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信理财董事長劉興華在《中國資産管理業務監管研究》報告發布會上的講話:
尊敬的吳行長、尚主席,各位同仁:
2020年是資管行業轉型的加速之年。完善資管行業發展頂層設計、深化資管業務監管制度改革,對于鞏固擴大資管新規的階段性成果、以資管力量增加實體經濟金融産品供給、在新一輪高水品對外開放中全面提升。
中國金融全球競争力非常必要。吳行長牽頭開展的中國資産管理業務監管研究課題具有十分重要的曆史現實意義。下面我結合理财公司的經營管理談幾點意見。
一、資管行業發展的法律制度基礎更加完善清晰
兩年來在資管新規的整體框架下,金穩會、人民銀行、銀保監會、證監會相繼出台了系列實施細則,統一監管規制,增強監管有效性,既為行業轉型創造了公平有序的政策環境,也為各細分行業錯位發展提供了行動指南,得到廣泛認同。資管新規重塑資管行業生态,打破投資者對資管産品剛性兌付的“預期”,限制期限錯配,壓縮杠杆率、去除多層嵌套、統一合格投資者标準。在這個過程中,老産品保持平穩壓降,新産品保持快速增長,沒有出現重大風險事件,尤為可喜。在資管業務基礎法律關系層面,“新證券法”的頒布以及“九民紀要”的發布,基本明确了資管産品在司法層面的信托法律适用,确立了資産管理産品的證券性質。
監管政策的演進充分考慮了行業的關切,傳遞了監管部門堅持實事求是,始終以促進資管行業發展為最終目标,遵循資管行業運行規律,在金融安全、金融穩定、金融秩序方面尋求平衡的務實思路,堅定了全行業以更高質量發展解決發展中問題的信心。在金融開放的大背景下,監管機構批準設立中外合資理财公司,彰顯了履行金融市場擴大開放承諾、積極與國際接軌的主動作為。
二、理财子公司作為新型金融機構,在增強宏觀金融政策、監管政策有效性的方面發揮獨特作用
(一)理财子公司成為平抑市場波動,實現金融資源更有效配置的重要力量。成立理财子公司是國家豐富金融市場體系和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一項重要制度安排。理财子公司具有穩定的資金募集渠道,能夠支撐長期限債券配置,扭轉負債結構短期化趨勢,增強實體企業抵抗融資環境波動的能力。通過主動積極的大類資産配置,提升各類資産的輪動表現,降低波動率。建信理财成立以來,投資股票、債券等标準化資産超過1100億元,占比超過50%,為資本市場帶來的增量資金不斷增多。相較傳統銀行理财,子公司産品更加豐富,更好地扮演直接融資重要服務商的角色,為金融資源的更有效配置發揮獨特作用。
(二)理财子公司沒有曆史包袱,是貫徹落實資管新規、探索資管行業轉型的探路者。各家理财子公司開業以來,投資投研交易能力和人才儲備迅速提升,激勵約束機制快速與成熟市場機構接軌,金融科技手段在客戶識别與風險防控等方面深入應用。各家理财子公司在品牌的打造、母子協同、渠道建設等方面有諸多好的研究和嘗試,培育了自身的特色與打法。建信理财2019年6月3日率先開業,成為國内首家理财子公司,經過近一年的經營,公司管理規模穩定增長。至今年7月6日,規模超2500億元。各項經營指标表現良好,監管指标均完全滿足要求,不良資産率為0,未發生任何風險事項及合規問題。
(三)理财子公司代表銀行理财轉型發展方向。公司化是銀行理财回歸資管業務本源的核心安排。理财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與母行高度隔離,按照公司化、市場化、專業化的路徑獨立發展,在産品銷售、投資管理、風險管理、IT系統、會計核算等方面獨立運作。在公司治理上把加強黨的領導與建設現代企業制度緊密結合起來,完善三會一層各司其職、有效制衡、協調運作的公司治理結構,建立符合理财業務特點的風控制度和激勵機制,制定有利于可持續發展的經營目标。
(四)理财子公司在近期債券市場波動中牢固樹立了穩健、安全的口碑。五月以來市場利率出現超預期上行,債券估值大幅下跌,市場純債券型基金指數最大回撤1.33%, 63%的純債基金最大回撤超過1%。建信理财公司也有部分産品淨值出現波動和淨值低于面值的情況,但淨值回撤産品的平均回撤幅度僅為0.44%,遠小于同期債券型公募基金。五六月的債券市場對理财市場産生的沖擊是一次檢驗淨值型産品管理能力和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的極好窗口。在這次沖擊中,建信理财公司一方面加強對于市場利率波動的風險預判能力,優化資産組合配置,另一方面建立宣導機制,引導投資者理性認識淨值型産品波動并形成合理預期。公司嚴格按照資管新規要求,沒有做出任何剛性兌付的安排。在消費者保護工作上積極主動作為,研究制定長效機制,保障消費者權益全面落實。本次市場沖擊被隔離在理财子公司,母行産品沒有受到影響,體現出理财業務公司化運作對于防範化解金融風險的重要作用。從現在的情況看,市場的理性比預想的要好很多,沒有出現因為淨值回撤而大規模贖回的情況。目前市場波動已經基本平複,産品淨值回歸上升通道,資金呈現加速申購的态勢。
(五)理财子公司與各資管業态的合作向縱深推進。資管新規實施兩周年以來,部分資管子行業由于通道業務壓縮而出現整體規模下滑,但符合監管要求的業務規模均呈現快速增長态勢。銀行理财子公司能夠将零散資金吸納成為規模化資金,通過風險偏好與投資策略的安排,與基金、券商、保險、信托等各類型資管機構精細化對接,有序推動企業和家庭從以銀行存款為主的資産配置向大類資産配置轉變。建信理财已經構建12大産品系列,涵蓋大類資産配置、固定收益投資、股票及衍生品投資、債權及股權投資、全球投資等多個投資策略,成為推動資産管理産業鍊的總量擴張以及分工專業化的重要力量。
三、立足于培育中國資管行業特色與競争力,持續完善頂層設計與制度安排
(一)建議盡快出台2020年過渡期後的延伸政策。按照“總量控制、逐年壓降、一行一策”的原則,平穩有序推進存量理财産品整改,明确非标轉标、非标回表、非标承接等技術細節。新老理财并行對理财市場監管帶來不同規範,需要加快統一。理财公司承接老産品的節奏和與過渡期安排需要在未來政策中進一步清晰化。
(二)理财業務可以在中國資管行業中發揮支柱作用。理财業務已經是衡量現代銀行綜合服務能力的标志性業務,是現代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維護資本市場繁榮穩定的新生力量,價值取向和發展道路兼顧市場化屬性與社會責任。理财業務具有銀行的信用特征,在渠道與客戶資源方面有天然的優勢,要依托銀行做大理财業務規模,從而發揮理财業務對其他資管業态的支撐作用。
(三)推動非标資産與标準化資産的共同繁榮。資管新規之後,社會融資結構回歸銀行主體,信貸在社會融資中的占比提高。從企業的負債結構來看,以債券為主的負債安排容易受發行人經營波動、市場環境變化、政策調控影響,造成融資持續性問題,逆周期調節能力不足。标準資産與非标資産的區分是流動性及信息透明度,可以通過完善信息披露、會計估值等方面的制度,搭建非标資産交易市場,開“非标轉标”正門。非标資産可以與标準資産互為補充,發揮銀行在挖掘客戶、把握風險方面的能力優勢。
(四)跨境理财通作為大灣區的金融政策,建信理财公司可以率先推進。在全球低利率的環境下,理财産品對香港投資者有較強的吸引力。建信理财是唯一一家總部位于深圳的國有大行理财子公司,建設銀行集團在大灣區擁有建行亞洲、建銀國際以及香港、澳門分行等境外分支機構。建信理财已經積極與監管機構彙報,推進“北向通”産品研發及銷售準備。我們立足于兩種制度比較融合借鑒下的财富管理模式,培育與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征相匹配的财富管理核心競争力,通過統一的财富管理市場,推進粵港澳區域經濟一體化的進程,構建國内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謝謝大家!