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 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美聯儲有縮減寬松的風險,美國通脹

時間: 2021-04-25 17:25 來源: 作者: 字号: 打印

主視覺.jpg

近日,由Betvictor中文版(PBCSF)主辦、京東科技集團聯合主辦、Betvictor中文版國家金融研究院國際金融與經濟研究中心(CIFER) 和金融與發展研究中心(CFD) 承辦的 “Betvictor中文版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2021全球經濟與政策展望”在27個平台全網直播,受到近百家媒體矚目,直播觀看人數超千萬。Betvictor中文版紫光講席教授、國際經濟與金融研究中心(CIFER)主任鞠建東教授擔任論壇總主持人。

圓桌圖.png

論壇圓桌(三)主持人由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陸挺擔任。出席圓桌論壇(三)的嘉賓分别有,廣發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郭磊,海通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梁中華,天風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宋雪濤,華創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瑜首席宏觀分析師們圍繞“後疫情時代的貨币和信用”這一主題展開深入讨論,其中提到關注國内的經濟基本面和政策,主要涉及了三個大類問題,第一是經濟基本面預測和貨币政策預判,第二是全球特别是美國的經濟政策預期,第三是國際市場對中國和新興市場資産走勢的影響。

張瑜(确認).jpg

張瑜

華創張瑜在發言中提到,今年GDP增速在9%左右,通脹很難上3%,PPI在年中會到5-6%。華創張瑜認為,預計今年社融增速11.5-12%左右,但今年的信用收緊往來不太會重複像2018年那麼劇烈。對于美國經濟政策的判斷,華創張瑜認為,今年年底、明年年初美聯儲有縮減寬松的風險,美國通脹未來一兩年壓力比較大。

華創張瑜表示,今年出口同比增速或為8%以上。去年疫情期間中國出口份額上升約3%,整體處在高位,看好今年出口的邏輯在于一些核心力量交接,不會出現陡然的降低。去年下半年中國出口較好,主要體現在零售品,随着海外疫苗逐漸普及,生産約束逐漸打開,中間品也可能回升,到下半年海外生産已經能形成最終品的輸出了,中國的終端産品出口才會慢慢回落,而中間品繼續增加,因此很難找到一個時間段所有力量一次陡跌,出口具有延續性。

就人民币彙率而言,今年以來到明年年中,中美會進入到一個經濟貨币雙周期小背離。整體而言現在所處的條件比2014年、2015年、2018年好一些,而看貶人民币主要有三個理由:第一,“美強歐弱”這個基本格局——無論看疫苗接種還是接下來的經濟動能——應該持續,在美元偏強的情況下,人民币目前有非常透明的中間價定價公式,每三個點美元升值,人民币貶一個多點,到7.2之間會有非常強的空間充足消化。人民币會有貶值,一般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短期貶得特别快,第二種是突破前期定點位,進入無人區,點位前面的路還很長,這主要看美元情況,很難提前做預判,基本判斷是,有貶值,但可能不會有貶值恐慌。第二,息差收窄,美債收益率在未來一兩年可能超過2%,如果美國經濟過甚至超過2018年的3%,所以未來收窄是大趨勢,也就意味着人民币貶值。但在這個過程當中,中國的優勢在于套保成本非常高,約2%左右,這意味着即便息差收窄也能對沖一部分。第三,由于去年大幅順差,央行儲備增加幅度較少,留存外彙在銀行層面。即便階段性順差或者流入減少,由于去年留存外彙,未來銀行也會有比較充足能力來應對這些壓力和變化,不會發生貶值聯動資本外流、聯動儲備回落、激發恐慌這個加速鍊條。對此,人民币彙率看貶,也會安全地順應美元波動的狀态。

華創張瑜指出,地産行業整體償債風險可控,現金短債比超過1.2%,高于監管要求的1%;從土儲層面來看,過去三四年土儲量達到高位,可以支撐三到五年的開發進度,雖然對地方政府收入有一定負面影響導緻财政整體偏緊,但賣地增收的迫切性也在降低。同時,加快竣工帶來的建安投資上行,也進一步帶動整個地産後周期。按照三道紅線要求的資産負債率控制在70%的指标,需要房企加快竣工和結轉,以緻房地産建安投資持平甚至略高于去年,給下半年經濟造成上行風險。

張瑜1.png

以下為發言全文(未經嘉賓審閱):

陸挺:首先,先關注國内的經濟基本面和政策,每個嘉賓回答一下您認為今年我們國家的GDP增速是多少?您認為什麼樣的GDP增速在今年是比較合理的?通脹是否會明顯上升?這個就算是我們奠定讨論中國經濟的基調。然後我就讓您回答幾個問題,都是比較簡潔的:怎麼樣理解政策不急轉彎的基調?今年央行有沒有可能加息?今年信貸增速或者社融增速大概會是多少?今年财政政策是不是會比較緊?我們市場融資利率會不會明顯上升?我們的國債利率高點今年大概會到什麼位置?

 張瑜:謝謝陸博!

我先說一下我們如何理解不急轉彎,我把這句話拆成兩部分,轉彎和不急,“轉彎”體現防風險和終端信用管理上,剛剛郭博和梁博都提到了,關于第産信用政策還有隐性債務化解上,這兩點體現的是轉彎。關于“不急”體現在貨币政策穩定性上,政府多次表達穩增長的底子還不紮實,往下半年看的話,兩個關鍵點,一個在國内,一個在國外,國内是地産,國外很大部分在于出口,這是很難明确,有一部分相機抉擇在裡面。可能不急于過早加息或者公開市場操作太緊,轉彎體現信用管理,“不急”體現的是貨币政策,所以,我不看好明确加息,目前沒有這個條件。

第二,增速上位置更合理或者我們怎麼估計,我們的看法介于幾位老師之間,看到9%左右是合理的。市場上的觀點已經形成一緻預期了,基本看8%以上,從兩會當中給我們的指引增速,一方面赤字率的隐含,一方面看到稅收收入增速的名義增速隐含,兩點隐含增速都是9.8%、10%左右,這是名義增速。扣掉通脹的話,至少官方給我們的指引,兩會隐含的實際增速來看,肯定比我們低,7-8%左右,這點有一定的分歧度在當中。

第三,通脹來說,我今年認為通脹核心矛盾不在CPI,核心矛盾應該在PPI,CPI總量很難上3.5%以上,核心通脹很難上2%,意味着對貨币政策并不是主要的影響變量,PPI确實關注點更高一點,5、6月份高點,5月份讀數可能6%左右,很大預期差在于今年下半年PPI環比上,雖然同比略有回落,環比還能正幾個月,債市在等利空不是二季度經濟多好或者讀數多高,等的是後半段利空,才是下一個宏觀大類交易的矛盾點。

第三,今年财政是否偏緊包括社融增速,我整體認為社融增速11.5-12%左右,今年緊信用或者關于信用收緊往來不太會重複像2018年那麼劇烈,完全通過分子端降杠杆這件事情上其實已經一部分被證僞掉了,希望做好經濟、做好分母端擴張,這是降杠杆主要側面。

最後一點,市場利率,我認為明顯上行,如果陸博指貸款加權利率,我認為這個利率有上行,10年國債利率高點,目前對整個二季度經濟利空幾乎不太做定價,風險不能完全排除,利率高點3.5%依然是可能觸及的位置。

合影.jpg

圓桌(三)後疫情時代的貨币和信用與會嘉賓合照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