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孔晨靜 學院EMBA中心長三角校友發展總監
随着鼠标劃過一封封郵件,十年記憶紛至沓來,從京到滬從市場到校友,期間不乏招生、班級主管還有“包工頭兒”的豐富經曆。我從一個略有商學院經驗的職場人逐漸蛻變,成長為敢于迎接新挑戰新磨練的“十年老兵”。時光倏忽,有幸搭乘學院這艘巨輪,跟随一衆良師益友逢山開路,遇水架橋,全力以赴,一往無前。
2012年12月我加入金融EMBA中心,開啟了與同事們一起鍵盤翻飛到淩晨的日子。冬天的宿舍樓沒有暖氣,空調的熱風在頭頂盤旋,一群年輕人熱情工作自娛自樂,笑聲穿透北京冬夜的風雪。一切都是新鮮的,創業期沒有邊界。約摸十人的中心,哪個部門有事全員随時補位。我的工作除了常規市場項目,協助教學上課,幫招生同事們整理報名資料、考場監考也是家常便飯。大家心裡都有一根弦,哪裡需要去哪裡,随時編制新組合,用“遊擊隊”形容當時的工作場景也不為過。但遇到外地辦活動就很棘手,還記得第一次辦深圳大論壇,人手嚴重不足,又要接待嘉賓又要媒體對接,忙瘋了依然有不周之處,飛奔在場内外與忙做一團的同事偶爾四目相對,真是欲哭無淚。這一段難得的經曆,沉澱了我面對未來新挑戰的底氣。
“今天,在這水清木華的校園中,我們時刻不敢懈怠,因為你們的身上,承載着我們對清華一生的承諾!明天,當我們年華老去,我們最希望看到,你們能夠在這個偉大的時代成就偉大的事業,真正成為祖國的脊梁!因為我們是老師,這就是我們一生 最大的夢想!!”
——摘自2013年4月校慶晚會上全院教職工詩朗誦《我們的夢想》
處處洋溢着青春生機,熱血沸騰的激情洗刷了超長待機的疲憊。在2013年4月“道口三十載,紫藤一歲新”的學生節校慶晚會上,院領導領誦、全院教職工集體朗誦了《我們的夢想》,這場集體朗誦深情隽永又壯志淩雲,詩詞化作一個新學院的精神噴薄而出,身在其中難以言喻的震撼與感動,多年間仍萦繞心頭。作為一名新職員,這是我第一次将“老師”與自己聯系到一起,“奉獻熱愛,溫暖他人”的使命感如種子一樣種在心底。當日後這份沉甸甸的責任感悄然落肩頭時,我心懷敬畏,時刻不敢怠慢。
學院的發展如雨後春筍一般,十年間我的工作崗位變化之大,對當年那個心懷小确幸的我來說真是“歎為觀止”了。2013年我與同事搭檔負責金媒首期班工作,新手上任如履薄冰。後來才知道,這點戰兢兢根本不算什麼,總有更多意想不到。兩年後随着EMBA首期班校友畢業,我從市場轉崗校友工作,同年南下上海,帶着領導同事的囑咐與祝福,還有“五号樓”的創業基因,在新的熱土紮下根來,異地遠程籌備成立第一批年級同學會與多個地方同學會。2017年,當各校友組織運轉逐漸進入正軌,又逢中心業務創新爆發期。同時,學院決定在上海設立教學點,輻射華東地區。
此後三年,身兼多職成為許多同事工作常态,大家相互扶持,奔忙在全新領域。我也不例外,參與了金融EMBA一帶一路課程、科學企業家項目并籌備落成上海學習中心。一時間不同角色齊上陣,招生市場、班級主管、“包工頭兒”,還有我的本職校友事務,切身體會到“崗位并發”的痛與快樂。在東南亞,跟随團隊拓展國際市場,深刻感受到一帶一路項目創辦的艱辛,見證了從0到1的不易。在科學企業家,從籌備期招生到班級管理,一個新手協助一個新項目,心懷忐忑,幸好有領導悉心指導,同事間相互助力,以及首期、三期班同學們的鼎力支持,算是在項目初期勉盡微薄之力。最特别的工作經曆非“包工頭兒”莫屬,能協助學院為校友們在華東建立一個新家,讓小院的生命力在南方流動起來,讓校友們的精神有空間可承載,讓漂泊在外的職員有家可歸,何其幸甚。建設上海中心成了執念,工地就像一個根據地向外輻射着我的工作半徑。不論上一程在拜訪校友還是出差帶班,下一程就踩着高跟鞋急匆匆地趕回粉塵滾滾的工地,對圖紙、看現場,四處奔走對接校友贈予,協調設計師、施工方、監理方、物業多方意見,處理各種雞飛狗跳的裝修日常,一個小白硬生生被捶練成裝修熟手。在校友們的大力支持下,在領導的關心和同事幫助下,2019年7月上海學習中心終于正式落成。
“那就讓我們一起,從2020出發吧!有老師在,我們就有靠山,有同學在,我們就有同伴,五湖四海同舟,春夏秋冬,一路相伴!”
——2020年1月 金融EMBA首屆全國校友理事年會,詩朗誦《道口情》
伴随着學院的高速發展,金融EMBA校友組織也快速壯大,八年間已達32個同學會。在紮根校友工作的八年裡,“金融EMBA”項目如一面旗幟引領着我們不斷疊代創新,從形單影隻的幾個校友會開始,一路高歌猛進,逐漸發展為橫縱聯合、運營有序的多維一體校友組織。能夠與中國乃至全球最優秀的校友們年歲并進,共同打造校友生态圈,彌足珍貴。他們的立德修身,行穩緻遠與激情澎湃,時刻感動着我激勵着我。唯有以自己有限的能力,堅守奉獻,絲毫不能懈怠。
濃濃道口情,莘莘學子意。道口情深,是激蕩思想永遠在路上的初心,是指向未來上下求索的信心,更是連綿悠長潤物細無聲的寸草心。小院如同港灣,她的博大深厚涵容着老師、校友,職員。她潤澤心靈,我有幸在學院成為一名光榮的黨員,更深感她“上善若水,止于至善”的氣度與情懷。
新十年,新篇章。感謝學院賦予的眼界與能量,“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的道口傳統在十年間早已内化于心,她是逆境中的淡定從容,順境中的堅守本心;她是家的溫暖,是領導們無微不至的關懷,是同事們團結奮進的友誼,在這裡我們找到簡單找到熱愛,跟随小院全力以赴奔向下一程山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