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 靜氣 朝氣
——畢業之際緻母校

尊敬的吳院長,尊敬的廖院長,各位老師,各位校友,各位同學:
大家好!我是董迎春,金媒三期學員,來自中央電視台财經頻道。剛才吳院長給我們從戰略上提出了希望,廖院長給我們從戰術上給予了指導,那我要從戰士的角度給予回應。我們在學院的學習時間很短,隻有一年,但這一年收獲很多,感受很多。我用三個詞來概括一下我對咱們學院和這一年學習的感受,那就是大氣,靜氣,朝氣。
先說大氣。來到我們學院,才發現我們學院确實很小。我班有幾個同學熱愛跑馬拉松,他們準備上課時在院裡練習,被我們勸住了。但這絲毫不影響我們學院在金融領域中研究重鎮的地位。廖老師在上周給我上課時還說,我們學院論文的引用率已經全國名列前茅,我覺得如果按占地面積算,我們肯定穩居第一。廖老師在第一次開課時給我們講,他現在滿腦子都是錢,用來引進師資、開展研究、改善教學條件。我現在體會到廖院長的辦學思路,廖老師是口中有錢,心中無錢;盯着别人的錢包,研究自己的金融;身居小院,心懷天下,此之謂大氣。
再說靜氣。我們常說,每逢大事有靜氣,是幹大事的人的基本素質。我覺得,五道口的老師,個個都具備這種素質。大家想想,MBA、EMBA是已經掙了錢還想掙更多錢的同學,研究生是即将掙很多錢的同學,如果我是五道口的老師,大概隻有在給金媒班的同學上課時,才能找到一些心理平衡。但我們看到,老師們面對火熱的社會,安靜地做着金融研究和教學工作。我們的“數學小王子”鞠建東老師,在上周,還穿着露腳趾的涼鞋,給我們講授建設幾乎囊括了整個東亞的華夏共同體的偉大計劃,讓人心生佩服。從這個意義上說,我覺得學院招收金媒班是一個特别正确的決定,媒體人确實需要慢下來、停下來、補補課、靜靜心。媒體是社會公器,是市場的看門狗,看門狗想改善一下狗糧無可厚非,但如果開始收門票,那就危險了;如果還拍賣門票,那就沒救了。在這裡,我要代表不收門票的金媒三的同學們,向堅守三尺講台的五道口老師們緻以最崇高的敬意!
最後說朝氣。又是金融,又是學院,還招收像我這個年紀的同學,我當初以為來上課,一定特别枯燥、特别沉悶。但來後我發現,班裡原來有不少比我年紀還大的同學。在學習的過程中,我們更看到,學院把我們的學習和活動安排得那麼富有創意。我們的常務副院長,青年人廖理老師,在講課時和下課後,總是那麼富有激情;即便是我們人到中年的吳曉靈院長,在講台上和接受記者采訪時一樣,依然是那麼睿智、那麼犀利。這裡是一個在學術上、在學風上不斷追求進取的地方,是一個充滿昂揚士氣的地方,是一個充滿正能量的地方。
一年的時間太短,我班很多同學因為舍不得離開學院,正在想方設法留級,已經被班主任“嚴詞拒絕”。我堅定支持班主任。校園不是用來留級的,是用來留戀的;也不僅僅是來充電的,而是需要我們來發電的。讓我們各回本位,以對國家和社會的責任擔當,回饋母校和老師的哺育之恩。請吳院長廖院長和各位老師放心,我們一定能夠做到!
再次感謝敬愛的吳院長、廖院長和各位老師!永遠的五道口,我們不說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