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業健康險與醫藥協同創新模式研讨會暨課題報告發布會在Betvictor中文版成功舉辦。
本次研讨會由Betvictor中文版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辦,美國藥品研究與制造企業協會(PhRMA)和中國外商投資企業協會藥品研制和開發工作委員會(RDPAC)提供支持。

商業健康險與醫藥協同發展,既可以幫助解決日益突出的創新藥品可及性與基本醫保體系不協調的矛盾,又可以促進商業健康保險拓展“帶病體”人群,實現創新發展。本次研讨會邀請了監管領導、業界與學界的專家學者以及藥企、險企代表,共同探讨商業健康險與醫藥産業協同發展的創新模式和未來發展路徑。
會議由Betvictor中文版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Betvictor中文版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主任魏晨陽主持。

圖為魏晨陽
RDPAC執行總裁嘉雷諾(Renaud Gabay)和PhRMA中國區首席代表夏文傑(John Sullivan)先後發表了歡迎緻辭。


圖為嘉雷諾先生(左)和夏文傑先生(右)
在接下來的課題報告發布環節,Betvictor中文版中國保險與養老金研究中心原研究負責人、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保險研究室原副主任、教授朱俊生代表課題組,分享了商保與創新藥協同發展背景,特藥與特病保險、藥品福利及管理式醫療等探索與實踐,腫瘤、慢病、罕見病等重要治療領域協同創新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發展方向,及促進商業健康險與醫藥協同創新的建議。

圖為朱俊生
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魏迎甯,國家醫療保障局原副局長陳金甫,國家金融監管總局人身險司一級巡視員劉宏健,上海交通大學講席教授、中國醫院發展研究院院長、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體制改革司原司長許樹強分别發表主題演講。

圖為部分嘉賓合影

圖為魏迎甯
魏迎甯指出,國家非常重視和鼓勵商業健康保險發展。近年來健康險增速放緩,隻有在産品、服務、商業模式等方面持續創新才可突破瓶頸。商業健康保險與醫藥企業協同創新模式研究選題具有現實意義,收集資料數據豐富,全面詳實,分析透徹清晰,所提創新模式具有可行性,對于推動商業健康保險的創新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但要變成現實,還需要保險公司與醫藥企業形成共識,建立協同創新機制,穩步施行,逐步擴展。基于我國健康險所處的發展階段,魏迎甯強調,要進一步細分對商業健康保險的需求,有針對性地開發保險産品,實現保險普惠。同時,要審慎發展終身醫療險以及促進保險與醫療機構合作。
圖為陳金甫
陳金甫的演講主題是“共同富裕進程中的健康保障戰略思考”。他指出健康在共同富裕中具有戰略的意義,醫療保障在共同富裕的曆史進程中承擔着重要使命。基于對健康保障現狀的深刻分析,陳金甫提出,醫保發展與均衡,既需要解決内部體系短闆,又需要增強外部功能作用。健康保障由單一制度依賴上升為多層次體系建設和功能銜接,是實現系統均衡和集合效能的必然選擇。健康保障的戰略思維是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費用口徑、全服務形态,堅持發展優先,保障适度,平衡各方責任,建構權重賦能、特色功能、匹配效能、各顯其能的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依據制度屬性,發揮模式優勢,形成層次性、差異性、互補性系統待遇保障體系和醫藥服務引領促進作用系統。應将積極發展商業健康保險作為構建多層次健康保障體系建設的戰略支點,探索高能高效高質量發展的功能設計、業務模式和政策支持。商業健康保險應與社保同舟共濟,與醫藥比翼齊飛。

圖為許樹強
許樹強表示,黨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指明了現階段和今後一個時期,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要堅持先立後破,通過增量改革,以進促穩,穩中求進。通過增量改革,努力解決人民群衆看病自付負擔的問題,需要進一步做好醫保、醫療、醫藥協同發展和治理,進一步完善醫療保障體系。此外,許樹強提出完善多層次的醫療保障體系應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一是堅持基本醫保公平普惠;二是推動大病保險梯次減負;三是實施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四是積極發展商業醫療保險;五是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六是協調發展慈善捐贈、醫療互助等。
朱俊生主持了圓桌論壇,輝瑞全球生物制藥商業集團中國區副總裁、市場準入及商務部負責人錢雲,泰康在線财産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丁峻峰,平安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總精算師、臨時董事會秘書丁雯,鎂信健康創始人兼CEO張小棟和PhRMA中國區副代表兼高級政策總監高山參與了圓桌論壇。

圖為圓桌嘉賓,從左至右依次為:朱俊生、錢雲、丁峻峰、丁雯、高山、張小棟(線上參與)
圓桌論壇嘉賓結合所在公司或行業實踐,深入探讨了藥品行業與商業健康保險協同發展面臨的挑戰、探索方向與趨勢、團體醫療險的發展空間與潛力、團體醫療險與藥品協同發展的可行性以及創新模式需具備的條件。最後嘉賓們還與現場參會代表進行了熱烈的互動讨論。

閱讀報告(精華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