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6日,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綠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舉辦了第十四期“清華五道口綠色金融講座”。TPG集團中國區董事長孫強出席,并發表題為《義利并舉——ESG的投資實踐》的主題演講。

在講座中,孫強分析了ESG與影響力投資的現狀,分享了TPG的ESG投資實踐。在問答環節,孫強對觀衆關心的問題做出了耐心解答。本次講座由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全球家族企業研究中心主任、綠色金融研究中心(CGFR)副主任高皓主持,線上舉辦、全網直播。
(以下内容根據孫強講座實錄整理)
ESG是Environmental、Social、Government的首字母縮寫,分别代表着環境、社會責任和治理。ESG分為個人,企業和政府等多個維度,并且互為關聯。孫強表示, ESG已是投資者和其他利益相關者廣泛關注的重要議題。
氣候變化使政府、社會和企業界更加意識到ESG的重要性和緊迫性。同時,全球經濟放緩使得踐行ESG理念成為共識,成為被動投資者們篩選投資對象的标準之一。此外,投資者們愈發關注公司的治理問題,而良好的公司治理是衡量企業ESG經營的重要基準。新冠疫情的暴發也改變了公衆和商業體對社會責任、ESG的看法,ESG中“社會責任”準則的關注度得到了提升。
孫強表示,ESG在中國的影響力逐漸提升,中國開始有更多的投資者和監管機構踐行ESG标準,并與國際标準看齊。
2021年,有約76%受訪的中國内地基金經理表示在投資決策中會考慮ESG因素。截止2021年末,内地存續的ESG主題公募基金的資産規模是2017年的20倍。2021年6月,證監會修訂上市公司的定期報告格式與準則,增設了兩個與ESG相關的章節。2021年,A股與港股上市企業發布的ESG報告數量創曆史新高。2022年1月,上海證券交易所首次對科創闆公司社會責任報告披露提出強制要求。
ESG與影響力投資現狀分析

ESG投資理念最早可追溯到1920年代。宗教團體的倫理投資是社會投資的雛形,即拒絕投資與其教義信仰相悖的行業,如煙酒、賭博、軍火等。
20世紀六十年代至21世紀,倫理投資逐漸演變為責任投資。20世紀六七十年代,發達國家普遍興起綠色消費及環境保護等倡議;1971年全球首支責任投資基金(美國的柏斯全球基金)誕生;1992年,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金融行動機構提出,希望金融機構能把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表現納入決策過程中。
2000年至今,ESG投資日益興起。2004年聯合國全球契約組織(UN Global Impact)首次提出ESG的概念;2006年設立聯合國責任投資原則(UN PRI);2020年3月,全球多家大型養老投資機構聯合發布公開聲明《攜手共建可持續的資本市場》。
2007年至今,影響力投資概念被提出并快速發展。2007年洛菲勒基金會提出了影響力投資的概念。影響力投資強調在追求财務回報的同時,注重對社會和環境的影響。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GIIN)2020年的最新統計,全球影響力投資總規模達7150億美元,比上年增加了40%多。
孫強指出,ESG投資現已成為全球的主流趨勢,但以影響力投資為理念的私有資本仍有較大增長空間。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UNCTAD”)2021年報告》顯示,2020年全球市場ESG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規模已達到了5520億美元。根據全球影響力投資網絡的統計,2020年全球影響力投資的資産管理規模達到了7150億美元。
聯合國發展貿易組織預測,到2030年要實現聯合國的可持續發展目标,發展中國家的年度投資缺口是2.5萬億美元。2020年,慈善機構捐贈數額為4710億美元,冠以影響力投資的資産規模是7150億美元以及影響力私募股權基金規模為190億美元,三者加總的資産管理規模距離全世界需要的影響力投資規模還有很大差距。
孫強指出,中國的ESG投資正在快速擴容、前景可期。根據GSIA、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CICC研究院對中國資産管理市場規模的預測,預計到2025年,中國資産管理行業總規模會達到104萬億元,其中ESG的投資規模将達到20到30萬億元,占資産管理行業總比20%到30%。
孫強認為,目前ESG與影響力投資在中國兼具機遇與挑戰。機遇體現在:第一,宏觀環境利好,中國的經濟正在實現高質量發展。第二,人口基數大,中國的城鎮化仍處于發展階段,正在為社會發展和投資提供機遇。第三,年輕一代更具社會責任與環境保護意識。
同時,挑戰體現在:第一,缺乏明确定義,目前仍有許多人不了解ESG、影響力投資和CSR之間的區别。第二,缺乏社會影響力的衡量标準,以緻于社會影響力活動難以量化。第三,缺乏成熟的生态系統,目前ESG與影響力投資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還需要大量的具備專業技能的複合型人才。
TPG的ESG投資實踐
2016年,TPG成立了第一個全球影響力投資基金——上善睿思基金(The Rise Fund),管理資産規模從起初的20億美元增長到如今的150億美元。投資範圍遍布近30個國家,社會影響力回報估值達到47億美元。投資方向涵蓋教育、金融服務、醫療、能源、科技、食品和農業、環保等。
此外,TPG獨創了一套先進的影響力投資評估體系。通過計算IRR與量化影響力相結合的方式對投資回報進行評估,以尋求具有競争力的财務回報和可衡量的社會或環境效益。
講座最後,孫強表示,當前ESG和影響力投資的概念已經得到了大衆和主流投資機構的廣泛認同。但在中國,ESG投資和影響力投資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還需要動員中國更多的有識之士,動員個人、企業、政府引導基金、消費者共同努力,推動ESG在中國的進一步發展。
(綠色金融研究中心供稿)
點擊閱讀原文 收看直播回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