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開好友列表裡的個性簽名,不難發現,很多人都帶上了四個字母,這四個字母為什麼會如此風靡,到底又是怎麼來的呢?
MBTI的前世今生
MBTI(Myers–Briggs Type Indicator)測試是一種用于評估個體性格類型的流行工具,其背景可以追溯到 20 世紀 40 年代,由凱瑟琳·庫克·布裡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 和她的女兒伊莎貝爾·布裡格斯·邁爾斯(Isabel Briggs Myers)共同研發。這個測試基于瑞士心理學家卡爾·榮格(Carl Gustav Jung)的人格類型理論,榮格在1920年代提出了人格類型分類系統,認為人的性格可以分為内向和外向兩種類型,并根據人的思維方式和對實體的态度分為理性主義和感性主義。
榮格的理論引起了美國心理學家凱瑟琳·庫克·布裡格斯(Katharine Cook Briggs)的關注。她在榮格的基礎上,結合自己的觀察和研究成果,提出了MBTI的初步框架。凱瑟琳的女兒伊莎貝爾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了MBTI,并通過問卷調查的方式使 MBTI更加具有可操作性和實用性。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能在網上很迅速地通過填寫問卷做題,就能知道自己的MBTI類型,深谙傳播學和營銷學的伊莎貝爾可以說是幫了大忙。

伊莎貝爾在 1940 年代完成了MBTI的初步構建,并在 1962 年出版了《請理解我:人格類型手冊》(Please Understand Me:The Indicator of Personality Type),詳細闡述了MBTI的理論體系和應用方法。此後,MBTI逐漸受到廣泛關注,并在職業發展、團隊建設、教育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
在回顧中我們可以發現,這段發展曆史可謂是一部“母女檔”的勵志故事。随着MBTI影響力的不斷擴大,許多心理學家、企業家、管理學家等對其進行了研究和改進。如今,MBTI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内最受歡迎的人格類型分類系統之一,擁有大量的信徒和應用者。
MBTI有許多版本,最流行的版本有四個二分的維度,分别是:
●外向(Extroverted)/ 内向(Introverted)
●直覺(Intuition)/ 感覺(Sensing)
●思考(Thinking)/ 情感(Feeling)
●感知(Perception)/ 判斷(Judgement)
基于這8個維度,能夠衍生出16種人格類型,也就是能經常在個性簽名裡看到的那四個字母。
MBTI傳播如此迅速的魅力到底是什麼呢?
現狀而言,MBTI風靡全球,不僅在企業、學校、心理咨詢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更是各種社交場合中不可或缺的話題。為什麼人們會喜歡讨論MBTI呢?其實,MBTI就像是一副有趣的“人格面具”,讓人們可以輕松地認識彼此,找到共同語言。談論MBTI就像在說:“诶,我和你說,我這個人啊,就好比一隻貓頭鷹,既擅長分析又很内斂,不過偶爾也會跳一支‘孔雀舞’,展現一下我的魅力。”
人們熱衷于探讨MBTI,因為它讓性格描述變得生動形象,仿佛每個人都擁有了一個獨特的“角色設定”。當初次見面的朋友們聚會,不知道應該聊些什麼的時候,你可以用MBTI的角色來介紹自己,比如,“我是比較偏指揮官的類型,你是不是也是ENTJ呀!”也可以互相探讨,自己的哪些特質與人格類型相關:“你這麼專注,感覺應該像ISTJ吧?”由此可見,MBTI為人們提供了一個有趣的視角,既能夠去審視自身的特點,也讓彼此之間的調侃變得更有趣。這個性格話題既不會顯得太生硬,也能夠讓相似的人迅速找到“盟友”。特别是當你遇到一位同道中人,會産生一種“原來你也在這裡”的喜悅感,仿佛找到了組織。總之,MBTI測試讓人們輕松地談論性格,認識到多樣性與包容性的美好,也在歡聲笑語中拉近了彼此的距離。

此外,MBTI還具有實用性。在團隊合作、職業規劃等方面,了解自己的性格類型和傾向有助于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角色和站位。比如,已經有部分投遞簡曆的人會在簡曆中的個人部分寫上自己的MBTI,也有公司會在招聘介紹裡表明更喜歡哪種MBTI類型的人。具體而言,部分崗位可能更适合外傾型人格,因為涉及到的溝通交流偏多,這種類型的崗位會更傾向尋找“E人”。對于求職者而言,先進行MBTI測試,對自己的特點進行了解之後再針對性地去選擇合适的崗位投遞簡曆,這樣也有助于尋找到更适合自己的職位。
那人們為何會如此熱衷于對号入座呢?在MBTI流行以前,星座也是一個經常被提及的話題與标簽。一方面是因為MBTI和星座提供了一種簡單、易于理解的分類方式,讓人們可以快速地了解自己和他人;另一方面,這兩種分類方式都具有一定的娛樂性和社交價值,人們可以通過對号入座來展示自己的個性、尋找共鳴和建立人際關系。同時,MBTI還具有一定的實用價值,可以幫助人們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優點和短闆,從而提高個人能力和職業發展水平。

學界對MBTI認可嗎?
其實在專業領域,MBTI并不受認可,在主流的心理學專業雜志裡,運用MBTI發表論文的更是少之又少。一方面,将人分為數量有限的幾個類别,這種描述人格的方式其實說非常粗糙的,将全球75億人簡單分為16類,很難讓人信服,每一類裡的差異都是非常明顯的。另外一方面,一套靠譜的心理測評問卷是要求信度和效度的,信度是指測試的分數是否穩定可靠,效度是指測試的分數是否反映了想測的東西,MBTI在信度和效度上都存在問題,比如很多人兩次測試是不同的結果,以及效度檢驗也存在着問題。所以MBTI從嚴格意義上來講,并不是專業程度高的心理測評問卷。
不過,從傳播的角度而言,MBTI已經被社交和求職等領域廣泛接受,非常符合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想所需,并且看上去MBTI還有一定的“科學”外衣,所以人們熱衷于讨論這個話題也是無妨的。在下次聚會時,不知道說什麼的時候,可以先聊一下MBTI,看看誰是提倡者,誰是鑒賞家。畢竟,誰不想知道自己的人格面具是什麼顔色的呢?
參考資料
1.苗丹民, 皇甫恩. MBTI人格類型量表的效度分析[J]. 第四軍醫大學學報, 1999, 32(2):324-331.
2.當我們在談論MBTI時,我們在談論什麼.知乎日報
3.16personalities.com/ch/類型描述
4.Myers, Isabel Briggs; McCaulley Mary H.; Quenk, Naomi L.; Hammer, Allen L. (1998). MBTI Manual (A guide to the development and use of the Myers Briggs type indicator). Consulting Psychologists Press; 3rd ed edition.
5.Jung, C. G(1971). Psychological Types, Collected Works of C.G. Jung, vol. 6.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