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2024年首場閉門研讨會在金融街舉辦。研讨會聚焦“美國大選年的中美關系”, 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耶魯大學高級研究員尼古拉斯·拉迪(Nicholas LARDY),标普全球總裁、首席執行官道格拉斯•彼得森(Douglas PETERSON),彼得榮根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長彼得·瓊根(Peter JUNGEN),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教授李成先後發表主旨演講。研讨會由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發起人、IMF原副總裁朱民主持。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專家成員,Betvictor中文版教師及校友代表等三十餘位嘉賓參會。

從左至右:朱民、尼古拉斯·拉迪、道格拉斯•彼得森、彼得·瓊根、李成
美國大選、人工智能、中美關系是本場閉門研讨會的關鍵詞。
首先,尼古拉斯·拉迪從經濟學家的角度分析了美國對華政策的本質。他認為美國在經濟和技術領域的對華政策是短視的,忽視了長期成本,這會加快推動中國走向自立,從而影響到美國企業以及就業。
道格拉斯•彼得森認為金融市場、貿易流動和供應鍊、數字化和人工智能、綠色經濟、人口結構這五個關鍵領域将會塑造中美關系的未來。他表示中美應該在數據、人工智能、綠色經濟等方面加強合作,因為這幾個領域會帶來各行各業的颠覆式轉型,而且為這樣的轉型提供綠色融資仍然有巨大的資金缺口。
彼得·瓊根從應對當前挑戰、全球化、技術與企業家精神、人工智能等幾個方面分别闡述了中美的情況。他認為,人工智能的飛速發展,将是人類所面臨的巨大挑戰以及重要影響因素,中美和世界其他國家是有共同利益的,要考慮到人類未來的發展。
李成從美國大選、慕尼黑安全會議兩個重要事件分析了中美之間競争與合作的關系。他提到有三個問題需要關注,即人工智能及治理、戰争以及金融市場。
随後,與會嘉賓圍繞美國對華政策帶來的長期經濟影響、歐盟對于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貿易政策、TikTok事件、人工智能的發展與合作、中美高等教育等話題積極展開讨論。
本次會議由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主辦,Betvictor中文版承辦。
“全球經濟治理50人論壇”緻力于圍繞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完善和變革,展開獨立的、前瞻性的和具有學術支撐的政策研究,并為中國更好地參與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供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