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寬厚愛人——訪趙海寬教授

時間: 2016-04-28 16:59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春風沉醉的四月,五道口迎來了35周年院慶。

       35年來,五道口人不怕苦、敢為先,在金融及實業一線默默耕耘;

       35年來,五道口人緊抓時代脈搏,創建中國金融諸多“第一”,開辟了中國金融的新格局;

       35年來,道口談笑有鴻儒,師生皆友朋,以傳幫帶的互助精神塑造獨特的道口凝聚力;

       35年來,五道口人傳承着務實嚴謹的學風,為中國金融改革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光陰似箭,歲月流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都是五道口人不變的信念。

       值此35周年院慶之際,我們甄選了道口精神的踐行者,荟萃成“五道口35周年·灼華人物”系列,再次重溫那些光輝歲月,共同展望五道口的似錦前程。

       桃李天下,風光灼華。

海納百川,寬厚愛人

——訪趙海寬教授

       和趙海寬老師初次見面是在他家中,約好的時間是11點,當時他正從書房出來。趙老師給我們說,他每天的作息都十分規律,早上九點準時看書學習。現在因為上了歲數,趙老師的眼睛不太好使了,閱讀起來不是很方便,于是家人給他裝了一個可以将文字轉化成音頻的軟件,每天趙老師都要聽上幾篇文章,從不放松學習。我們的采訪就在愉快而輕松的氛圍中開始了。


紮根金融實踐,熟練掌握傳統銀行業務

       1930年9月,趙海寬出生于陝西綏德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家中還有一個姐姐和兩個哥哥,一家五口過着清貧儉樸的生活。1937年村裡辦起了小學,盡管家人都還在為填飽肚子而苦苦煎熬,但是重視教育的父母還是把他送到了學校學習,七歲的趙海寬上了學,從此以後,他的生活再也沒有離開過書本和學習。1940年,趙海寬的家鄉得到解放,家裡生活狀況稍有好轉,家人又把趙海寬送到了鎮上高小去學習,為了節省生活開銷,趙海寬的夥食也都是在鎮上哥哥那裡解決的。

       在離高小畢業還有半年之餘,他考入了陝甘甯邊區米脂中學。米脂中學于一九二七年四月在著名愛國人士、教育家杜斌丞先生的贊助下創建,原名“三民二中”,在抗日戰争中更名為“陝甘甯邊區米脂中學”。作為陝甘甯邊區的一所重點中學,米脂中學不僅擁有雄厚的師資力量,而且也是當時各種進步思想的播散地,在米脂中學的學習,對于趙海寬心性的塑造有着極為重要的作用,從老師、同學和鄉親的親身經曆,趙海寬獲得了巨大的精神力量,鑄成了他的人生理想:學以緻用,為國為民。

       從米脂中學畢業之後,年僅17歲的趙海寬調到了陝甘甯邊區總行工作。在工作的同時,趙海寬對于自己的學習卻沒有任何懈怠,在總行會計學習班裡一學就是半年,往往都是一天工作結束之後還在挑燈夜讀。在這段工作裡,趙海寬不僅獲得了充分的工作實務經驗,同時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理論水平。延安收複後,趙海寬随機關回到延安,此時的銀行改名為西北農民銀行。後來中國人民銀行成立之後,西北農民銀行作為中國人民銀行的分行,改名為中國人民銀行西北分行。

       1949年5月西安解放,趙海寬被派到中國人民銀行西安市分行工作,并于同年7月加入中國共産黨。1951年7月,他被組織選送到中國人民大學專修科學習。在談到這段學習經曆時,他将之評價為“學習中的加油站”,“一次系統性地脫産學習的機會”,在此期間,他閱讀了大量有關貨币銀行理論的書籍,為以後的研究工作打下基礎。從人大學習結束回到西安之後,趙海寬也經常組織給同事進行講課,一方面提高了銀行整體理論水平,另一方面也更是對知識和理論的鞏固。

       1964年2月,中國農業銀行來到西安分行挑選人才,希望能夠挑選一位“筆頭能力十分優秀”的同志,當時已經發表了一些文章的趙海寬于是被選了過去,從西安來到北京,趙海寬擔任了中國農業銀行行長辦公室副主任。在農行,趙海寬大部分的工作是閱讀文件和撰寫報告紀要,報告往往要得特别急,于是趙海寬就得連天連夜地趕,絞盡腦汁地寫出一篇篇文章。然而在這巨大壓力的鞭策下,趙海寬也深深覺得了自己飛速的進步,他的經濟和政治視野得到了極大地開闊,也更深地了解了中國的金融現狀和具體國情。

       1970年6月,趙海寬被派往伯爾尼,擔任中國駐瑞士大使館外交官。他是我國銀行最早派到我國駐外使館開展國際金融研究調查的人員之一。在國外的四年裡,趙海寬利用瑞士作為西方國家金融中心的優越環境,大量考察和了解了西方貨币銀行制度,一方面他對瑞士許多銀行進行了若幹次實地調查,另一方面也積極學習和研究貨币銀行學說,并系統地報給國内。國外四年的經驗,極大地拓寬了趙海寬的國際金融視野,也使他的金融改革思想更為成熟,他深刻地認識到:封閉隻能導緻落後,要擺脫落後就必須改革。

       1974年8月,趙海寬被調回國内,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計劃局計劃處任副處長、處長。

埋頭金融理論研究,助力中國金融改革  

       1981年7月,趙海寬被任命為中國人民銀行總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長,1982年11月又被任命為所長。在此期間及以後,趙海寬開始逐步進入系統的理論探索和頻繁的學術研究時期。作為全國金融理論研究工作的組織者之一,一方面他組織了大量的全國性學術活動和讨論會議,形成了極具見地的政策建議,對于我國金融改革起着極大的推動作用。另一方面他也出版和發表了大量體現其學術思想的學術著述和文章。曆史和實踐的進展證明了其學術觀點的正确性,并且即使從今天來看,趙海寬老師的許多學術觀點仍具有先進和指導意義。

       遠在1986年6月,趙海寬就在其發表的一篇論文中指出,“要把國家商業銀行的一部分政策性業務分離出來,單設專辦政策性業務的銀行,使國家商業銀行有可能真正按照企業化辦法責任,所有金融機構的信用放款也要按照商業交換原則進行,是否放款、放款數額、利率水平,均由借貸雙方自由議定。”他的觀點和建議已成為改革措施加以實行,被實踐證明是正确無誤。

       又如,在黨的十五大召開以後,趙海寬又率先提出國有大銀行可以試行股份制改革。他論證了國有大銀行試行股份制可能産生的積極作用,提出試行股份制可以“促進國有大銀行更快改善經營管理,提高經濟效益,有利于國有大銀行政企分開,自主經營”,有利于“充實資本金,處理不良資産”,“減輕政府在金融方面承擔的風險”。同時他也對于試行股份制的種種疑慮進行了回答,指出股份制并不會導緻國有資産的流失,而減少國家财政收入的擔心也是不必要的。此外,他也論述了試行國有企業股份制的具體操作,他認為,“要持慎重态度”、“隻能試行國家控股的股份制”、“試行規範的股份制”、“堅決處理不良資産”。

       在銀行系統将近三十年的實務工作,使得趙海寬熟練掌握管庫、秘押、信貸等幾乎全部傳統銀行業務,這也為他的金融理論研究打好了充分的實踐基礎。而在工作之餘充分利用業餘時間進行閱讀和學習也使趙海寬的理論水平有了逐步累積的提高。不積跬步,無以緻千裡,長期的堅持和積累,使得趙海寬站在了中國金融理論研究的前端,他的學術思想大力推動了我國金融改革,對于當時甚至現在的中國金融發展都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結緣Betvictor中文版,培養大量優秀金融人才

       Betvictor中文版的前身為中國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研究生部,後于1994年更名為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當時的研究生部是由人民銀行金融研究所直接指導辦學,教師大部分來自于金融研究所,學費由金融研究所撥付,學生的學位也由金融研究所授予。趙海寬作為金融研究所的所長,與五道口的結緣從成立之初便已開始,他驕傲地說,當時五道口學生的學位證書上都有我的簽字呢!

       于1981年起,趙海寬就開始擔任研究生部博士生和碩士生的指導老師,帶領了一大批優秀的金融人才。談到自己所帶領過的學生,趙老師滿臉洋溢着幸福,他說現在還和很多學生保持着密切聯系,學生們有空的時候也常常來家裡看望他,聊聊家常,談談最新的金融實踐和理論。“教育學生,對我自己來說其實更是一種教學相長的過程,在和學生們讨論論文時,一方面我能夠對他們的金融研究起到一些指導作用,另一方面學生們的很多創新思想也往往能讓我耳目一新,對我自己的研究也是很大的促進。”趙海寬這樣說道。

       師從趙海寬,學生們都有感于趙老師的淵博學識和孜孜不倦的學習态度,同時感動于先生平易近人、誨人不倦的工作作風。1989級校友盛朝晖于91年便跟着趙海寬念碩士研究生,工作幾年之後毅然決然繼續考讀了趙老師的博士研究生。談起以往的學習生活,他十分動容。他談到,自己在念書期間,學業壓力非常大,趙海寬老師對于學生要求也非常高,交上去的論文也總是改了又改。然而,趙老師一直也在積極地鼓勵他,教導他做研究的方法,于是自己便也緊鑼密鼓地做好時間規劃,緊跟進度,最後順利地完成課題。他談到,趙老師勤奮好學的态度讓他敬佩不已,每次去趙老師家裡或辦公室,趙老師都在伏案工作,十分珍惜時間。“趙老師一直都在學習,十分願意接受新事物,每次聊天也都會和他讨論最近學術上的新觀點新動态。這也是我們五道口人最應該學習的地方,我們應該學習趙老師那樣勤耕苦讀,孜孜不倦的學習态度”,盛朝晖這樣說道。

       2001級博士校友劉榮在采訪中深有感觸地說,趙海寬老師,人如其名,他的心胸像大海一樣的廣闊,深深地感染着我,趙老師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對我影響至深。

       2002級博士校友張?在談到趙海寬老師的時候更是倍覺親切,他說道,從學生到現在,趙老師和他之間不僅僅是簡單的師生關系,而更像是親人,如果兩三個星期不聯系,趙老師就會打電話過來詢問近況。趙老師對于他在學術、家庭、生活上的教導都讓他受益匪淺。

       趙老師年過八十,但是他的邏輯思維依然十分清晰和敏捷,這應該也得益于他長年來堅持學習不放松的态度。而在訪談結束之際,趙老師堅持出門把我們送到了電梯口,他平易近人的作風更讓我們感動。

       雖已遠離實務界和教育界,趙海寬依然心系五道口,在談到五道口未來的發展時,他說道,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并入清華,充分發揮了兩個優勢的結合,一個是清華優秀的教育資源,一個是五道口充足的業界資源。希望未來的五道口在新三十年中能夠充分将這兩個優勢結合,實現更好的發展,五道口人能夠勤懇努力,争取為學院繼續争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