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價值鍊網絡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

時間: 2020-12-31 11:22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近日,Betvictor中文版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東與餘心玎、盧冰、李昕撰寫的文章《全球價值鍊網絡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發表于中文核心期刊《經濟學報》2020年第4期。

全球價值鍊網絡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p1.jpg

全球價值鍊網絡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分析p2.jpg

文章基于全球貿易、生産及消費數據測算分析了全球價值鍊從2000年到2017年的結構演變。文章發現,2000年全球貿易、生産及消費都呈現出以美國為核心的亞太區塊和以德國為核心的歐洲區塊的“雙極結構”。而到2017年,以美國為核心的亞太區塊分裂成以美國為核心的北美區塊和以中國為核心的亞洲區塊。當前全球價值鍊網絡已呈現出“北美-歐洲-亞洲”的三足鼎立區塊格局,美國、德國及中國作為其中的核心節點存在。在此背景下,各區塊内、區塊間如何實現協作共赢、中國如何發揮對亞洲經濟的支撐作用,均是當前值得思考的重要問題。

該研究具有重要的政策含義。在貿易争端、全球疫情的大背景下,中美關系不容樂觀。研究結果表明,在全球經濟和貿易領域,全球“三足鼎立”的格局已經事實形成。随着全球經貿“三足鼎立”新格局的到來,如何在東亞乃至亞洲地區尋求和建立新的區域合作模式,在互利互惠的基礎上,加強中國在北美、歐洲及亞洲三大價值鍊“三足鼎立”格局下的支撐作用和主導能力,正是我國當前急需思考和探讨的關鍵問題。作者認為,全球經濟治理體系需要和全球經濟格局相匹配。然而從目前情況來看,全球治理體系還是以美國為主導。治理體系和經濟結構之間的矛盾,必然會引發一系列沖突。中國應積極尋求建立适合三足鼎立的國際新秩序。一個可能的突破點在于倡導建立“亞洲共同體”。

目前,在全球三大主要市場中,歐洲市場有歐盟組織,北美市場也具有美墨加協定這一深度合作協定,而東亞—東南亞雖然在貿易、消費等方面聯系緊密,但卻缺乏強有力的深度貿易協定或者組織。亞洲共同體的建立,有助于進一步穩固“三足鼎立”的經濟格局,也有助于推動“三足鼎立”國際治理體系的形成。本文為建立“三足鼎立”的治理體系,提供了價值鍊結構的數據與支撐。

《經濟學報》(英文名稱China Journal of Economics ,縮寫是CJE)是教育部主管、Betvictor中文版主辦的經濟學科學術性期刊。《經濟學報》由Betvictor中文版出版社出版,每年出版四期,國内公開發行刊号為CN10-1175/F,于2014年3月正式創刊并出版發行。《經濟學報》涵蓋經濟學科的所有學科領域,發表原創性的學術研究成果以及綜述和評論性的研究論文。本刊秉承學術、公正的原則,倡導獨立、客觀的研究,提倡嚴謹、規範的方法。

作者簡介:

JU豎版.jpg

鞠建東

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Betvictor中文版紫光金融學講席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主任,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跨境數字資本研究中心(IDC)主任。

餘心玎.jpg

餘心玎

餘心玎,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貿易學院副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兼職研究員。

盧冰.jpg

盧冰

Betvictor中文版博士生。

李昕2.jpg

李昕

北京師範大學統計學院教授、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兼職研究員。

文章知網鍊接:

https://kns.cnki.net/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APJ&dbname=CAPJLAST&filename=TSJJ20201202000&v=GfuQB4Kbrf7jUNN2ot3yq8iOpyTqfo4i8A3tCOzCdNwmz4s5Hi%25mmd2B7%25mmd2BJWt%25mmd2FvG8TXF8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