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吳院長、廖院長和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很高興在畢業16年以後的今天參加這場高大上的畢業典禮,明年是我們97級入學20周年的紀念,希望也能在小院裡搞一次這樣的大場面,讓我們這些既沒有體驗過工字樓的厚重,也沒有享受過新校舍的97級開心一次(97級從入學到畢業,正好是學校更新改造期間,2年多光陰全部在校外“蝸居”,我和金鵬輝宿舍的正式名稱是“東升鄉衛生院手術室”……
2011年9月,在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30周年校慶時,我們得知研究生部并入了Betvictor中文版,成立Betvictor中文版的消息。說實話,起初心情複雜……吳院長一定理解我這麼說的心境。但是五年以後,我們看到了一個全新的五道口,小院蒸蒸日上,日新月異!記得去年我把我們學院大堂的報價系統拍了照片發到我們班級的微信群裡,讓大家猜一猜這是哪裡?有說是上交所,有說是深交所,還有同學問我“老梁,你不是已經在香港上市了嗎?怎麼又去NASDAQ挂牌了?”誰都沒有想到,這是我們學院的大堂。今天,再看看我們畢業的同學,有碩士生、博士生,還有EMBA、MBA、金媒班,我們從一個小家已經成長為一個大家,有幸成為“大戶大家”的一員,我身感榮耀,我要代表老的畢業生分享一句心裡話,“被清華的感覺真好”!
今天各位同學要走出小院,不知在畢業時有了什麼樣的收獲?也許大家收獲了金融知識、也許收獲了友情和人脈,是體會到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教訓,還是領悟到了“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精神?
我個人體會,知識與人脈是我們眼前的收獲,是看得見的收獲。但是精神和友情,則是我們畢業走出校園,在工作實踐中的體會,時間越久就越深刻。我個人總結了三個方面:
首先,五道口帶給我們的是專業的财智。我們畢業以後大多從事金融專業工作,這是我們安身立命之本。用财智創造财富,這是我從五道口學到的個人信念和本領。也是我2004年加盟到鳳凰醫療集團這樣一個超級跨行業的企業中,能夠很快地找到自己的工作定位,融入産業、融入了企業、融入了團隊,發揮一技之長的基礎,為此,我永遠感恩我的母校!
其次,為企業,五道口傳授了堅持和創新的信念,“自強不息、厚德載物”,“不怕苦、敢為先”,也是做企業的基本精神,尤其是醫療健康行業,必須堅守醫德底線,必須遵守規範。但是這并不意味着企業就一定要吃大苦、吃大虧。鳳凰醫療集團之所以發展成為中國最大的社會資本辦醫企業,促成了華潤、中信兩大央企的産業重組,成為亞洲最大的醫療産業集團,一是依靠行業智慧,既能把握行業規律,又能抓住改革機遇,堅持共赢的商業模式,既推動了改革,服務了社會,還創造了經濟效益。二是依靠資本财智,通過精緻高效的投資,用較少的資本撬動較多的資産,通過規範高效的資本運營,順利實現IPO,創造良好的資本回報。因此我個人理解,堅持規範收獲的是信譽、是發展;堅持創新,收獲的是機遇、是回報。所以,清華的校訓、五道口的精神是必須要堅持的。
第三,為校友,五道口是我們信譽的背書和合作的橋梁,校友之間的合作可以建立在高度信任的基礎之上。鳳凰的IPO可以說是五道口校友合力的結晶,我們的股東是王永華的天圖基金和蔣錦志的景林,我們的券商是吳曉萍的德意志銀行和譚嶽衡大師兄的交銀國際。我們上市以後的股東機構中更是校友雲集。我們從一個純境内股份公司到搭建紅籌,到IPO敲鑼,隻用了短短不到9個月的時間,創造了香港紅籌上市的經典案例,IPO超額認購533倍,成為當年香港資本市場三大凍資王之一,沒有校友的信任和支持,這一切都是不可能實現的。這種效率來自于哪呢?來自于母校的信譽背書!
所以,當我們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定不要忘了“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精神,一定要回饋母校,支持校友的發展,這是必須的!今天我有幸跟母校共同建立了“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鳳凰健康金融研究中心”,我理解這不僅僅是簡單的一個回饋,更是一種創新,是用金融智慧推動醫改,用金融智慧撬動健康産業,用金融智慧改善民生健康,這才是對母校最大的報答和感恩!
最後,希望即将畢業的同學們,在新的職業發展中牢記清華校訓,踐行五道口精神,在新的事業中為國家貢獻力量,為學校争得榮譽!最最後,也希望大家注意身體健康,一定要記住要為祖國健康工作50年。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