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7至8日,Betvictor中文版教職工第六黨支部《紅色金融的旗幟、共産黨人的楷模——新民主主義時期中國紅色金融家記述》黨建課題組赴延安陝甘甯邊區銀行舊址與紀念館開展調研、學習活動。
7日上午,黨員們參觀了中國人民抗日軍政大學紀念館,并聆聽了中延院教授講述抗大曆史。毛主席是抗大教育委員會主席,他為抗大制定了“堅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艱苦樸素的工作作風,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的教育方針和“團結、緊張、嚴肅、活潑”的校風。陳列中用桃核制作的算盤,教員編寫的講義,行軍小黑闆等等,無一不體現了自力更生、艱苦樸素、靈活機動的精神。大家學習了抗大創建與發展的曆程,了解了抗大的偉大曆史功績和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的重要作用。

圖 1 聆聽抗大紀念館講解

圖 2 自編講義與講課用具
随後,課題組來到棗園。滾滾延河水,巍巍寶塔山,棗園油燈亮,紅日照延安。1943年,中共中央由楊家嶺遷駐棗園,一直居住至1947年初。在此期間,中共中央領導全黨開展了整風運動、解放區軍民開展的大生産運動,籌備了中國共産黨“七大”,領導全國軍民取得了抗日戰争的最後勝利,并領導全國人民為争取民主團結,和平建國,為粉碎國民黨反動派的全面内戰作了充分準備。

圖 3 棗園銅像

圖 4 毛主席故居(棗園)
7日下午,課題組來到梁家河村參觀學習。據90年代編訂的《延川縣志》記載,1969年1月23日,北京1300多名知識青年到該縣落戶插隊。習總書記也是這些知青中的一位,他在這裡度過了七年知青歲月。在三處知青故居裡,水缸、暖水壺、煤油燈、藍邊大碗、大通鋪連着竈台等等,都讓大家看到當年生活的艱辛,感受到他們艱苦奮鬥、自力更生的精神,更深刻領悟了“像愛自己的父母那樣愛老百姓,為老百姓謀利益,帶着老百姓奔好日子”。

圖 5 梁家河村知青故居
8日清早,課題組來到陝甘甯邊區銀行舊址。在舊址外聆聽了延大教授講述陝甘甯邊區金融創建和發展的背景與曆程。

圖 6 聆聽邊區銀行及金融發展講座
在中國銀行業的發展曆史上,陝甘甯邊區銀行有着極其重要的曆史地位與經濟作用,它承上啟下,使共産黨領導的紅色金融事業的生存與發展得以一線貫穿,一脈相傳。

圖 7 陝甘甯邊區銀行舊址

圖 8 陝甘甯邊區銀行内部陳設
在陝甘甯邊區銀行紀念館内,大家看到了紙币、照片、文件等文字資料和銀行印鈔機等實物資料,較為系統地學習了紅色金融的起源、發展和演變的背景與曆程。課題組着重查詢、調研、整理了紅色金融家及工作介紹,如毛澤民、曹菊如和黃亞光。

圖 9 陝甘甯邊區銀行紀念館外觀

圖 10 西北革命根據地銀行貨币發行一覽表
8日下午,課題組來到延安革命紀念館,聆聽并觀看了館内珍貴的革命文物、文獻和照片。在11個單元,400多米長的展覽大廳内,有1000多幅曆史照片和800多件革命文物,主要講述了1937年10月至1948年3月将近12年間,黨中央和毛澤東同志在延安和陝甘甯邊區領導中國人民英勇鬥争的光輝曆史。延安精神,永放光芒。

圖 11 延安革命紀念館大廳浮雕

圖 12 延安精神 永放光芒
經過兩天的調研學習,課題組對紅色金融的發展背景與特定曆史條件下的靈活智慧有了具體和生動的認識,對延安精神有了更加直觀與深切的領悟。大家紛紛表示,在百年未遇之大變局中,以史為證、以史為鑒,回顧我國金融萌芽與發展的曆程,追溯老一輩革命金融家的奮鬥曆程,學習先鋒楷模精神,為我們投身當前我國金融事業的繁榮發展、更好的為社會為人民服務帶來了自信和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