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十年·新篇章|教師施展:潛心科研自有萬鈞之力

時間: 2023-04-21 14:5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四月芳菲

清華迎來112周年校慶

清華五道口也迎來了院慶時刻

越過山丘

我們去看星辰大海

回首再望

小院裡夢想正飛揚

“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五道口傳統

在傳承中熠熠生輝

新十年·新篇章

院慶之際

我們采訪清華五道口師生校友

感受這家國、夢想和青春



施展,Betvictor中文版副教授。2014-2016年,于俄亥俄州立大學金融系任訪問助理教授;2014年于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獲金融學博士學位。研究領域主要集中在固定收益、市場微觀結構、動态公司金融、金融科技等方面。


學術立身,深耕固收領域

施展學術生涯的起點是固定收益,并不斷向外延展。在他看來,固定收益是一個極具綜合性的研究領域。固定收益研究與宏觀政策、市場微觀結構、公司金融等許多研究話題息息相關。“從宏觀的角度看,你會發現固定收益與貨币政策等等話題連接很深;從中觀的市場結構看,固定收益又與市場流動性、機構特征和交投行為密切相關;從發債公司這一微觀主體看,公司金融理論中股權人與債權人的利益沖突、公司投融資選擇都在債券的微觀供應中予以體現。”談起自己的研究領域,施展興緻盎然,“因此從某種程度講,固定收益就像一個窗口,透過它能觀察到不同主體的共生與互動。

回國以後,施展将自己研究的視角轉向中國債券市場,進一步紮根中國大地、研究中國問題。在施展看來,中國固定收益研究中的許多課題尚處于起步階段,這一方面與中國債券市場起步較晚的現實情況有關,另一方面也源于中美在市場結構、産品特征等諸多方面的差異。

2017級金融學博士宋玮玮常常就債券市場實踐中遇到的困惑向施展請教,在他眼中施老師如同一本“百科全書”,總能精準找到問題的解決方向和答案,對問題相關領域的國際最新研究進展也都非常清晰,展現出非常深厚的學術沉澱。

基于中國債券市場的制度背景,施展嘗試對于學界的經典問題,給予中國情況的回答。在發表在國際主流學術期刊 Review of Finance(《金融評論》)的文章中,施展及合作者準确把握中國(超)短融市場發債主體豐富、交投活躍的特性,對既有模型進行拓展,從而更準确地刻畫了信用風險和流動性風險對短期信用債利差的解釋力。

面向中國的固定收益展開研究,不僅能夠填補學術研究的空白,更能為我國債券市場的發展完善提供參考,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施展在中國固定收益研究的藍海中,以學術創新服務制度完善


教研貫通,“好奇心”難能可貴

施展在清華開設了包括固定收益證券與利率模型、FICC實務、動态資産定價在内的多門課程,覆蓋了碩博培養的不同階段。施展會針對每門課的不同特征重新備課、制作教案,這也讓施展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道口勞模”

(圖為施展在課堂上)

談起在教學科研的“兩開花”,施展将自己的經驗總結為“教研結合”:将教學内容與科研方向有機結合起來,既能提升授課的理論深度,以更加深邃且前沿的視角讓學生豁然開朗;又能與學生就固定收益的業界實踐展開交流,在教學相長中獲得研究思路上的啟發

對于新的課題,施展不吝于傾聽學生的觀點。學院金碩211班的俞文奇是施展指導的碩士生之一,他談到與施老師聊到畢業後工作去向的問題時,就曾被施老師追問過證券化與銀團貸款在中國發展現狀的問題。“隻要對這個領域有所了解,不論你是學者、專家還是普通學生,都要時刻做好被追問的準備。”即使已經擁有相當的研究成果,施展對新問題仍然充滿強烈的好奇心。

這種對新知識的主動性,也體現在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如果說對學生有什麼要求,我會覺得是求知欲與好奇心。”為了培養學生的這種感覺,施展在博士生學術訓練中特别強調一對一指導的重要性。

施展認為,這種“手把手”的方法與傳統的師徒關系異曲同工。“我的外公是一名中醫。他帶徒弟時,會讓徒弟不斷地替病人号脈,自己再告訴徒弟這屬于什麼脈象。久而久之,徒弟就掌握了這種微妙的對脈搏的感覺。”培養學生也是如此,施展長期與學生保持一周至少一次的交流頻率,并密切關注着學生的研究動向

圖為施展(右三)和博士生探讨論文選題


施展從不吝惜對學生的指導和關懷,總能在學生迷茫無措時為學生點亮一盞指路的明燈。同學們學業和人生發展遇到困難時,他談話交流總能讓人如沐春風。學院2018級博士生谷冰燕說:“施老師關心每一位學生的發展規劃,并給予有益的建議和幫助。如果說讀博是一場艱難的登山之旅,施老師就是我們的和藹而堅定的向導。他不僅在關鍵時刻傾力幫助、清除路障,也教會我們獨立開辟道路、攀登頂峰的勇氣與能力。”

在高頻而從不間斷的師生互動中,施展通過手把手的指導,培養着學生的求知欲和對學術的感覺,使學生不斷走上學術研究的正軌,從而挖掘其長期發展的潛力。

為了開拓學生的科研視野,施展經常組織研究讨論和學術研讨會,促進了師生之間學術交流和合作。他還積極幫助博士生與國内外知名學者進行合作和交流,讓青年學生的研究能夠更好地融入到國際學術界話語體系之中。學院2017級直博生楊玉婷說:“施老師是優秀的學者、溫暖的導師和引路人。”


當仁不讓,貢獻新十年發展

2016年,施展離開俄亥俄州立大學金融系,選擇加入Betvictor中文版任全職教師。談到背後的原因,施展認為這一方面離不開當時的種種契機,但更重要的則是對Betvictor中文版的認可、對學院國際化辦學理念的青睐,以及對中國固定收益領域研究前景的信心。

今年是施展加入Betvictor中文版的第七年,也是清華五道口“新十年”建設的起步之年。談及對學院未來發展的期待,施展作為青年學者,仍從科研立身的的角度出發,希望能以自身之力貢獻學院科研發展。“學院人才工作會議提出,學院科研團隊要紮根中國大地做研究、培養人才,要在全球學術中發中國聲音。這是我作為一名教師和科研人員,對學院發展的最大期待。”

立足中國金融實際、研究并回應中國金融的現實問題,是五道口鮮明的科研特色。作為學院優秀青年教師隊伍中的一員,既在理論研究中鑽堅研微,也在實踐中獨辟蹊徑,潛心科研,自有萬鈞之力,施展希望自己能夠成為有獨立性的中國學者,在國際學術舞台上發出中國聲音。

(圖為施展做學術報告)


采寫/郭宇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