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風沉醉的四月,五道口迎來了35周年院慶。
35年來,五道口人不怕苦、敢為先,在金融及實業一線默默耕耘;
35年來,五道口人緊抓時代脈搏,創建中國金融諸多“第一”,開辟了中國金融的新格局;
35年來,道口談笑有鴻儒,師生皆友朋,以傳幫帶的互助精神塑造獨特的道口凝聚力;
35年來,五道口人傳承着務實嚴謹的學風,為中國金融改革貢獻着自己的力量。
光陰似箭,歲月流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都是五道口人不變的信念。
值此35周年院慶之際,我們甄選了道口精神的踐行者,荟萃成“五道口35周年·灼華人物”系列,再次重溫那些光輝歲月,共同展望五道口的似錦前程。
桃李天下,風光灼華。
精于思,敏于事
——訪1997級校友梁洪澤
在一個初冬的溫暖午後,我們在北京雙井,見到了梁洪澤校友,他身着休閑裝,踏實穩重卻極具親和力。在兩個小時的采訪中,他親切如兄長,談吐之間散發着職場曆練的成熟男士的魅力。
道口求學,長才幹,增“财智”
1997年,梁洪澤進入五道口學習。他動情地回憶起秦宛順和靳雲彙兩位伉俪師者。他說,當年五道口老師基本都是外聘,師資流動頻繁,在五道口執教三十餘年的秦老師和靳老師,深得學生愛戴,如今已是桃李滿天下。
文科生出身的梁洪澤,學習數量經濟學這門課程相當吃力。靳老師不辭辛勞,手把手地講解怎樣用建模軟件。秦老師則早已把講義爛熟于心,三尺講台上從來不需要教案,就可以在黑闆上揮斥方遒;然而由于高度近視,闆書時眼睛幾乎貼到黑闆上,認真又工整地書寫,這一幕場景至今仍留在梁洪澤的記憶深處。“兩位老先生對待教學盡心盡力,課沒學好,感覺都對不起老師。”梁洪澤這樣說道。同時,老師們治學嚴謹的态度和做學問的方法也對他産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五道口緻力于培養務實型專業人才,這也讓梁洪澤感到受益匪淺。他回憶起當年的一門課“中國資本市場專題”,劉鴻儒老師在課上講述自己參與重大金融實踐的決策過程,還有其他來自五行一司(指當年的人民銀行、工農中建四大商業銀行和保險公司)的一線業務骨幹分享親身參與金融改革的經曆。這些來自實踐最前沿的外聘老師不僅教知識,更難得的是為學生們帶來了全新的視野,以及全身心投入工作的拼勁兒。
“五道口的學生都非常樸素,從老師那裡吸收了務實的精神和實踐的才幹,培養了創造财富的智慧”,梁洪澤将這種智慧總結為“财智”,即依靠自己的聰明才智,創造财富、駕馭财富,從而實現人生價值的智慧。“五道口校友絕大多數都在金融領域内從事具體業務,擔任專業型幹部。大家都是靠自己,不拼爹。”正是這種嚴謹務實的教學理念,使得五道口的學生走上社會之後都能依靠自己的本事,打拼出一番屬于自己的天地。“'工作狂'這個特定的稱呼在五道口不适用,因為每個人都是。”梁洪澤笑談。

投身産業,道口人攜手同行
梁洪澤管理的鳳凰醫療集團是中國目前最大的民營醫療集團,他在十年前就進入醫療這一實體産業,并于去年底在港交所“敲鐘”,成功上市。一位始終和資本打交道的金融專業人士為何會放棄看起來“高大上”的工作,而投身産業建設?梁洪澤沒有直接回答,倒是從頭回顧了自己的職場之路。
大學畢業後,梁洪澤在中國人民銀行工作了四年,之後在五道口學習;畢業後就職于興業銀行投資銀行部。工作中他逐漸發現,“投行的工作出差是家常便飯,但我個人不喜歡環境的變動,習慣堅持做好一件事。”于是兩年之後,梁洪澤轉投上海淳大集團,成為柳志偉師兄的助理。
在淳大集團的兩年時間裡,他深受柳志偉師兄的影響,立志成為“研究型的實踐者”。理論方面,他深入研究國外杠杆并購(Leverage Buyout)案例,學習了KKR諸多成功經驗後,他總結出,杠杆并購的标的必須是現金流充足且穩定的企業;實踐中,他參與淳大集團資本與鳳凰醫療的運營項目,實地考察各行各業的投資标的。也正是在為淳大集團尋找優質标的過程中,他驚喜地發現教育和醫療行業的企業現金流都非常好,适合作為杠杆收購标的。
在淳大和鳳凰即将聯姻之時,遇上2003年“非典”,醫院盈利能力下降,并購案也就此擱置。雖然企業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沒有完成,但梁洪澤對鳳凰醫療的盡職調查和深入研究,卻促成了個人和企業之間的聯姻。2004年,梁洪澤正式加入鳳凰醫療集團,曆任投資總監、副總經理、總經理等職務。
談起這段經曆,梁洪澤用“偶然之中的必然”來總結。從金融行業到醫療行業,從乙方到甲方,看似偶然,實則是在五道口師兄的傳幫帶之下,對金融投資實務,尤其是資本運作方式的深入研究之後的必然選擇。梁洪澤用“第二導師”來描述柳志偉對其職業生涯的影響,“我們共同研究杠杆并購,利用金融技巧讓資本回報增加,然後嘗試在實踐中去操作。”也正是在這個不斷研究、不斷實踐的過程中,他深感資本運作在醫療行業大有可為,也才能獨具慧眼地發現醫療行業,這片十年前資本幾乎未涉足的藍海。

寄語後生:夯實基礎、順勢而為
我們嘗試去把梁洪澤定位為一位創業成功的五道口校友,相比大多在金融機構中供職的校友,我們希望梁洪澤能夠為想要創業的在校生提供寶貴建議。然而,出乎意料的是,他卻并不建議五道口的學生畢業即創業。
“我們的優勢是專業人才,成為企業家的并不多。”即便身居上市公司董事長職位,他仍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職業經理人,而非企業家。“我們還是要利用好我們的'财智',也就是我們的專業。”說到這裡,他提到了四年人民銀行的工作經曆。在本科畢業之後,梁洪澤先在人民銀行科技司工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給領導寫材料。“很多同學,尤其是男生,不喜歡這樣無聊枯燥的工作,但是這段經曆在我的職業生涯中非常寶貴。”他認為,不論是中央機關、國有企業,還是金融機構,“到哪兒都需要劉羅鍋”,是人才都會閃光。正是機關的工作經曆,培養了梁洪澤踏實努力、勤于思考的工作習慣,也讓他領悟了在中國資本市場上和政府、監管機構的相處之道。
梁洪澤認為,五道口的學生,與其畢業就創業,不如找一個好的平台,認真地觀察社會,鍛煉自己的職業素養,為職業發展打下堅實基礎。“不要為了創業而創業,”面對現在的創業熱潮,梁洪澤感慨道,“順勢而為,才是正道。”把握好當下可以做好的,去做能力所及之事;無論做什麼,努力認真,勤于思考,穩紮穩打,在這個過程中,機遇自然就會出現。此時,能否發現機會,能否把握住機會,就取決于每個人的積累了。
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在梁洪澤看來,先在金融實踐中摸索思考,培養學習能力,積累專業才能,提高“财智”,在合适機會來臨之時,順時而動步步為營,創造并駕馭财富,從而實現個人價值,這才是康莊大道。
資料鍊接:
梁洪澤,我院1997級校友。1989年就讀于東北财經大學,1993年畢業獲經濟學學士學位。1993-1997年,在中國人民銀行總行中國金融電子化公司财務處工作,2000-2002年,在興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銀行部任職,2002-2004年在上海淳大集團擔任投資總監,2004年3月加盟鳳凰醫療集團,2007年至今擔任總經理。2013年底,鳳凰醫療在香港主闆上市,成為國際資本市場首家上市的中國醫院集團,梁洪澤擔任董事長兼行政總裁。2016年4月8日,華潤醫療集團與鳳凰醫療集團簽署合作意向協議,華潤醫療将其旗下醫院注入鳳凰醫療集團,根據公告信息:按照現有醫院數量和床位計算,華潤鳳凰将運營共107家醫療機構和3家養老機構,包括7家三級醫院,12家二級醫院,34家一級醫院和 54 社區醫療機構,合計醫療機構實際開放床位數約11,780張,将成為按運營床位數量計算亞洲最大的醫療服務集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