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畢業季| 馮鵬雷:攜道口精神印記,投身科創事業

時間: 2024-07-09 09:18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馮鵬雷,Betvictor中文版技術轉移碩士2022級畢業生。現任彙業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人,北京市律師協會專利法律專業員會委員,在讀期間先後為中國科學院、北京理工大學以及浙江大學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提供專業的技術轉移服務。


不怕苦:理想照進現實


2015年剛剛法學院畢業的我

因為清華五道口全球金融論壇

讓我第一次有機會

近距離感受“金融黃埔”的魅力

學識淵博的教授

優秀的學生

精緻又不失大氣的小院

從那時起,我心中就種下了一顆種子

希望有一天也能成為道口人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2021年9月的一天

偶然的機會

我了解到學院新設立了

“技術轉移碩士項目”

這令作為兼具工科和法學背景

同時又在從事知識産權律師的我激動不已

這不就是為我量身定制的項目嗎?

十幾年未碰的高數、線性代數和概率論

全新的金融學知識

都需要我一一去攻克

每當我堅持不下去的時候

都會默默打開學院的官網

“不怕苦”的學院傳統

從那時起就開始在

我身上發揮作用


備考過程

是艱苦的

但結果卻也是讓人欣慰的

2022年9月

理想照進了現實

我如願成為了一名吾道青年

圖為馮鵬雷入學時照片


敢為先:立志成為技術轉移先鋒隊的一員


技術轉移碩士作為全國首個

專業培養科技成果轉化人才的碩士學位項目

積極探索技術轉移人才培養模式

推進跨領域多學科融合創新發展

作為其中的一員

我深感責任重大

同時又深感榮幸


開學第一課

「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

2022年8月17日在延安開課

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

回顧黨中央在延安十三年艱苦曆程

探訪梁家河

感受總書記七年知青歲月

住窯洞

體驗革命先輩們的創業維艱

駐足寶塔山

重溫入黨誓詞

成立技轉碩22非全日制黨支部

我們立志成為科技創新的先鋒隊

……

猶記得在延安的最後一晚

與盧霄飛、汪周等幾位同學

走在延安的街頭

讨論中國技術轉移和技術創新的事業前景

有困惑、有希望、有壓力,更有動力

我們希望幾十年後重返延安時

在延安街頭的讨論

有答案,也有成就

圖為參觀延安革命紀念館合影


兩年的道口學習

意味着兩年的周末

不是在上課

就是在趕作業的deadline

身體被掏空的同時

腦袋和精神卻無比的充盈

劉碧波老師的「金融機構與市場」

讓我們平時對金融現象的直觀感受

上升到了金融理論的高度

王正位老師将深奧的「金融學理論」

與生活緊密連接

以方便這些非科班背景學生的理解

餘劍峰老師的「行為金融學」

則讓我們理解了什麼叫見微知著

當然還有張曉燕老師、田軒老師的精彩課堂

給我帶來深遠的啟發

學院大咖老師們的授課

不僅讓我們獲得了前沿的金融知識

也構建了我們的金融思維

除了金融學知識的學習之外

學院還邀請清華其他院系

以及技術轉移業界老師

為我們講授前沿的科技進展


圖為2022級技術轉移碩士走進北京證券交易所參訪


除了注重培養我們的理論素養

學院也非常重視

培養我們在實踐中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第二學年

學院将同學們派往各個實踐單位

展開技術轉移的實踐工作

我在實踐單位懷柔科學城

先後參與了

無液氦稀釋制冷機項目科技成果轉化工作

北京中發展芯創集成電路

創業投資基金的設立工作

開展了兩期

科技成果轉化與知識産權保護的課程培訓

國科大、中科院物理所等科研院所

挖掘科研成果和落地方面

提供知識産權保護和技術轉移服務等

兩年的理論知識

應用到了技術轉移的實踐中

而我的課程實踐

也得到了懷柔科學城的高度評價

無論是項目設置上

還是人才培養上

正是學院這種“敢為天下之先”的精神

激勵着我畢業之後

加入到從0—1的科技創新中


講團結:流金歲月裡的道口情誼


兩年的道口學習

不僅在知識上收獲巨大

更重要的是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同學

收獲了一生值得珍惜的同學友誼

猶記得在「科創金融職業發展與倫理」的小組作業中

從老師布置小組作業到課堂展示

不到24小時

從選題、收集資料、觀點提煉到PPT制作

每位同學都充分發揮

直至淩晨

小組群裡還在讨論如何修改

由于每一組的作業展示都非常精彩

到最後一組展示完後

已經距離下課超了一個多小時

但無論是老師,還是同學

都意猶未盡

這讓我感受到

團結與優秀意味着什麼


圖為馮鵬雷(右側後一)參與科創案例課的照片


另一個讓我印象深刻的是畢業論文寫作

為了讓每位同學能夠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我們班自發組成了

案例論文小組

實證論文小組

京外論文互助小組

大家在論文寫作過程中

從論文結構、論文格式

到論文答辯的PPT的制作

相互幫忙、相互督促

而且還有上屆已經畢業的師兄師姐

其他項目的博士同學

也無私地給予建議和指導

在我們畢業答辯完後

還與項目2023級的同學開展了

技轉碩支部共建互學活動

将我們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的經驗與教訓

與下一屆同學進行了充分的交流

感謝道口讓我們相遇

讓我們一起組成了一個

優秀、有愛、團結的大家庭


重貢獻:做合格的道口人


從我們第一次踏入道口小院

就将

“培養金融領袖,引領金融實踐,

貢獻民族複興,促進世界和諧”

的學院使命牢記于心

五道口辦學43載

學院成立12年

是一代代道口人的默默貢獻

才赢得了“金融黃埔”的美譽


顧良飛老師在非全日制黨支部座談會上表示

要讓每一位同學對學院都有歸屬感

王正位老師也臨别囑托我們不要忘記

一入道口門,一生道口人

讓我感到溫暖的同時

也讓我感到惶恐

我在思考

作為道口的畢業生

究竟如何做

才算是一名合格的五道口人

唯有貢獻!

貢獻固然有大有小

但隻要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

兢兢業業,勤勤懇懇

為國家,為民族

為科技創新事業

貢獻我身為五道口人

身為技轉人的應有力量


攜學院精神印記投身科創

人生就像河流

攜憶前行

在小院的經曆

将成為我人生中的珍貴記憶

我也将帶着學院

“不怕苦,敢為先,講團結,重貢獻”

精神印記

投身于“科技創新驅動發展”的國家戰略中

為科技成果轉化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