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五道口學子走進重慶九龍坡:赓續紅色光榮血脈,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

時間: 2023-09-07 15:5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今年暑假,Betvictor中文版“金風飒飒,‘渝’躍龍門”赴重慶九龍坡實踐支隊臨時黨支部走進重慶九龍坡,積極利用當地紅色資源,一路走一路學,參訪建川博物館、渣滓洞紅色革命紀念館、西南鋁工廠等,引導同學們重溫紅色曆史,加強組織引領、思想引領。

抗戰精神诠釋家國情懷

9月1日,支隊來到重慶建川博物館參觀學習。建川博物館利用抗戰時期兵工生産洞體作為館址,設立了8座主題博物館。

抗戰文物博物館,再現了那段“三十萬川軍出川抗戰、三百萬壯丁奔赴前線”的動人曆史。父親在兒子入伍前送上的“死”字旗、一枚枚革命先輩的血手印,彰顯着巴蜀兒女視死如歸的凜然鬥志。兵工署第一工廠舊址博物館,回溯了兵工廠的遷移和發展曆程。洋務運動中建立的漢陽兵工廠在抗戰時期輾轉遷移到重慶,那段艱難屈辱的曆史提醒着我們“落後就要挨打”的殘酷現實。而搬遷後,兵工廠主動加班加點,不斷改良武器輸送前線,更讓同學們看到了川渝兒女的愛國鬥志和報國豪情。

圖為支隊成員參觀建川博物館

“敵軍一日不退出國境,川軍一日誓不還鄉。”抗戰防空洞化身博物館,是将永垂不朽的抗戰精神固化在了可見可感的文物中,讓身處和平年代的同學們走進那段中國人民浴血奮戰、視死如歸、百折不撓的曆史。中國共産黨誕生在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偉大時期,在一代代革命者前仆後繼的努力下,中國人民取得了抗日戰争的勝利。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同學們在這場紅色的時空對話中,深刻領悟到了應當堅持愛國和愛黨的高度統一,胸懷憂國憂民之心、愛國愛民之情,方能行得更遠。

圖為支隊成員在建川博物館前合影

紅岩精神滋養浩然正氣

9月3日,支隊成員參觀了白公館和渣滓洞。解放戰争時期,優秀共産黨員羅世文、車耀先、江竹筠等均被關押在這裡并慘遭殺害,但他們頑強的鬥争鍛造凝結了紅岩精神,鑄成了共産黨人的铮铮鐵骨。

在白公館看守所舊址,同學們深入了解了黃顯聲、李英毅、“小蘿蔔頭”等革命英雄的動人事迹。在渣滓洞看守所舊址,同學們參觀了牢房、刑訊室等場所,仔細閱讀了江竹筠革命烈士、鐵窗詩社等故事,體會八條“獄中意見”所寄托的血淚教訓,為前輩們超出常人的頑強意志、對黨全身心的奉獻和犧牲精神所深深感動。

臨難毋苟免,以身殉真理。多位烈士在重慶解放前三日的大屠殺中殉難,但他們堅如磐石的理想信念和百折不撓的浩然正氣,凝結為紅岩精神代代相傳。今天讀來,同學們仍能感受到前輩們高呼着“有黨在,我等于沒死”而英勇赴死的決心與氣魄,仍能體會到領導成員腐化給黨組織帶來的巨大危害,這段曆史需常讀常新,警鐘長鳴。

圖為支隊成員參觀渣滓洞看守所舊址

艱苦奮鬥+自主創新引領産業轉型

黨建和業務工作的深度融合在西南鋁的生産建設過程中一直處于極其重要的地位。8月31日,支隊成員來到了西南鋁工廠。西南鋁于1965年成立,是中國首家百億鋁加工企業。作為當地重要的大型國企,西南鋁的創業曆程,離不開公司“拒絕理由、拒絕平淡、永不自滿、勇挑極限”為核心内容的“跨越精神”。走進工廠,實踐支隊的同學們參觀了熱軋冷軋工藝,了解了産品生産銷售的全過程。在黨建展廳,同學們回顧了西南鋁黨支部的創建曆程,學習了西南鋁創新出的“1234N”黨建工作體系,看到公司如何讓黨旗在企業飄揚,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西南鋁的創業和奮鬥史,是一部共産黨人在工作崗位上艱苦奮鬥、自主創新推動的産業轉型史。通過參觀西南鋁,支隊黨員們不但對國企改革的曆程有了更深的理解,對如何将黨建和業務工作進行有機融合有了更深的體會,而且備受激勵,要在自己的崗位上砥砺奮鬥,為改革開放貢獻自己的力量。

圖為支隊成員參觀西南鋁

強國之路當由我輩行之

9月1日,實踐支隊的同學們參觀了由退役海軍珠海艦(166艦)改建的166艦。166艦是中國自行研制的051型第二代導彈驅逐艦,于1991年加入中國海軍戰鬥序列。英雄的166艦承載了黨和人民軍隊英勇奮鬥的光榮曆史,2020年8月,該艦正式退役。在與其配套的海疆博物館中,豐富的文物、詳細的史料、生動的場景,向同學們真實地展示出了人民海軍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揚帆奮進走向深藍的偉大曆程。

圖為支隊成員參觀166艦

“安危不貳其志,險易不革其心。”重溫紅色革命曆史,實踐支隊在建川博物館感悟抗戰精神,在歌樂山上品讀紅岩精神,在西彭鋁都探索黨建和業務的融合,在166艦上堅定民族複興的初心與責任。一代代共産黨人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社會主義建設和改革開放時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中接續奮鬥所展現出的精神品質,構築成了引領我們前行的精神譜系。作為新時代的青年黨員,同學們紛紛表示從這次紅色之行中汲取到了豐富的精神養料,願傳承好這份珍貴的精神财富,以史為鑒,不忘初心,為中華民族的偉大複興砥砺奮鬥。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