們的基礎設施,這就是增長的故事,這個故事已經是由像中國這樣的中等收入國家在引領,而且中國也創建了一些新的多邊開發銀行,從這個角度講,中國已經是領先者了,而且中國在這個領域可以繼續扮演領先的角色,我希望中國還會能夠在這個領域裡面引領。
中國也是比較支持國際化,習近平總書記也在2017年1月份講話時說,國際化非常重要,而且中國基礎設施在國内、國外的發展也都扮演着領導者的角色,可以看到中等收入國家的故事,還有多邊發展銀行的故事,在這個角度講中國扮演着至關重要的角色,很多人已經學習到,很久之前就知道,當時我是在1988年第一次來到中國,世界的未來在于中國,在于你們的手中。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